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0852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教案5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强化课文的朗读训练,读出这两篇短文的韵味,体会巴金散文之美。2了解“夸父逐日”、“嫦娥奔月”这两则神话传说,领悟作者在文中运用典故的深意。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感受作家对人生的激情和希望,培养积极奋发的精神品质。学情分析 两篇文章都短小,结构方面无难度可言。但是要深人细致地理解本课的内容并不容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中两个典故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神话,历来都存在着不同角度的解读。二是两篇短文均用语凝练而意境深远,日一文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月一文则在精练的文字中营造出诗的意境。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理性思考还是文学欣赏,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这些因素,课

2、堂师生互动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理念1借用比较阅读的手段,由课内向课外大力拓展。可以把巴金另外两篇写日和月的短文海上的日出海上生明月印发给学生,既可以开阔视野,也可以从比较中加深对于课文内涵的理解。2加强诵读,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内涵和语言特点。3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于学生思想的启蒙和美的熏陶。这两篇短文内涵深厚,耐读耐品,教师要在“细”字上下工夫,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节来提高赏析能力。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教学设计可有多种思路:1先分别学习两篇文章,再综合研讨其共同特点。2把两篇文章综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两篇短文题材相同,风格相近,其主题也有联系,可以综合地进行对比阅读。3将巴金另外写“

3、日”写“月”的文章印发出来,纳入课内,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比较阅读,比较其立意、写法、语言方面的异同。4学生自主学习,文章当中的有些语句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采取全班集体讨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得探究与思考的乐趣。教学辅助手段:日出的影像资料,两个传说的图片与影视材料等等。导入建议1方法一:由介绍两则神话导人。2方法二:介绍巴金及其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就导入。(可参看教师教学用书)3方法三:由本课题材“日”和“月”导人。互动流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各位同学,在这个地球上,白天有太阳与我们相伴,夜晚有月亮与我们相伴。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两幅图片,谈谈你对太阳

4、和月亮的感受。学生:(举例回答)教师:那我们一起去朗读课文,去感受一下课文中的日和月。课文中的日和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举例回答)二、二读课文,学生互评分别请两位学生朗读日和月,学生点评并作示范。 说明:估计学生可能有诵读困难或读不准的字有:浸在、一瞬间、宁愿、倘使、一撮、皓月、侵入、姮娥 三、三读课文,分析探究 1学生齐读日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一篇短文日。思考:在这篇文章里,巴金主要写了些什么? 学生:写了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 学生:还写了“我”的愿望。 教师:正确。我把这两位同学的意见综合一下:这篇短文借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愿

5、望?学生:作者想要成为飞蛾,“为着追求光和热,轰轰烈烈地去死。” 教师:作者把为什么要把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写?学生:因为这两件事有联系。飞蛾和夸父都是为了追求光和热,并且为了这种追求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教师:飞蛾扑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我们对此习以为常。下面,作者又写了“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了。(屏幕出示课文夸父逐日),请大家齐读这篇课文。 教师:哪位同学根据这则故事的古文,讲讲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说明:学生讲故事,只要求讲出其大意即可,不懂之处教师可补充。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第四次齐读日,注意读出感情。并找出这

6、篇短文写得最经典的一句话?注意,只找一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学生:“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教师:是这一句。但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生命是可爱的,但一定要生活得有激情,生命才是可爱的。 学生:如果生命是寂寞的,寒冷的,还不如死去的好。 教师:要提请大家注意本文的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抗日战争正进人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作者,都在为胜利的到来而努力。那你们再想想:在今天,这句话值得提倡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多给予肯定。过渡:学习了第一篇后,我们来看看第二篇。 2学生齐读短文二:月,思考:在月一

7、文中,作者要突出的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找出具体的句子来朗读一下。 学生:望月的时间是寒夜,给人的感觉自然是冷的;月亮的背景是蓝空,也是冷色调。 学生:文中说了,月亮的光是 “冷”的,望月的感觉和寒夜的感觉一样,也是“冷光扑面”。 学生:作者还描写了地上落了霜,而且幻想自己的衣服上也落了很厚的霜似的。 教师:是的,这篇文章创造出了一种凄凉、寂寞和寒冷的意境。这和中国诗人对于月亮的描写极其相似。在古诗人们的眼中,月亮寓意比较丰富。写悲写喜的都有,但很多时候给人的是冷、凉的感觉,带给人的是思念、凄迷、惆怅、感伤之类的感情。大家能想到哪些诗人或词人的与月亮有关的名句? 说明:这一环节可以考查学生课外背

8、诵诗词的情况。与月有关的诗词极多,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苏拭)、 “晓镜但愁云鬃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教师:不错,大家背的诗词确实很多啊。我们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巴金的这番描写,是借鉴了古典诗词的。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作者在文中说,“光”是死的“光”,这个 “死”字该如何理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死”在这里是没有生命的意思。 学生:作者在前面强调了月光带给他 “清冷”的感觉,在这里他肯定不是对月亮唱赞歌。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于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很好。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到了“嫦娥奔月”的传说。哪位同学来说

9、说这个传说的大意? 学生:嫦娥是古代的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她是神箭手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找来了不死之药,嫦娥偷偷地吃了这灵药,于是就成了仙,身不由己地飘飞到月宫。月宫里有一只洁白的玉兔,一棵很大的桂花树,还有一个专门砍伐桂树的人,他叫吴刚。 教师:讲得很好。我们不妨去读读原汁原味的“姮娥奔月”,同学们齐读这个文言语段,请问,巴金在这里提到这则神话传说,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说明: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就奔月神话本身来说,历来有不同解读。巴金在这里作了全新的解读:嫦娥是为了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她才去奔月的。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是被动而无奈地奔月的,而巴老笔下的嫦娥是主动奔月

10、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理解。(互动流程略) 教师:好,请同学们齐读月(四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3比较两文朗读日一文的最后一段和月一文的最后一段的内容,说说:这两篇短文的主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有什么启示?明确:日通过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渴死上旸谷的夸父,表达了作者追求光和热,与其“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的强烈愿望。月通过月光的寒冷和嫦娥奔月的传说,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作者追求光和热的强烈愿望。四、说读小结,拓展升华1 教学小结:师生通过回顾短文,共同形成如下板书:2结合古诗文中对 “月”的传统的用法,说说:本课中的“月”,作者的思维方式有了哪些突破。链接

11、:古诗中的“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相见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学小结如下:对于同样一个意象,不同作者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你能不能在“日”或“月”这两个意象上有新的突破呢?五、思考与练习1 将你从“日”或“月”产生的联想写成一段话。2 课外阅读巴金的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