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安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8624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安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省安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省安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语 十二章一、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2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 重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孔子及论语简介 (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论语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社会的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誉为中国人的圣经。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

2、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三、课文内容提要及问题设计 (一)内容提要 本课所选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二是修身养性的,三是关于立志与自我人格完善的。 (二)问题设计 1.为什么每一则前面都有“子曰”呢? 提示:子,指先生,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论语中的“子曰”就是指孔子说的话。 2.论语篇名的由来 提示:论语这本书形式

3、上的一个特点:分章记述孔子的言行。这种形式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其篇名大多是选取每一篇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的头两三个字来命名的,如学而、为政等,都是篇名。论语一共20篇,篇名有些是孔子弟子的名字,有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 3. “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 提示:古代人对“三”、“六”、“九”有一种数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数,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 4.孔子关于读书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发? 提示:关于读书,孔子提出了“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独到见解,并以“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来进行论证。这些对于我们科学的求知和事半功倍地

4、学习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5.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提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 (三)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和警句等。 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格言警句 1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3.谈修身做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