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一件可笑的事松江区泗泾小学 董青【教学目标】 1 回忆生活,重温往事,酝酿倾吐欲望,提高写作兴趣。2 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描写,“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比较连贯地写一段话。【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第4课的内容,展开评选“小笑星”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生活中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的一些有趣,可笑的事例,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导语:前天,老师参加了我班举行的“谁的笑话最可笑的活动”,班级中涌现出一批笑星。同时了解到同学们家人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可笑的事情。今天,老师给大家提
2、供一个机会,把你遇到的或收集到的可笑的事情写下来,告诉大家,让大家与你分享。二、出示题目,指导审题。 1 出示题目:一件可笑的事 2 思考:读了题目,你知道了要写什么?说明: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是抓住“可笑”来写;写一件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现人物特点。 三、挖掘素材,打开思路。1 回忆趣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事让你想来觉得可笑?如:小孩穿大鞋;拆“家当”;学妈妈涂口红;叫错人;把洗面奶当牙膏;扮演角色 2 诱导独立思考: 这些事中,哪些事你认为可笑而想要写出来告诉大家? 从那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3 交流归纳 某某穿大鞋、大衣服和
3、涂口红,看出他(她)是个天真可爱的人。 某某拆玩具,看出了他(她)是个爱动脑,动手的人。 某某把洗面奶当牙膏,看出了他(她)有个粗心的人。 说明: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四、展开想像,编拟故事。 1 再读刮脸,展开讨论:刮脸这个故事为什么深受大家喜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小贝当描写得生动活泼的呢? 2 交流中体会写作方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3 老师指导:写好作文除了选择真实素材以外,要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展开想像同样重要。但是想像必须合
4、理。4 选择学生交流中的一个事例,随机指导一篇作文,以作示范。 说明:从例文入手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够充分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范例中感悟基本的习作方法,并在仿写中习得,效果应该比较好。五,独立思考,下笔成文1 交代习作要求:选择一件“可笑”的事情,学习刮脸一课的写法,写好一件事;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你笔下的人物写得比较生动。2 学生独立写作。3 交流活动。 在教室中安设一个交流角,请先写好的学生去交流角与同学交流作品,互相点评并指正。 大组交流,老师点评。4 学生自行修改作文。说明:作文课中总有写得比较快的同学,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可以组织他们在作后与较多的同
5、学交流作品,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课前思考: 学生在学习写作中,通常遇到的其实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写作,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把写作看作是外加的负担;二是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即“写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三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注意的是第三个问题,作文教学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老师出题,学生应命而写”的过程。 人天生有表达的欲望,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一件快乐的事。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关键,“一害怕就无药可救了,就难了。” 然而怕写作文,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感受,很多时候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在习作前,我常常让学生收集身边的事,并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