收藏 分销(赏)

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88622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主动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乐于交往;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 (二)能力目标能够感知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运用交友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作出负责任的选择。(三)知识目标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极其危害;了解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建立友情所需要的品格修养和交友的基本原则。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建立友情所需要的品格修养、原则及方法。(二)教学

2、难点能够运用一定的原则、方法,解决交友中的困惑,学会呵护友情。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四、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设计并且印制预习提纲2搜集有关赞美友情的诗歌、名人名言、典型事例,选择一曲优美的音乐。3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选择,重新设计问题与活动。 4收集学生和朋友们在一起时的照片,教师和自己的朋友们在一起时的照片。5制作课件。(二)学生准备1完成预习提纲。2回顾与朋友交往中至今难以忘怀的、感人至深的一段往事。3搜集有关名人的友谊故事、名言,自己创作一条关于友谊的格言。五、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活动探究为主,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教师在民主高效

3、课堂理念指导下,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合作探究,并归纳、提炼出主题。六、学情分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都希望自己拥有好人缘,但并不太了解什么样的品质受人欢迎,对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质也缺乏正确的认识;中学生都渴望获得友谊,但并不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分担,学会批评,学会说“不”。本课将让学生在活动中总结受人欢迎的品质并且掌握交友的原则,解决交友中的困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总结并且升华知识。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共同随音乐演唱周华健的朋友,

4、课件中放映和朋友在一起的一些图片,并且分屏显示歌词: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什么真爱过才会懂会寂寞会回首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教师:在我们的一生中,总有几个终在心中的“你”,陪我们走过“伤痛”让我们“不曾孤单”。你是否也是如此呢?你和你的朋友一起走过的日子中又有哪“一句话”让你难以忘怀?又有哪些和朋友在一起的往事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同学朋友(板书),一起去聆听其中的故事。(二)讲授新课: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和我的朋友们问卷,也就是本节课的预习提纲。预习

5、提纲如下:我和我的朋友们1你有几个朋友?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其中最要好的是哪几位?你对自己的朋友现状满意吗?以后应该怎样做?2请把你的朋友清单和组内其他同学的相比较,看看谁的朋友最多。为什么她(他)的最多?谁的朋友最少?为什么她(他)的最少?3选出你们组最受欢迎的两名同学,并写出你选他们的理由。4你的朋友们曾经帮助过你吗?请写出一件让你难忘的事情。5你在请求朋友帮助的时候都考虑过什么?你是否帮助过你的朋友?6你和朋友是否有过不愉快的经历?结果怎么样?请举一例。7你是否帮朋友做过不该做的事情?结果怎么样?请举一例。8你的朋友对你产生过什么影响?你是否受到过朋友的不良影响?教师:现在8组同学把你

6、们已经完成的预习提纲进行组内交流,合作探究。请记录员把每一题你们大家得出的结论写出来。学生合作探究20分钟。教师走下讲台,加入学生,一起交流,并且给与必要的指导。教师:现在请第1组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从第1题中得出的结论。学生:通过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和别人交往,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教师:现在请第2组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从第2题中得出的结论。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交往的人朋友就多,自我封闭、心事不外露的人朋友就少。教师:现在请第3组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从第3题中得出的结论。学生:要想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必须具备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还必须具有较强

7、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教师总结:通过刚才这几道题的交流总结,我们感知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要想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就必须克服闭锁心理,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乐于交往,并且努力使自己成为受人欢迎的人,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沟通能力。就像英国的奥斯汀所说的:“多交朋友主要不是靠头脑灵活,而是靠心地善良、单纯、性格热情、坦率,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课件显示)(教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以下内容)我的人际圈人际关系现状怎样扩大人际圈克服闭锁心理(危害)积极交往、开放自我(意义)使自己具备受人欢迎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品德: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提高沟通能力教师:现在请第4组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从第4题中得出的结论

8、。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朋友的帮助,在我们孤独的时候朋友给我们温暖,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朋友给我们支持,在我们退缩的时候朋友给我们力量,痛苦时可以找朋友倾诉,绝望时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希望。教师总结:小仲马曾经说过:“多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块陶冶情操的砺石,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一个锐意进取的伴侣。”(课件显示)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真正的朋友应互帮互助,在追求共同的理想中一起成长进步,这就是友情的作用。(教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以下内容)友谊的作用: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力量等与友同行教师:现在请第5组的同学告

9、诉大家你们从第5题中得出的结论。学生: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在接受朋友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朋友,而且在请求朋友帮助时一定要考虑朋友是否方便,是否影响了朋友的利益,应该体谅朋友的难处。教师:现在请第6组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从第6题中得出的结论。学生:朋友也难免有缺点,朋友之间也难免有分歧,所以朋友之间也有闹矛盾的时候,要维持友谊就需要我们互相宽容、尊重差异,加强沟通。教师:现在请第7组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从第7题中得出的结论。学生:为了维护友谊,有的同学帮朋友做过不该做的事情,结果是害人又害己。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但不能纵容朋友,对于违反原则甚至违法的事情我们坚决不能做,交友一定要讲

10、原则。教师:现在请第8组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从第8题中得出的结论。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极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谨慎交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教师总结:我们渴望友情,但要得到真正的友情并不容易,友情需要用真诚去播种,用平等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宽容去护理。对于友情,我们还要慎重选择。只有这样,友情才能天长地久。(教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以下内容)与友同行友情的作用: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力量等怎样明智而谨慎地把握友情平等互惠宽容谅解坚持原则慎重选择(三)活动升华:教师:从古到今,友情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赞美,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一个机会,请大家创作格言,来赞美友谊或者给大家一些交友方面的忠告。学生一一举手发言。教师课件中出示一些格言:1朋友是最完美的深交,知己是最相投的默契 2有缘为朋友,惜缘为知己。 (四)课堂总结:教师做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怎样获得更多的朋友,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交友的原则及运用。人的生活离不开友情,愿同学们之间都能建立起真挚的友情,让我们快乐地生活在友谊的海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