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沟通与和谐
学习引导
课标要求: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能力目标:
培养同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逆反”心理的表现、危害,掌握调适“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知道同父母平等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懂得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具体方法,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重点:
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与父母沟通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学会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能积极调适并克服“逆反”心理
教学方法:讨论式 探究式 体验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
导入:复习提问:代沟产生的原因?(学生复习回答)
那么怎么样解决代沟呢?
1.尽管代沟矛盾或冲突不可避免,但是 可以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双方的 。
2.我们要采取 的方式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做到依靠而不依赖,自主而不逆反,真正走向自立和成熟;在与父母的和谐相处中,学会 、相互关心、 、共同发展。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会解决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我们该怎么做?(解决矛盾)
(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讨论中产生,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利于他们接受)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态度,寻找几种方法”。
一个态度:主动、愉快地与父母沟通。几个办法:(1)通过聊天、写信等方式,打开心扉,主动与父母沟通;(2)换个角度看问题,用放大镜看父母的优点,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关爱;(3)产生矛盾后,抑制急躁情绪,妥善处理;(4)经常反思、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1.“到八年级,我越来越感觉跟父母说不上话了,为了避免跟他们发生冲突,有事就只跟好朋友说说。”这种做法是 ( )
A.比较正确,它可以让我们的家庭得到安宁
B.比较正确,它可以缓解与父母的矛盾
C.错误的,一味的回避问题,不利于解决与父母的矛盾
D.错误的,它会使与父母的矛盾更加激化,以致于不能解决。
2.“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一代领袖毛泽东的这句话从代沟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解决代沟问题就应该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B.代沟问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C.有办法就解决,没有办法就不要解决
D.解决代沟问题要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找到了这个办法就好办了
3.有人这样比喻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积起来的?是用爱堆起来的,你对他越不断付出,多付出一分,这儿的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他让你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 )
A.父母对我们的爱 B.受伤害的父母
C.父母要负主要责任 D.冲突是由子女引发的
4.材料:学琴五年了,小娴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底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娴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娴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其具体表现在哪里?
(2)请你告诉小娴,如果不设法调整,将给她带来哪些危害?
反思教师的教:
反思学生的学:
对学生进行知识辅导
对学生学法的辅导、能力的提升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