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设计讲座0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58-2007)讲稿2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85682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讲座0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58-2007)讲稿2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毕业设计讲座0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58-2007)讲稿2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毕业设计讲座0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58-2007)讲稿2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毕业设计讲座0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58-2007)讲稿2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毕业设计讲座0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358-2007)讲稿2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旧衔接及资料编制主讲:潘兵宏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7年9月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总则2.设计阶段3.初步设计4.技术设计5.施工图设计6.设计成果提交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1 5.1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5.施工图设计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1.3 施工图设计应:2 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高填深挖路基、特殊路基横断面,绘制路基超高、加宽设计图;计算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确定路基取土、弃土的位置,绘制取土坑、弃土场设计图;4 确定高填深挖、陡坡路堤及特殊路基设计的结构形式及尺寸,并绘制设计图;5 确定各路段的路面结构类型

2、、路面混合料类型,并绘制路面结构图;11 确定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详图;13 确定改路、改渠(河)等其他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及尺寸,绘制相应的布置图和设计详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路线 5.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3、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3.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由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去掉了“渡口码头”去掉了“及排水”第一篇 总体设计第二篇 路线第三篇 路基、路面第四篇 桥梁、涵洞第五篇 隧道第六篇 路线交叉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第九篇 其他工程第十篇 筑路材料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附件 基础资料包含了原“总说明书”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4、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5.2.2 第一篇第一篇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路线 5.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示出路线在省级以上交通网络图中的位置及沿线主要城镇 2 说明书 2)技

5、术标准原办法中没有,但设计的情况是普遍都有,所以这次明确了 8)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路线方案的优化及比选论证情况。9)分期修建工程分期实施设计的说明和对工程实施的建议。3 路线平、纵面缩图 与初步设计要求相同,但要增加标段划分的桩号与合同段的名称,不绘路线比较方案。6 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 除原要求外,对设置爬坡车道、应急车道、紧急停车带、公共汽车停车站的路段,应示出其放置位置及起讫点桩号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5.2.3 第二篇第二篇 路线路线 5.2.4 第三篇 路

6、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说明 2 路线平面图 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不绘比较方案)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及坐标网格和指北图式,示出涵洞、桥梁、隧道、路线交叉(标明

7、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中心桩号、尺寸及结构类型等。并示意出主要改路、改渠等。图中列出平曲线要素表。标注地形图的坐标和高程体系以及中央子午线经度或投影轴经度,比例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1:2000,其他公路也可采用1:20001:5000。3 路线纵断面图 示出网格线、高程、地面线垂直比例尺视地形起伏情况可采用1:200,1:400或1:500。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填挖高度、地面高程。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6 安全设施此部分为增加部分,图表有47类 4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列出交点号、交点桩号、交点坐标、偏角、曲线各要素值、平曲线主要桩位、直线长、计算方位角、备注路线起讫点桩号、断链

8、桩号、坐标系统等。5 纵坡、竖曲线表。10砍树挖根数量表 列出桩号、长度、宽度,以及除草、砍灌木林、砍树挖根、步含竹根的数量等。(也可与耕地填前夯(压)因实数量表、挖淤泥排水数量表放在一起列入路基工程中)。12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设施表 列出其桩号、交叉角度、所属单位、用途、拆迁长度、设备种类和数量等(根据需要按电压进行分类合计)。14 路线逐桩坐标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编制本表。列出桩号,纵、横坐标等并注明坐标系统及中央子午线经度或投影轴经度。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区域路网交通标志布置图2)安全设施工程数量汇总表3)沿线标志、标线平面布置图4)标志设置一览表5)标线设置一览表6)突起

9、路标(路钮)设置一览表7)护栏设置一览表8)隔离栅设置一览表9)轮廓标设置一览表10)防眩板设置一览表11)防落物网设置一览表12)诱导标设置一览表13)标志板面布置图14)单柱式标志一般构造图15)双柱式标志一般构造图16)单悬臂标志一般构造图17)双悬臂标志一般构造图18)门架式标志一般构造图19)互通标志布设图20)服务区(停车区)标志布设图21)收费广场标志布设图22)主线标线及导向箭头设计图23)振荡标线设计图24)减速标线设计图25)出口标线设计图26)入口标线设计图27)突起路标一般布置图28)互通立交区标线设计图29)平面交叉口导流标线设计图30)路侧波形梁护栏一般构造图31)

