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一句话1教学目标 l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对新中国必将出现的坚定信念。2通过诗文分析,感受闻一多诗歌中善用隐喻的特点。2学情分析 近期爱国情绪高涨,这首诗正好可以做一个正面的爱国教育。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中的爱国激情和诗人的坚定信念。难点:结合写作背景,品味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涵。4教学过程 一、导入1、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感情丰富,热情洋溢,拥有着一个诗人的灵魂,朱自清称他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与研究,被郭沫若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便被国民党特务
2、暗杀于昆明街头。2、大家说,这个人是谁? 谁能介绍一下他的有关资料?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闻一多,一同走近诗歌,去感受那股震天撼地的民族魂。3、诗的名字叫一句话,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句话呢?感悟1、教师范读,生回答“一句话”指哪句话?2、“咱们的中国”,这里的“咱们”指谁?为什么不说“我们的中国”?对比一下。3、那么无论是“我们的中国”,还是“咱们的中国”,今天我们说起来,感觉都是很平常的一句话,诗人为什么还要这样强调呢?这就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了。4、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三、把课文读流利。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流利。2、指名读。3 和同桌练读,互相指正。5、师生对读。6、男女生比赛读。四、品
3、读诗歌。1、介绍隐喻知识隐喻-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诗歌,特别是现代诗歌,一些诗人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原本搭配,用一些看似还不相关事物来暗指实际想要表达的事物。2、学习第一节指导朗读重点句子。祸封建军阀统治十分黑暗,百姓不敢发表言论,说错了话就会引来祸患。火民众积蓄的力量火山的缄默人民群众沉默了千百年,他们饱受欺压和凌辱,一旦爆发,就将显示无比巨大的震慑力。青天里一个霹雳民众反抗声势浩大。3、学习第二节铁树开花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介绍什么是铁树开花发抖、伸舌头、顿脚反动派恐慌、畏惧。4、引读:教师读前面的诗文学生齐读“咱们的中国”请同学们说一说刚刚读完这两句话后心里有什么感受?(热血沸腾)五、总结课文虽然学完了,然而诗人闻一多那深沉的爱国激情却仍在我们彼此心中升腾,让我们把这份激情化作力量,共同建设“咱们的中国!”21课外补充闻一多 烂果这首诗以自叙的方式,生动地表述了一只正腐烂的水果渴望心灵自由的要求。它的心受着两层外壳的监禁:最外层的果肉和中间的核甲。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它落在了“冷辣的青苔上”,虫子咬烂了果肉,第一层监牢打开了,第二层监牢也正在被啄破,光明和自由就要来临,水果想到这里,不由得充满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