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教学设计学科语 文年级初二班级1、2教者课题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课时数2教案类型新 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初步认识驳论文的论证过程。2、掌握作者的相关知识和本文的生字词。(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初步学会找出文章的驳论点。2、学会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同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本文跌宕起伏的感情。(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感受雨果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找出文章的驳论点。2、学会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同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本文跌宕起伏的感情。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感受雨果伟大的人格魅力。教具准备幻灯
2、片 图片。作业内容1 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2 熟读课文。3、完成课后练习。教 学 过 程分课时计划(内容、课型、步骤、方法)附记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还要有充足的理由来作支撑,前边我们已经学了不少这样的文章(如典型的议论文谈骨气)。但有时我们也会认为对方的观点不正确,这时我们就想反驳他,那怎么样才能驳倒对方而确立自己的正确的观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看看会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二、检测预习 介绍作者字词检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
3、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三进入新课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本文是雨果给巴特雷上尉的回信,信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学环节)从生活入手,解决学生所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已经学过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所以要学生简介作者语文学习,基础知识很重要,通过预习排除生字难词,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师范读把学
4、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在听读中能感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学生也许不能很好的概括出作者的观点,但可能能说出雨果的愤怒控教学意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2、分析第一段,得出巴特雷上尉的错误观点(板书:简要写出错误观点)3、既然雨果不同意巴特雷的观点,他是如何批驳的呢?品读第三段思考:1、这段写了什么内容?2、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示例: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世界奇迹;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是亚洲文明的剪影。(可明确此段作者的观点: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属于各国人民,属于全人类)3、如此令人惊骇的杰作却毁于一旦作为
5、中国人,我们能不痛恨吗?能不记下这耻辱吗?作为侵略者的同胞雨果,他明确的表述了自己对此的感情态度。让我一起走进作者的心灵。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自读5-10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谴责英法的侵略罪行的(可明确作者观点: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放火是野蛮的强盗行径,将受历史制裁)四总结依据板书概括本文论证过程,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作者批驳思路认识驳论文。教 学 过 程分课时计划(内容、课型、步骤、方法)附记第二课时一、复习1 听写生字。2 复习反语手法。二研读课文。初步体会信中语言的感情色彩。 语句上的鲜明对比。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4. 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1)是东方
6、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分析:文中集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主要体现在第三自然段。 先作总评,作者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将之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类比,指出圆明园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再用“请您想象”引起一连串的精彩描绘,展现圆明园令人惊骇而不可名状的梦幻般的美妙。通过具体描绘,生动地告诉人们,圆明园是怎样
7、一座华丽而伟大的建筑。本段是世界伟大作家的语言艺术与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的精美融合,美不胜收。5. 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么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反语)有什么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6. 请同学想一想,雨果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7. 雨果是怎样一个人?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
8、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可以看出,雨果能够跨越国界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不畏强权,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中国是被掠夺被损坏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便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感到,作为一个法国作家能如是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的国度里发表自己的言论。如果雨果有一点点奴颜媚骨,就可能迎合布特勒之流,迎合政府当局,就不可能仗义执言。雨果是在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铁骨铮铮,难能可贵。8. 怎样体会这封信的深刻内涵和意义?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分析:布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
9、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滔天罪行,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首先,雨果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雨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谴责强盗政府,表现出非凡的勇气。 其次,雨果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见解,非常深刻。圆明园当时虽然是皇家园林,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非常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三、练习: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四、板书设计: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法雨果错误观点间接批驳直接批驳远征体面出色地位联军强盗行为两国共同分享的光荣价值政府野蛮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