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3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1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教师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这是牛汉的一首诗华南虎,他写出了华南虎的
2、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下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二、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现当代著名诗人,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5分钟)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列
3、词语注音:酷似凄惨奥秘 掺和脊背(让学生在书中把这些词都画下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四、研读与探究: (1)
4、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第一本书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父子之情,父亲温和、善良、负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于助人。B同学、朋友之情
5、,送书给乔元贞;老师不责罚“我”。C人与狗的情趣。 (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3)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五、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
6、,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
7、、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这说明
8、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乔元贞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这部分先抽一学生回答,然后视情况适当点拨。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七、作业:、当我去送书给乔元贞的时候,乔元贞会说什么,请你写一段话?、把生字词抄两遍,再解释下词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