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中石兽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如今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无论是你抗拒还是接受,各种真假虚实,良莠不齐的信息都会无孔不入。因此我们尤其需要科学的判断力,择善而从。对于三观尚未定型的初中生而言,更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质疑精神,领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河中石兽一文,围绕石兽的去处,写了三类人的不同态度与看法。通过对比正好凸显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分析了三类人寻求石兽的不同态度与方法,并运用生活中多个类似现象进行思维延伸,旨在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客观对待分析事情的态度。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叙述”和“议论”
2、的表达方式,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文章内涵,领会本文主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理解三类人“河中寻石兽”的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客观对待分析事情的态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世间万象皆有规律可循,真理可探。但是人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及已有的固定思维模式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两只石兽因山门倒塌掉入河中,现在要将其打捞上岸。这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为什么呢?(设计意图:直接以生活中许多事实真相会被蒙蔽的事实入题,集中学生的思维重心,以课文所叙之事设问激发学生的思考,表里合一,突出教学重点。)(二)分析三类人寻求石兽的不同
3、态度与方法1、设问:打捞石兽之所以不简单,难点主要在哪里?对此人们分别有哪些看法?明确:难点在于石兽的位置不确定。僧人认为在原地及下游;讲学家认为在原地深处;老河兵认为在上游。2、设问:三类人对同一事件不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僧人认为是水流之推力;讲学家认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渐沉渐深;老河兵则认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反激之力会在石下迎水处形成坎穴,至石之半,石兽会倒掷坎穴中,如此反复,石兽必会转至上游。3、设问:到底谁的判断是正确的?为什么?明确:从结果来看,石兽在上游被打捞上岸,说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老河兵综合了石性、沙性、水流三者的因素来考虑问题,既客观又全面。讲
4、学家只考虑了石性与沙性因素忽略了水流的推力;而僧人则只考虑到水流的因素。4、设问:在分析石兽去处这一问题上老河兵无疑是睿智的,但是不是能代表老河兵说的话都是真理呢?僧人与讲学家说的都是谬论吗?明确:当然不是。作者并非再此对比孰愈孰智,而是借这三类人表明三种处事态度。僧人不深思熟虑盲目行动;讲学家据理臆断;老河兵实事求是,客观分析。(设计意图:分析三类人寻求石兽的不同态度与方法,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从更深层次研读课文,并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为接下来的事理分析做铺垫。)(三)讨论探究本文的事理,体会先叙后议的表达方式。1、设问:作者借这一件事到底想阐述一个怎样的道理呢?行文在表
5、达方式上又有何特点?明确:任何事情不能根据主观进行臆断,要从实际出发,实践方可出真知。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结尾画龙点睛以议论性的句子揭示文章主题,表达作者的观点。(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具体事件对比中较为自然地领悟出本文的道理,有现象到本质,容易接受。)(四)转换角度,拓展思维,深化观点。1、设问:如文中所言,那是不是所有类似的石头落水都要到上游去找?明确:未必。这还与落入河中的时间长短有关。2、进一步设问:那是不是所有长时间落入河中的石兽都要去上游找?参考课文后习题二中提供的材料综合进行思考。明确:也未必。材料中提到的山西永济蒲津渡口的铁牛、铁人的打捞在原址上获得。可见任何事情都有其必然
6、性与偶然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问题。(设计意图:进一步进行思维延伸与拓展,利于学生加深对“实践出真知”这一理论的理解。)(五)眼见未必为实,不可思议的错觉现象。运用多媒体呈现多幅经典的视觉错觉图片,学生在亲眼见证中感受到即使眼见也未必为实,更不用说仅凭主观臆断了。(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观察视觉错觉图片,强化学生凡事不可主观臆断的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六)生活大求真。1、设问:近期微信上大量转发有关毒大米、塑料粉皮、棉絮肉松饼等关乎食品安全的信息,对于这些你们怎么看?学生思考讨论:凡事要有科学依据方可定论,不可捕风捉影更不可以讹传讹。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
7、,对这类网络信息,我们不能轻信,更不能受其百步,影响自己的生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导现实生活。)六、课堂总结两只石兽,沉于河中数十载;一朝打捞,孰是孰非真相白。劝君莫早下定论,科学验证方识真。世间万象多变化,拨云见日有尽时。同学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中,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唯物主义观指导自己学会判断。坚信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七、教学反思为了能让学生深刻领悟本文的道理,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以上几个环节。由表及里,从现实到本质,从生活层面到理论层面深入浅出阐述了“实践出真知”,不能盲目轻信,要有质疑精神等观点。我认为通过这样多次的因果转换,理论与生活的交融,学生对这一理论的领悟应该是较为深刻的。语文教学本是知识性与工具性相结合,而其工具性不仅体现在某个知识点的具体运用,还应体现在对某个理论的理解与践行上。语文教学在思维方式的塑造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我们一定要运用好教材这一载体,传递给学生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能量,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又能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