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师生之情》
◆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为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好的校园生活第五课师生之情。本课内容主要从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和理解园丁心两大方面讲解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评价教师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学会尊师的能力,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的能力。学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教师也需要理解,并学会如何尊重教师。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教师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学会尊师的能力,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尊师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主动自觉地理解教师,并试着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如何做到尊重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搜集你与老师有哪些难忘的事,课上和大家分享。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无限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魂牵梦绕的,是我的学生;令我不安的,是我的学生;使我激动的,还是我的学生!
——一位教师的日记
老师的恩情,我们做学生的最能体会:细致的讲解,谆谆的教诲,热情的鼓励,严肃的批评,都是对我们无限的爱和关怀。
——一位学生的作文
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是那么美好、那么动人。师生情是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是师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心理相容的感情结晶。
二、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
1、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把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传承人类文明,塑造我们的灵魂,造就祖国的未来。教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资源链接:
每个老师都有烦恼,但他总会选择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每个老师心中都有他的好学生,但他知道自己的心里必须装着所有的学生。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令他烦恼的学生,但他知道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每个老师都要承受工作压力,但他心中最大的压力一定是来自学生的期盼。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3、事例探究:
一次,陶行知校长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斥止,令他放学去自己的办公室。一见面,陶行知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 “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放在他手上:“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停止了。”王友瞪大了眼睛、陶行知接着掏出第三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打同学是因为他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应该奖励你呀!”这时王友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泥块砸人是不对的。”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再奖励给你一颗糖。我们的谈话也就结束了。”
品味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说一说自己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同学分享自己受老师帮助的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教材31页的情景图,然后思考:
以“老师工作知多少”为题,与同学交流。
5、老师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老师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把我们带进了人类知识的殿堂;老师教给我们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我们大胆质疑,努力创新,超越前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老师全面提升我们的素质,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名言思考: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7、事例探究: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红旗村小学的音乐老师杜丽丽,在护送学生过马路时,突然一辆失控的大拖车倾斜着撞向等车的学生队伍。紧急关头,她大喊一声:“靠边!”用尽全身力气将身边的学生推开,自己却被撞倒在车轮下。关键时刻她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学生,把死的现实留给了自己,一个伟大的教师形象在人们心中巍然耸立。
血泊中的杜丽丽老师仍半睁着双眼,这眼神里,是对学生的牵挂!是老师的崇高责任感!也是对生命的依恋!
●读了杜丽丽老师的事迹,我最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师在我们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做事,教我们生活。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都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9、镜头回放:
杨时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政治家。有一年,杨时赴任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能有更深造诣。有一天,杨时与学友游酢为了求得一个问题的答案,一起去先生家请教。时值隆冬,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担心惊动先生,就在门口静候。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发现杨时二人,门外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便赶忙起身去迎他们。
10、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理应受到尊敬,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三、理解园丁心
1、看33页的情景图,然后思考:
与同学交流,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
2、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然而每一位教师又是普通的。他们和我们一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也有烦恼,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样,老师也需要我们的理解。
3、活动探究:
面对老师批改的作业,我最主要的做法是( )
A.看完分数就把作业收起来
B.看看分数,再看看错题,之后就把作业放到一边
C.看完分数,再看错题,然后改正
D.看完错题,与同学探讨错在哪里
统计全班同学的选择
A选项的比例( ) B选项的比例( )
C选项的比例( ) D选项的比例( )
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尊重老师,首先要求我们尊重老师的劳动。
5、探究思考:
面时老师批评时,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老师误解时,我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老师观点不同时,我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尊重老师,要求我们尊重老师的管理。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是老师负责任的表现。虚心接受,努力改正,我们才能进步得更快。
尊重老师,要求我们学会宽容。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如果老师的一些做法不得当或误解了我们,一定要记住:心平气和,冷静对待,在恰当的时候把真相告诉老师。
7、资源链接: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和爱戴的。
8、创意空间:
请你给老师写一封信,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情怀。
尊敬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