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观经济学试卷5答案一、1. 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本身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2. 是指短期内,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该要素,所增加的产出量。 3.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4. 任何交易都可以看成是交易双方所达成的一项契约,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5.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二、1. 为谁生产物品 2. 减少 3. 自然垄断 4. 企业家才能 5. 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6.边际替代率7
2、.垄断竞争市场 8.引致 9.准租金 10.买方垄断三、1. 2. 3. 4. 5. 四、1. 解:(1)Q=0.5L135023,L=8Q32500 (2)TC=58Q32500+500=8Q3500+500 AC=8Q2500+500Q MC= 24Q2500 (3)24Q2500=100 解之,得 Q46,=100Q8Q350050025432. 解:市场需求函数为 P=9008Q =9008(Q1+Q2) 厂商1的总收益 R1= Q1(9008(Q1+Q2) = 900Q18Q128Q1 Q2 求一阶导数:M R1= 90016 Q18 Q2要使利润最大,需使M R1= MC=100
3、,即90016 Q18 Q2=100 同理,90016 Q28 Q1=100 联立,得,Q1= Q2=1003。 答:两厂商均衡产量各为1003。五、1. 在交点的左边,MCAC,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可以使平均成本减少!在交点的右边,MCAC,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可以使平均成本增加!可见,交点是平均成本曲线AC的最低点。也就是说,平均成本曲线AC与边际成本曲线MC交于平均成本曲线AC的最低点。2. 答: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Q)。此式可以这样理解: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P=MC(Q)成立,从
4、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但必须要注意,厂商只有在PAVC时,才会进行生产,而在PAVC时,厂商会停止生产。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六、1.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
5、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曲线向左(供给减少)或向右(供给增加)移动。2. 答: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按照边际产品价值与要素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根据价格来决定需求量的,也就是VMP=PMP=W。要素L的需求函数反映的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量与要素价格W之间的关系。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下降,由于PMP=W,因此,在PMP,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 而在要素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要素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点就是均衡点,此时对应的要素价格就是均衡价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