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闻相关知识。(2)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二、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把握本则新闻的语言特色。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三、教学难点领悟新闻语言的特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上海世博会图片,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世博会情况。师问:你们是如何了解到这些信息的?生答:通过新闻。师: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今天让我们
2、一起走近新闻,了解新闻,共同学习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听新闻,初步感知新闻1、学生听录音新闻,思考:(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2)、你从中听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介绍新闻背景(投影)(三)知新闻,了解新闻相关知识1、学生默读新闻,用笔圈画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教师点拨: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过渡语)新闻和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同,但它的结构却和
3、一般文章有所不同,让我们一同了解。2、教师简介新闻特点(出示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1)、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2)、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用一段话在 开头介绍新闻的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叫主体。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课堂练习1、给划线字注音:要塞( )
4、歼灭( ) 锐不可当( ) 击溃( )2、分析文章标题,回答问题:所记的对象:所写军队的数量:所叙的地点:最有气势的两个词: 主要特点:“百万大军”是不是虚指,何以见得:3、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4、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5、区别下句中加点的词: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6、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7、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