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0555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最后一课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4.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 1.揣摩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2.通过诵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用具:录音机 幻灯机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本文三要素并初步感知主题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 字词积累1.导入新课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

2、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课,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板书:最后一课) 2.简介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西人民就奋起反抗。法国作家都德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

3、为题材,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3.出示幻灯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注音:哽( ) 赚( ) 踱( ) 捂(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 宛转( ) 解释:宛转 懊悔 祈祷 哽咽 诧异 二.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了解。 小结:

4、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2.默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交流讨论后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到校时感受到的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

5、下课) 三.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一) 品读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特别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当时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的现实。(二)品读小说中人物描写的语句。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形成书面笔记,准备下节课交流)(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四.布置作业: 参看课后练习第二题,思考各段文字后括号里的问题。第二课

6、时教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思想教学步骤:一. 体味语言 理解思想 (继续上节课内容) 1.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从三方面发生变化: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

7、,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 动作 心理)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

8、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心。 二.指导诵读 加深理解1.指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关于人物描写的语句进行诵读。2.学生评读,教师作朗读指导。3.教师选精彩片段,进行范读。4.学生散读。三、激活思想 迁移运用 1.激活思想 (1)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

9、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2)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示例: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2.迁移运用(1)如果小弗郎士真有其人,而红岩中的小萝卜头还活着并读到这篇课文,请你以小萝卜头的口吻给小弗郎士写一封信,以安慰和鼓励他。(2) 当你到烈士陵园凭吊并聆听园长讲革命英雄事迹时,当你观看世锦赛中国乒乓球队艰难迎战外国名将时,当你看到中国的体育健儿刘翔取得110米跨栏冠军及我国国旗伴着国歌徐徐升起时,当你你心情怎样?你的心情为何会这样呢?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爱国表现?附: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 课前、上课、下课环境描写爱国 小弗郎士 人物形象 (动作 心理描写) 韩麦尔先生 (语言 动作 神态 外貌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