10、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结构设计图32)护栏立柱及附件一般构造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33)活动护栏一般构造图34)分合流护栏一般布置图35)混凝土护栏一般构造图36)防眩板一般构造图37)防撞设施构造图38)减速垄设计图38)减速垄设计图39)焊接网隔离栅T般构造图40)焊接网隔离栅安装设计图41)刺铁丝隔离栅一般构造图42)刺铁丝隔离栅安装设计图43)防落物网一般构造图44)轮廓标一般构造图45)栏式轮廓标设计图46)界碑、百米牌及锥形路标一般构造图47)里程碑一般构造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

11、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路线 5.2.4 5.2.4 第三篇第三篇 路基、路面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说明 2 设计图表 2)施工图标段(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4)路基设计(包括高填深挖路基、特殊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

12、材料要求等说明(特殊处理的高填深挖路基,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大型特殊路基设计应按工点编制设计说明)。9)路面结构设计(主线、互通立交匝道、被交道路、收费站广场、桥面铺装、隧道路面等),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等。10)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12)动态设计及监控方案说明2)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绘出所有整桩、加桩的横断面图,示出加宽、超高、边坡及坡率(包括各分级边坡)、边沟、截水沟、碎落台、护坡道、边坡平台、路侧取土坑(如果有)、。比例尺用1:1001:400。7)隧道进出口过渡设计图 完成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进出口段与路基段的中央分隔带宽度、行车道的位置、路基边坡设计及其防

13、护工程的过渡平面图,标明过渡段长度、方式及各部分尺寸。比例尺用1:200-1:1000。8)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表 列出夯(压)实段起讫桩号、长度、夯实面积等。9)挖淤泥排水数量表 列出一般地基路段挖淤泥桩号、长度、宽度、淤泥厚度、水深、挖淤泥及排水数量等。软土地基段计入特殊路基工程部分。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旧:在旧:在“路线路线”部分部分旧:在旧:在“路线路线”部分部分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0)高填深挖路基工程数量表 分别列出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段起讫桩号、长度、路基中心最大填挖高度及最大边坡高度,地基、路基及边坡处理加固措施、工程及材料数量等。11)高填深挖路基设计图 分别逐段绘出

14、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段控制横断面及其断面布设、地基或边坡地质情况、填料种类及要求,地基处理、原地面处理及边坡处理或防护、排水措施等。对特殊处理高填深挖路基要求绘制工程平面图、立面图、逐桩及处理措施有变化的横断面图、支挡结构详细设计图等,比例可采用1:2001:2000。12)低填浅挖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列出低路堤开挖、回填土方数量及特殊处理的工程数量等。13)低填浅挖路基处理设计图 示出平原地区低填路基填筑中,清表和填前夯实的厚度,并且按不同路基高度分别说明路基各层采用的填料种类、强度、是否改性及掺改性剂类型、剂量等。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4)桥头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分别列出桥头路堤起讫桩

15、号、处理措施及工 程数量等。15)桥头路基处理设计图 示出桥头路基处理设计、具体尺寸及材料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等。16)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工程数量表 列出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起讫桩号、设计处理措施及压实度要求、工程数量等。17)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设计图 示出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详细设计图及施工注意事项等。18)特殊路基设计表 对软土地基处理,应列本表,列出地基处理段落、处理方案、填土高度、填土控制速率、预压设计(包括预压高度、预压时间、预压期沉降、总沉降及工后沉降、预压期末高程)、桩(板)的间距、长度、桩径以及施工各阶段施工控制标高等。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9)特殊路基设计工程

16、数量表 分别列出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岩溶等不良岩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病害地段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段的起讫桩号、位置、长度、宽度、处理方式或措施、工程及材料数量等。20)特殊路基设计图 绘制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岩溶等不良岩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病害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段的路基处理设计图,并标注地质资料,比例尺用1:1001:200。滑坡等病害地段还需绘制工程平面图、地质断面图、主滑断面设计图,平面图比例一般1:2001:2000。21)特殊路基处理段地质纵断面图 对软土地基处理,应绘制本图,示出工程地

