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动机,能够主动克服厌学情绪。2能力目标学会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会分析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明确厌学情绪的危害,掌握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3 知识目标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和分类,明确厌学情绪的表现。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培养学习动机。教学难点 克服厌学情绪。教学准备1设计“你在为谁学习”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2了解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初步分析形成厌学情绪的原因,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导入新课【呈现课件】【教师引导】同学们,我最近阅读了一本好书你在为谁工作。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
2、己,我在为谁工作?思考良久,我有了这样的感慨: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工作是我们需要用生命去做的事。生活中可能有的人会认为工作仅仅是“为五斗米折腰”“为别人干活”,可我不这么想。同学们,认为某事很重要或很有价值,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并希望取得成就,这样一种倾向,你知道是什么吗?心理学称之为“学习动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探讨一个有关学习动机的话题: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设计意图:采用对话的方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
3、围,让学生初步体会感知学习动机的含义,激发学生对 “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课题的探究欲望。讲授新课环节一:思考空间你在为谁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吗?你在为谁学习?记得周恩来总理说过,他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呢?【学生活动】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调查表,请在以下符合自己学习动机的一栏打,可选择多项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你在为谁学习”调查表父母的期望( )老师的要求( )他人的表扬( )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 )学习有助于个人成才( )学习有助于祖国的发展( )其他因素根据学生调查表的实际情况,统计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学生探究】心理学将学习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
4、在动机,调查表的哪些动机属于内在动机,哪些属于外在动机呢?请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将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他人的表扬等归为外在动机;将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等归为内在动机。这两种动机都是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学生活动】同学们,哪一种动机更有利于激发我们主动学习呢?俗语说“辩一辩,是非明”。请你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正方还是反方,然后正方、反方同学聚在一起讨论三分钟,选出四位同学代表进行小组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呈现课件】正方:外在动机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学习反方:内在动机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小结】在辩论中,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学习动机的重要作用,两种动机
5、都是推动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是与外在学习动机相比,内在动机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学习。有一句至理名言说,“鸡蛋从内而外打破是生命,从外而内打破是食物”,道理相通。设计意图:引用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动机。通过填写调查表,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有哪些。通过辩论会,感知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相比,哪一个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在学习生活中以更多的内在动机激励自己。环节二:培养学习动机,三步走阶梯【教学过渡】我们了解了学习动机有助于我们积极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动机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以图片辅助讲授“三步走”学习动机培养
6、机制。【呈现课件】【教师提问】同学们,根据图示,我们看到培养学习动机,首先要确立合适的目标。什么是合适的目标呢?听听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呈现课件】小明:目标越高越好,目标高,动力才足。小强:目标越低越好,目标低,容易实现。【教师提问】同学们,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交流分享】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心理学家曾将一群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一起摘悬于半空中的苹果。两个小组摘苹果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第一小组的学生,让他们一开始就去摘悬挂高度超过自己跳跃能力的苹果;对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将苹果悬挂在他们通过努力跳跃就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逐步提高高度。心理学家紧接着让两个小组
7、的学生都摘同样高度的苹果,你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猜测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呈现课件】实验结果:第一小组的学生懒洋洋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走过场地应付几下;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充满活力和兴奋,他们不断跳跃,跳跃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第一小组。这个小小的心理学实验带给你什么启发?【教师小结】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目标的确立要合适,何为合适呢?同学们不妨尝试遵循“跳一跳,摘苹果”的原则,目标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实现,才有激励作用。当然,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要充分肯定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同时客观分析出现困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调整预
8、期目标。最后当我们实现了既定目标后,不能就此止步不前,而要确立新的、更进一步的目标,把已经取得的成就化为继续努力、不断前进的动力。环节三:校园进行时【学生活动】请阅读课本37页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并以四人为一小组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演绎这段对话,可以根据想象适当拓展故事情节。【学生探究】通过小品表演和观察,请你思考以下问题:(1)最近小明发生了哪些变化?(2)小明发生这样的变化原因可能有哪些?(3)老师为小明提出了哪些克服厌学情绪的具体方法?(4)反思自己有没有过厌学情绪?有哪些具体表现?分析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针对其中一个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过渡】(1)小明最近的变化有感觉学习无
9、聊、学习时心烦意乱、不想来学校等,这些都是厌学情绪的具体表现,还有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迟到早退、逃课甚至逃学等都是厌学情绪的具体表现;(2)小明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有父母过高的要求,基础较差,目标不明确等;(3)老师鼓励小明树立信心,指导小明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讨论交流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4)略。【教师小结】只要我们树立信心,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厌学情绪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本典型案例的认真体会和小品表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递进式的问题分析,力图引导学生明确厌学情绪的表现,尝试分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并思考
10、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最后通过对他人案例的分析到达教育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课堂小结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下面符合自身情况的括号内打,向同学、老师、父母及专家咨询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并将行之有效的方法填写在表格中。厌学情绪自测表厌学情绪的表现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厌学情绪的克服方法对学习没有兴趣( )学习动机不强( )同学建议:上课不专心( )目标不明确( )作业马虎( )态度不端正( )老师建议:迟到早退( )基础较差( )逃课( )学习习惯不好( )父母建议:逃学( )学习方法不对( )专家建议: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厌学情绪自测表,加深对自身情况的了解,通过听取老师、父母、同学、专家的建议,选
11、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促进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板书设计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一、培养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含义(2)学习动机的分类(3)如何培养学习动机二、克服厌学情绪(1)厌学情绪的表现(2)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3)厌学情绪的克服方法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践行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体验的教学理念。导入新课采用师生对话方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初步体会感知学习动机的含义,激发学生对 “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的探究欲望。环节一“思考空间你在为谁学习”,首先,引用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动机;通过调查表的填写,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有哪些;通过辩论会感知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哪一个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在学习生活中以更多的内在动机激励自己。环节三“校园进行时”,通过对课本典型案例的认真体会和小品表演,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递进式的问题分析,力图引导学生明确厌学情绪的表现,尝试分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并思考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最后通过对他人案例的分析,达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