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小练习评析:诗歌鉴赏二、导入新课:师(深情地):同学们,一个人,他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从进入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我们的记忆中,有的老师已经被我们淡忘了,而如果还能被你记住,这位老师肯定有他独特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老师,他就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曾经的国文老师。他是梁实秋先生在十八九岁时遇到的老师,即使时隔五十年依然被他的学生想起,那么这位老师身上究竟有什么让人难以忘怀的东西呢?下面我们就跟随梁实秋先生的脚步去认识一下这位老师。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出示投影:学习目标1、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深情。2、理解作
2、者独特的行文思路,了解作者散文风格。3、走近一代老师,感受人格魅力。四、学生自由朗读。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读了这篇文章,那么你觉得你所看到的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生1:这位老师开始给我的是“邋遢”、“凶”,看完整篇文章我又觉得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生2:我觉得这位徐老师除了“凶”,教学水平还很高。师:看来课前同学们预习得还是较充分的,能全面客观地对这位老师作出评价。不过我们毕竟不是他的学生,作为曾经接受过他亲自教诲的梁实秋先生对他怀着跟我们不一样的感情,我记得作者在文中有直接表达他对老师情感的语句,大家还记得吗?生(齐答):记得,文章最后1小节。师:对,接下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
3、小节,体会梁实秋先生对老师所怀的深情,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出示投影:读一读 品一品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学生边朗读边体会作者深情)生1:梁实秋先生对老师怀着怅惘和敬慕之情。“怅惘”在于他和老师五十年没有通音讯,最后在老师去世的时候也没能见上一面。“敬慕”在于老师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让他敬仰。生2:读了最后一小节,我不禁想起了李商隐的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者所持有的“怅惘”之情除了未能与老师见上一面的遗憾,还有为当年不知珍惜、年少无
4、知而悔恨;为人事飘零,恩师无觅,而自己如今又到了暮年而伤感叹息!生3:我认为除了“怅惘”和“敬慕”,还有对老师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师:很好!同学们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刻,都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刚刚同学们都说因为老师对作者的帮助和指导,让作者对他充满感激和敬慕之情,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作者从他那里得到了哪些益处,生1:我受益于徐老师编辑的教材,它让我对国文感兴趣了,徐先生不满足于现成:的教材,他自编教材,新旧兼收,决不厚此薄彼。正因为徐先生的教材选得好,“我”对国文的兴趣也“因此提高了不少”。生2:我受益于徐老师“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的朗读,它让我更能体会文章的思想内
5、涵。生3:我受益于徐老师给予我作文方面的指导,它让我明白了好作文的写作技巧师:作者所说的这些益处对同样正处于十八九岁的我们有没有什么启发呢?生1:我认为对我写作文很有启示,比如他说“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我就很受用,我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常常因为缺乏理论而苦恼,现在我知道可以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2:我以前不太重视朗读,总觉得自己普通话不标准读书没有抑扬顿挫,现在我知道只要大胆表现自己,尽量让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去,对理解文章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师:说得非常好!是啊,这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教学方式对我们尚且有着如此多得影响,何况亲身接受他教诲
6、的梁实秋本人呢?作者作为一位作家,能够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能够拥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我想应该和作者在年少时能遇到这位倾囊相授的老师分不开的。出示投影:梁实秋的文学成就师: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文学素养极高的老师理应会得到每个学生的仰慕。而当他的学生们在一起谈到这位老师的时候,是怎么称呼他的呢?生:徐老虎师:为什么这位先生会得到这样一个绰号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文章1-6小节。生:因为他凶,主要体现在相貌像夜叉、行为不雅、狞笑、爱骂人、性格暴躁等方面师:“凶”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生:主要体现在相貌像夜叉、行为不雅、狞笑、爱骂人、性格暴躁等方面师:之前我们认识到的徐老师形象是那样的高大,令人仰慕,而现在这些
7、词语加在他身上,同学们有没有一种高大形象轰然倒塌的感觉?生:没有。师: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生:对徐老师的描写从开始的“徐老虎”、古怪相貌、不良习惯、暴躁脾气,到后来的敬业爱生,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可爱,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反衬,正所谓“瑕不掩瑜”。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文章主要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那么这种手法有哪些作用呢?生1: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生2:使情节曲折、富有变化,更加吸引人。生3:还可以使作品情感更加真挚动人。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到位。我们平时在写作记叙文时要避免平铺直叙,要让文
8、章有起伏感,正如梁实秋先生在他的论散文里说:出示投影: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 梁实秋论散文 我想这种“活泼”首先应该体现在欲扬先抑这种活泼的行文思路上,大家想想还可以从文章哪些方面还可以看出“活泼”?生:文章的语言幽默诙谐,比如 “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一会说他:“鼻孔里常常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一会又说他“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文中这样风趣幽默的描写比比皆是。师:这位徐锦澄先生有幸了,因为他活在自己学生梁实秋的笔下,他那可爱可敬的鲜明
9、形象也活在了我们读者的心中。徐老师虽然没有在文坛上留下只言片语,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梁实秋,这就足够了。其实那个时代有许多像徐老师一样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他们,去认识他们吧,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师:同学们还记得他吗?有哪位同学还记得汪曾祺先生笔下得他是怎样一个人吗?出示金岳霖先生的图片生:我记得作者说“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生:我记得金岳霖上课不喊姓名,喊“穿红衣服的那个女生”生:他的智商决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师:是啊,这就是一位率真、活泼、睿智、善良的西南联大的教授形象,汪曾祺先
10、生同样对他充满了敬重与怀念。梁实秋先生还写过一篇文章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同样我们也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一代大师的人格魅力。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梁启超先生的照片生:梁启超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生:梁启超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的学者形象。师: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样富有个性的大师还有很多,比如鲁迅、老舍等等,希望大家课后去搜集相关资料,走近这一代大师,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生(总结反思):师: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师:下课!(铃声响起)一、阅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完成下列各题:(孙玲编题)1、作者描写了徐先生那几个方面的外在特点?2、“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这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作者对徐先生的教学尤为称赞,徐先生的教学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参考答案: 一、1、古怪的像貌,高大的身材,吸溜鼻涕的习惯,油渍斑斑的服饰,凶狞的面部表情。2、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表现的是一个古怪、凶狠得近乎不近人情的老师形象,下文则是写徐老师令我受益的内容。“受益最多”既照应开头,又统领下文。3、自己选辑教材,注重朗读教学,作文评改方法独到,教授许多作文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