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目标】1.学习说明文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2.学习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重点难点】1. 说明方法2.学习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说明对象,针鼹。特点,珍奇,稀有(三)活动:“游览针鼹馆,我来介绍它”1指名一学生朗读 投影字音、字形。褐色()蜥蜴()蜷曲()针鼹()掘洞()喙尖()蛰伏()黏液()2分组介绍:针鼹生活在哪里?针鼹是什么样子的?针鼹有什么本领?针鼹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针鼹是如何繁殖
2、?(四)结构与顺序1. 哪些段落写了稀有?2. 哪些段落写了珍奇?顺序:逻辑(五)说明方法举例,并明确表达效果.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加以比较,以揭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比较法。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
3、甲与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精确具体。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地观察调研,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中的比
4、喻,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六)鉴赏说明语言1.准确严密2.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举文中的典型例子进行讲解(七)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我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希望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希望我们都能够增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八)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练习册中的配套练习题。3.抄写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