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课前实验:,准备两支温度计(初始温度相同),其中一支放在透明的塑料袋中。,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5,分钟后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重复实验两次。,探究,2,为什么两只温度计的读数会不同?瓶内的温度计读数为什么会较高?,3,我们先回顾大气的组成,水汽,成云致雨,气体,悬浮物质,吸收红外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组成,注意:水汽也有这个作用,N,2,O,2,O,3,CO,2,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下,上,分层,对流运动显著
2、,天气复杂多变,水平运动显著,利于高空飞行;有一,O,3,层,有一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见下图,4,对流层,平流层,对流旺盛近地面,,纬度不同厚度变;,高度增来温度减,,只因热源是地面;,天气复杂且多变,,风云雨雪较常见,气温初稳后升热,只因层中臭氧多,水平流动天气好,高空飞行很适合,上冷下热,高空对流,电,离,层,高层大气,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O,3,5,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短波辐射(可见光),大气几乎不吸收,长波辐射(红外线),被大气中的水汽、,CO,2,大量吸收,1.,四种辐射特点,2.,大气的
3、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部分到,地面,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很少,大气反射很少,大气 逆,辐 射,结论:地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3.,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大量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补偿了部分地面损失的热量,地面温度升高,大气升温,6,资料: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太阳辐射很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冷的地区,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10,15,度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7.1,度。拉萨的年平均气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就比同纬度的重庆、上海低了,10,15,度。,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2.,
4、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为什么?,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没有矛盾。因为,:1.,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海拔高,来自大地面的热量少;,2.,云量少保温作用也弱,.(,注,:,气温低出现在没有太阳的时候,),7,练习:,1.,图中,A,、,E,、,H,所表示的辐射中属短波辐射的有,,属长波辐射的有,。,2.,从辐射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总要环节是:,。,4.,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哪个大,?,为什么?,5.,露或霜为什么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地面,大气上界,A,D,B,C,E,F,G,H,I,A,E,、,
5、H,因为,D,是进入大气层受到的大气的吸收和反射,.,F,大气吸地面辐射,H,大气逆辐射补充,晴天大,因为大气逆辐射少,保温弱,(,答案同上,),8,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9,思考:这幅图可以解决多少问题?,1.,四种辐射的关系和波长比较;,2.,大气如何保温(温室效应原理);,3.,为什么一天中气温最高在午后,14,点?,10,等压面,地面,A,B,C,海拔低气压高,海拔高气压低,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二、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正常情况下,所以,A,、,B,、,C,三点的气压比较:,A,B,C,11,G,G,地面,A,B,C,受热,冷
6、却,冷却,D,D,1.,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差异,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形成风),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注意:,2.,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图,/,练习,),3.,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D,低,G,高,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风,风,风,风,热力环流举例:海陆风,(,P33,活动),、城市环流、山谷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2,赤道,南极,北极,赤道,热力环流原理下:,在理想状态下,地球赤
7、道和两极,间存在的热力环流,13,1030,1020,1010,(,hPa,),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A,三、大气的水平运动,C,B,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14,1030,1020,1010,(,hPa,),A,15,1030,1020,1010,(,hPa,),16,1030,1020,1010,(,hPa,),17,1030,1020,1010,(,hPa,),18,1030,1020,1010,(,hPa,),19,1030,1020,1010,(,hPa,),20,1030,1020,1010,(
8、,hPa,),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A,B,风向,1.,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一,:,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结越密,力越大,风速越大。,21,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2.,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22,(,hPa,),1000,1005,1010,1015,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三,:,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 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共同影响,23,等压面,地面,A,B,C,海拔低气压高,海拔高气压低,若,A,气压升高,即它的气压与稍低处的气压相同,就显得好角等面向上凸起,而,C,、,B,仍保持在原来地方。,同一水平面上应该气压相等,所以初始时:,A=B=C,24,1002 hpa,1006,1004,1008,1.,下列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模式图中,正确的是(),2.,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B,C,D,AC,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