17、质纵断面,并描述地质概况,给出路基填土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及处理参数等。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24)路基土石方数量表*列出桩号、断面积、平均断面积、挖方(包括挖路槽的总体积、土类、石类)、清表土方数量、。25)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长度、挖方(总体积、土类、石类)、清除表土、填方(总体积、填土及填石分压实力和自然方、本桩利用方、远运利用方、借方)、弃方、总运量、计价土石方总数等。并说明表上的利用措施、平均运距、临时占地等。27)取土坑(场)、弃土堆(场)一览表 、击实试验结果、最大挖深、临时工程(便道、便桥等),防护、排水、绿化、复垦工程数量,并列出取土坑(场)、弃土堆表层种植土

18、的数量、说明表层种植土的利用措施。取土坑(场)或弃土堆(场)应分别列表。28)取土坑(场)、弃土堆(场)设计图 大型取土坑(场)、弃土堆(场)应绘制本图。示出地形、地物、位置、范围、运输道路、防护、排水、绿化及复垦的设计要求及平面、断面图等内容,有条件时应附现场实景照片。并说明施工注意事项。比例尺用1:5001:10000(比例小于1:2000时,应采用现场实测断面)。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30)路基支挡、防护工程设计图 绘出各项支挡、防护工程的立面、断面及详细结构设计图。比例尺用1:501:500。按不同清况列出每延米或每处工程及材料数量表。挡土墙设计还应绘制平、纵面图、逐桩及墙高变化处的横

19、断面图、挡上墙断面大样图、挡墙顶部护栏基础设计图,以及不同墙高对应尺寸和每延米数量,并计列每处(段)工程及材料数量表。比例:1:2001:400。31)路面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中央分隔带(缘石、填土等)、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等计列)、培路肩等。32)路面结构图 示出自然区划、每个行车道交通量累计轴次、设计弯沉及土基回弹模量等设计参数、并分别示出行车道、桥头路基的路面结构与厚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行车道、路缘带、硬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互通立交匝道、被交道路、收费站广场等)。绘出路面边缘大样图,列出单位(100m2)工程及材料数量表。33)水泥混凝上路面设计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绘出

20、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块布置、接缝构造和补强设计及刚柔过渡设计图等。比例1:501:500。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路线 5.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5.2.5 第四篇第四篇 桥梁、涵洞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

21、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桥梁结构分析计算及计算参数的选取情况。6)桥梁耐久胜设计、养护维修设施设计情况。1 说明 2)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特大桥、大桥及地质复杂中桥应绘制本图。水平比例尺用1:2001:2000,垂直比例尺采用相应地用1:201:500。5)调治构造物及附属工程设计图 绘出调治构造物平面、横断面,必要时应绘出立面,比例尺用1:501:500。附属工程结构设计图要求参考结构设计图。3 特大、大、中桥设计图 取消“过水路面工程数量表”和“过水路面设计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

22、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路线 5.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5.2.6 第五篇第五篇 隧道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4)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5)辅助坑道设计。6)

23、长、特长隧道通风防灾、救援设计。9)环境保护设计。1 说明 2 隧道表 要求与初步设计相同 4 隧道设计图 6)隧道超前支护设计图。7)特殊地质隧道支护衬砌结构设计图。8)隧道不良地质处治设计图。9)隧道施工方案图。10)施工监控量测设计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1)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图。12)隧道各类辅助坑道平、纵面(地质)支护衬砌设计图。13)隧道弃碴场地图。14)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图。15)隧道路面工程设计图。16)地下风机房设计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24、路线 5.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5.2.7 第六篇第六篇 路线交叉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说明 2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2)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 参照第三章第六篇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绘制。采用整幅图,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4)直线

25、、曲线及转角表 参照第二篇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编制。表中平曲线主要桩位附坐标。宜对收费站广场边线进行设计,并在直曲表中反映出来,便于控制施工质量。5)逐桩坐标表*参照第二篇路线逐桩坐标表编制。6)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图 参照路线纵断面图绘制出主线、被交叉公路、匝道的纵断面。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纵断面图位置。7)匝道连接部设计图 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连接部位置,、各部分宽度等。当路基宽度(行车道、硬路肩等)发生变化时,应在附注中说明变化段的情况(起讫桩号、宽度值、变化方式等)。比例 尺一般用1:2001:400。取消了“互通式立交工程数量表”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8)匝道连接部标高数据图

