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58656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 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4.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5.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学法指导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3. 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4. 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三、快乐体验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请阅读36页,填写下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 活动,地震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盆地等 外力作用 和重力能 风化 , 、 、 、固结成岩 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小结: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 板块。 ② 板块处于相对 的状态。 ③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处的地壳比较活跃。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形成地貌 举例 板块碰撞 陆陆相碰 边界 形成高峻的 和巨大的 喜马拉雅山 陆海相碰 常形成 以及与之相伴的 美国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弧 板块张裂 边界 形成 或发育成 东非大裂谷 活动1:探究教材37页的活动题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什么是地质构造?什么是构造地貌?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 A.褶皱 a. 定义: b. 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常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B.断层 a.定义: b. 断层的两种组合类型是什么?常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活动2:探究教材40活动题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总结:地表形态都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 活动3:(教材42页)看图片思考图中的地表形态是怎么形成的?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活动4:思考人类哪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影响?并完成教材42的活动题。 四、【基础过关】 1.地球表面宏观地形的形成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 板块运动 B 外力作用 C 人类活动 D 火山地震 2.澳大利亚大陆,所属板块应为( ) A 美洲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亚欧板块 3.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            (2)岩层物质坚实而不易被侵蚀的是 4.下列板块中,几乎全在大洋上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5.下列地址作用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地壳运动 B.沉积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震 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属于背斜的是 ,地垒的是 。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形成原因是 。 (3)华山的成因与图中 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处 。 (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良好的储水构造是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