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情境表演,请大家观察、比较表演中的两个情景,并指出两个场景说明书么道理。场景一:师:“今天下午看演唱会,请同学们自己到我这里领取电影票。”(学生立即涌向讲台,秩序混乱,教师被重重包围)场景二:师:“今天下午看演唱会,请每行的第一位同学到我这里领取全组的电影票,然后按座位顺序发给每一个同学”(学生取票秩序良好)师:刚才的活动说明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范的调节。我们的日常生活之所以有条不紊就是因为有法律规范的调节。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讲授新课:多媒体显示案例一和案例二师:结合上述案例,请同学
2、们讨论以下问题:(1) 公共秩序是指哪些地方、哪些场所的秩序?(2) 上述案例中的球迷陈文武和强行乞讨的妇女是何种行为?(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何时起施行?该法在维护公共秩序中发挥什么作用?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归纳点评)公共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球迷陈文武和两名强行乞讨的妇女的行为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制造了混乱,严重滋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有些严重的现象和行为还会给个人、集体或国家造成损失,所以这些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惩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公民要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06年3月
3、1日起施行。该法通过对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管理和竹筏等方式,通过强制手段维护社会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法(内容略)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法律在处罚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维护公共秩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要养成守法的好习惯,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探究,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怎样自觉地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活动一:心灵的选择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小组讨论:在下列情况下,你是如何选择的?为什么?(1) 去公园玩时,售票处排了很长的队,你会依次排队,还是插队?(2) 公共汽车上,人非常多,你是主动买票,还是趁乱逃票?(3) (学生可自己设计情景)师: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4、法律在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中的作用。活动二:案例研讨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安全请大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该活动可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在阅读完指定内容后,由老师任意抽选回答问题。本组回答不出,另一组可以抢答。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愉快而又激烈的竞争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 什么是公共安全?(2) 法律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安全?(3) 我国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处罚措施有哪些?(5) 上述案例中,合谋为什么被拘留?消防大队这样做对于避免危害的发生有什么意义?师:(点评)
5、公共安全是指多人的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的安全。第(1)(2)问内容参见教材第48页。第(4)问可用多媒体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内容(节选)。何某被拘留,是因为稍有不慎,这样的流动“火药库”就有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何某的行为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何某违法行为的情节和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消防部门依法对其做出治安拘留七天的处罚。要避免危险的发生,一要靠人们的自觉守法,而要通过对违法分子的制裁,警示他人活动三:以案说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请同学结合下列视频资料,运用有关知识讨论并回答问题:视频展示新闻一组:你敢“假、伪、劣”,我就“查、处、打”。劣质大米、
6、“借鸡生蛋”和非法窝点,这些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1) 国家依靠哪些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2) 这些法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活动规则?你是如何理解的?生:回答略。活动四:深度分析违法与犯罪的关系(1) 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违法行为要分别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2) 什么是犯罪?刑法和刑罚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刑法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3) 在我国,有哪些执法机关?你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职能吗?(对此问题,可先让学生看教材第51、52页,然后多媒体显示下列表格,学生研讨完成。)执法机关性质职能主要受理案件三者关系共同点(任务)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在上述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分析比较:(1) 何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 勒如超、王玉顺、郝凤琴、胡晓洪的行为又属于什么行为?(3) 为什么同样是危害公共安全,何某被拘留,勒如超等却被判死刑?师:(点评)因为何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勒如超等触犯了刑法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他们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同,受到的处罚自然也就不同。因此,何某被拘留,勒如超等被判死刑。本课小结: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多媒体显示本课知识要点。课外探究:请同学们课后分组收集资料,我们将展开一次模拟法庭活动。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