26、示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简图及连接部位置,及各部分宽度。对于未能在纵断面图中表达到的超高变化清况,应在附注中明确说明。比例尺一般用1:200。9)路基设计表*参照第三篇路基设计表编制。10)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参照第三篇路基土石方数量表编制。3 服务区、停车区等服务设施主体工程设计图 1)平面图 参照第三章第六篇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图绘制。采用整幅图,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2)线位图 绘出坐标网格并标注坐标。示出主线、连接道路(含变速车道)中心线、桩号(公里桩、百米桩、平曲线主要桩位)、平曲线要素等。比 例尺一般用1:1000或1:2000。3)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参照第二篇直线、曲线及转

27、角表编制。表中平曲线主要桩位附坐标。4)逐桩坐标表*参照第二篇路线逐桩坐标表编制 。5)纵断面图 参照路线纵断面图绘制出主线、连接道路的纵断面。示出服务设施简图及纵断面图位置 新增加的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6)连接部设计图 示出服务设施简图及连接部位置,绘出连接连接与主线 连接部分设计图(包括中心线、行车道、路缘带、路肩、鼻端边线,不绘地形),示出桩号、各部分宽度等。当路基宽度(行车道、硬路肩等)发生变化时,应在附注中说明变化段的情况(起讫桩号、宽度值、变化方式等)。比例尺一般用1:2001:400。并绘出缘石平面图和断面图,比例尺一般用1:201:50。7)连接部标高数据图 示出服务设施简图

28、及连接部位置,绘出连接细部平 面(包括中心线、中央分隔带、路缘带、行车道、硬路肩、土路肩、鼻端边线,不绘地形),示出各断面桩号、路拱横坡和断面中心线以及各部分宽度。对于未能在纵断面图中表达到的超高变化清况,应在附注中明确说明。比例尺一般用1:200。8)路基设计表*参照第三篇路基设计表编制。9)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参照第三篇路基土石方数量表编制 。10)服务设施区内路基、路面设计图表 参照本章第三篇的内容及要求绘制,并根据需要绘制其他必要的设计图表。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1)天桥设计图表 参照本章第四篇桥梁设计图绘制,并列出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外天桥的所有工程、材料数量。12)通道设计图表 参

29、照本章第四篇小桥设计图绘制。13)涵洞设计图表 参照本章第四篇涵洞设计图表绘制。14)管线交叉设计图表 比例尺根据需要定。15)附属设施设计图 示出其它各项工程(包括挡土墙、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预埋管道、阶梯、绿化等)的位置、形式,并视需要绘制设计图,比例尺根据需要定。4 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表 5 通道、天桥设计图表 6 通道、天桥设计图表3)平面交叉设计图 绘出环形和渠化交叉的平面、。标高数据图中注明路面水水流方向。7 管线交叉设计图表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30、 路线 5.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5.2.8 第七篇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说明 1)总体设计 (2)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及指南等 (3)主线的技术标准、工程规模及特点。项目的技术标准,路线起、终点及长度,主要控

31、制点互通立交分布及形式,桥梁、隧道的主要工程规模等。项目的建设条件及工程实施计划 (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建设标准与规模 (6)设计界面及标段划分清况 (11)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标段、专业说明所采用的施工工序、工艺及注意事项等,当采用特殊工具、设备及对施工人员技能有特殊要求时,应予以说明。2)专业设计 应分别说明各专业所采用的主要设备、材料等的关键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并说明设备安装调试注意事项、施工方法、工艺、工序等要求。各专业设计说明应放在相应专业文件分册中,位一于各专业设计图表之目前。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2 设计图表 1)总体设计 (1)路线地理位置图。(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平

32、面布设总图。(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建设规模汇总表。(4)管理、养护机构设置方案。(5)管理、养护机构业务流程图。(6)管理、养护机构业务人负编制表。(7)管理、养护机构建筑面积及占地一览表。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2)监控设施 (17类图表)3)通信设施 (23类图表)4)收费设施 (29类图表)5)供配电设施(13类图表)6)照明设施 (8类图表)7)房屋建筑 每种设施分为系统部分和 土建部分 调整比较大,图表分类更细致、科学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路线 5

33、.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9 5.2.9 第八篇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第九章 其他工程 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说明 2)相关部门和业主的意见及落实情况。4)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表现手法等。5)主要场地自然条件(包括土壤、水份、降雨量、风力风向、自然物种等)分析及对

