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课 毛泽东词二首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教学重点:1、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2、诗歌的朗读。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 朗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沁园春 雪一、导入:1、背景简介:(略)2、关于体裁和题目的简介:(略)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二、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1、请学生
2、朗读,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2、请学生将课前预习时收集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雪的材料展示朗读。三、教师点拨,师生合作,领悟诗歌内容:(一)、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2、学生自由读课文。3、学生齐读:要求:(1)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2)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二)、篇章分析:1、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 2、上阕写的什么地什么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把它分为三个层次,并谈谈你的理解。3、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
3、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4、下阕第一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三)、局部品读:1、学生品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说出自己的感受。2、学生品读“惟余莽莽”和“顿失滔滔”这两句,说出自己的感受。3、品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句,谈谈你最强烈的感受!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教师示范朗读: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4、表现全词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请同学们谈谈理
4、由。5、学生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四)、总结这首词的整体思路: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四、朗读点拨:1、请学生再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2、教师点拨:(1)“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激情来朗诵。(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要略转低沉,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朗诵。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重读。五、作业布置:1、背诵这首词。2、预习卜算子 咏梅,并与附录中的陆游的词比较,思考两首词思想内容的不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