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4925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课型】教读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速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 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全文,引导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掌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课前预习字音 闷热(mn)玩弹子游戏(dn) 不能动弹(tn) 全身颤抖(chn)着眼(zhu) 卜卜乱跳(bobo)

2、连攀带扒(b)啜泣(chu)瘦骨嶙峋(lnxn)常用词语训诫迂回凝视啜泣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二、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刚,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挺努力,却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挺大,想和别人搞好关系,人家却不理你等等,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

3、了,那么首先请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也就是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明确:叙事文2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明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默读。默读就是要求带着一定目的,不出声、非常快速地阅读。它是我们今后学习中用到的主要读书方法。要求: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中嘴里小声叨念;因为“出声”就影响阅读速度,“手指”同样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回忆故事要点:(1)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的还有哪些人?有名字的有哪两个?(2)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3)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4) 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5) 故事发生的

4、过程是怎样的?(6) 故事的结果又是怎样的?4、我们现在根据归纳的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这个故事,注意复述时在事情的经过部分要详细一些。明确:我和小伙伴去爬悬崖,中途被弃遇险,后来经过父亲的指点,摆脱困境的故事。四:走进文本1、“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2、“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明确:“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3、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明确: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4、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明确:前者是恐惧和伤心,

5、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五、拓展延伸:1、前面提到的两个“啜泣”与奥运会刘翔、王义夫等运动员获得冠军后的“啜泣”是否相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现知识转化、延伸。)2、谈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怎样教育我们克服困难的?六、作业布置抄写词语完成相对应的练习册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二: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2、讲解表达方式和描写的方法。明确: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描写3、心理描写: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心理活动的

6、句子并加以体会。明确: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

7、感”。4、“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明确: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成就感5、景物描写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说说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作用:1、渲染气氛2、衬托人物的心情6、找出提示本文的道理的句子。1、“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明确:“经验”有两层意思: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

8、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2、“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评点)明确:“屡次”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三、小结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四、体验与反思“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化解困难,对于我们学习具有那些积极的意义?面对考试失败,面对竞赛的失败,我们的心理时怎样想的?举例说明。五、作业布置假设自己是故事中“我”的一个小伙伴,以当同伴陷入困境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预习短文两篇附: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再走一步毫无信心顿生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小悬崖:不着眼岩石走一步再走一步抵达目的大人生:不害怕困难积小胜渐成大胜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