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课 春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文章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种样式的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关春的诗句导入二、作者简介*朱自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诗人,更是一位有骨气的民主
2、战士。1948年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朱自清身患重病,但他至死也不领取美国的救济粮,临终前还不忘嘱托家人千万不能买美国的救济粮。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称赞过他的骨气说:“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不仅体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朴素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三、听春1、现在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段序,注意生字词以及朗读的节奏。注意以下这些生字词(PPT展示),等一下老师要请同学到黑板上给红色加深的生字词注音。朗润(lng
3、)鸟巢(cho)钻(zun)出婉(wn)转嫩(nn)绿稀疏(sh)眨(zh)眼抖擞(su)酝(yn)酿(ning)披蓑(su)戴笠(l)2、解释词语部分同样让学生起来回答,课本注释有的让生适当地标记。(明确答案之后让生齐读)四、读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读得太快,注意停顿。大家在朗读的时候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找到了可以圈画出来。再次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朗读完进行简单的评价)五、析春现在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思考以下3个问题: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花、草、风、雨、人)2.分别给每一个画面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师举例:第3段“春草图”,
4、学生能回答出其他四个答案,“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3.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1)盼春(2-7)绘春草春草图花春花图风春风图雨春雨图人迎春图(810)颂春小结: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课文可以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而其中的绘春部分分别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美丽的图画。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每一幅图画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作业:1.预习课本66页“研讨与练习”1、2、3题,以及比喻手法2.“读一读、写一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词语解释抄一遍3.找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图画中精彩的语句,说说你认为这些词句精彩的理由。授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