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题名称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型新授 目标设计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品味有特色的语言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品味有特色的语言学法设计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教师讲授课前准备 课本、学案,预习生字词教学过程过程线问题线活动线课后重构/批注备课情境导入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
2、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老师引领学生导入新课结合英法联军侵华的背景,有助于学生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重点研读拓展延伸自我检查:1、作者简介:雨果, 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 等。2、联军远征中国历史资料简单交流3、检查字词赃( )物 箱箧( ) 制裁( ) 给( )予 恍( )若 琉( )璃( ) 珐( )琅( ) 眼花缭( )乱 惊骇( ) 晨曦( ) 瞥( )见 劫( )掠 3、解词: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不可名状:问题驱动:教师投影思考题,并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思考(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内容?(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
4、用?5、“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7、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掠夺的赃物归还中国,这个夙愿怎样才得实现?-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雨果的评价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1、学生对照问题自主学习解决学生听读思考,然后自由细读文章,将自己对人、事情的感受说出来。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交流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完成小组讨论解决我的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与新课改的精神,重视学生活动,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保留了时间,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课文,与课文直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