34、策。6)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7)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情况。8)土地复垦与利用情况。5 其他环保工程设计图 要求与初步设计同。6 植物配置表 要求与初步设计同。7 景观工程数量表 要求与初步设计同。8 景观工程设计图 绘出各区段景观绿化设计图及大样图。绘出硬质景观设 计图及大样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2.1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5.2.2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2.3 第二篇 路线 5.2.4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2.5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2.6 第五篇 隧道 5.2.7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2.8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

35、设施 5.2.9 第八篇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 5.2.10 5.2.10 第九章第九章 其他工程其他工程 5.2.11 5.2.11 第十篇第十篇 筑路材料筑路材料 5.2.12 5.2.12 第十一篇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计划 5.2.13 5.2.13 第十二篇第十二篇 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基础资料 5.2.12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2 施工便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列出施工便道的长度、宽度、防护工程工程数量、便桥数量等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取消“人工、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安排表”2)渡口码头、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说明。5.2.10 第九篇 其他

36、工程 1 说明 3)大型料场的说明。4)与地方政府就料场开采、运输的意向协议等。5.2.11 第十篇 筑路材料 1 说明 5.2.13 第十二篇 施工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 5.3.1 5.3.1 第一篇第一篇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 5.3.2 5.3.2 第二篇第二篇 路线路线 5.3.3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3.4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3.5 第五篇 隧道5.3.7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3.8 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5.3.9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37、 改(扩)建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第5.2条的编制规定,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增加第3.3条规定的有关内容。此外,还应增加下列内容。本条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它公路可参照执行。1 说明利用和废弃原有公路的情况。2 废弃拆毁原有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情况。3 原有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他构造物的利用、加固、加宽、接长等情况。5.3.1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3.2 第二篇 路线 1 改建(线)路段衔接处的连接部线位数据图。2 改建(线)路段衔接处的连接部标高数据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 5.3.1 第一

38、篇 总体设计 5.3.2 第二篇 路线 5.3.3 5.3.3 第三篇第三篇 路基路面路基路面 5.3.4 5.3.4 第四篇第四篇 桥梁、涵洞桥梁、涵洞 5.3.5 第五篇 隧道5.3.7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3.8 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5.3.9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原有公路技术状况及现状的描述,包括原有公路的标准横断面、原有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新旧路基衔接设计、原有公路构造物的维修利用、加固、废弃情况的说明。2)旧路面病害调查与检测情况:包括路面破损调查、路面检测、公路现状及病害评价、路面主要病害及原因分析以及旧路面

39、的处治原则、处治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的确定等 5.3.3 第三篇 路基、路面 1 说明 5.3.4 第四篇 桥梁、涵洞 1 说明 2 原有公路路基、路面利用、维修、拆除一览表列出起讫桩号、长度、构造物名称、位置、简要说明、工程及材料数量等 1)改(扩)建的桥梁、涵洞采用的设计标准、荷载等级、地震烈度、设计洪水频率、桥面宽度组成等的情况。2)主要材料及新技术采用情况。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5.3.4 第四篇 桥梁、涵洞 1 说明 3)利用、加固原有桥梁、涵洞的结构现状及补充检测报告的主要结论。4)利用、加固原有桥梁、涵洞结构分析计算情况。5)新旧桥涵连接设计情况。6)利用的原有桥涵维修加固设计情

40、况。7)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2 特大、大、中桥桥梁表 列出中心桩号、下结构类型、加宽方法、维修加固方法等。3 特大、大、中桥图纸 1)主要工程数量表 按上、下部结构、连接部及部分拆除原桥的工程材料数量、维修加固的工程材料数量。2)桥位平面图 示出原有桥梁边线、改(扩)建宽度,附属构造。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3 特大、大、中桥图纸 3)桥型布置图 绘出桥梁(包括主要调治构造物和防护工程)的立面、平面、横断面和各部构造尺寸等(包括原有桥梁宽度、改(扩)建宽度)。4)结构设计图 (1)连接构造图 按上、下部构造图分别绘出新建桥梁、原有桥梁及连接部比例尺用1:501:500,。(2)维修加固构造图按上

41、、下部构造图分别绘出维修加固构造图。比例尺用1:501:500,细部结构可用1:51:50。5)需要改造的附属构造图。4 小桥工程数量表 列出新建、连接部及部分拆除原桥的工程材料数量、维修加固的工程材料数量。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 小桥设计图 1)桥型布置图 内容同特大、大、中桥。2)结构设计图 内容同特大、大、中桥。6 涵洞工程数量表 列出加长长度、连接部分及部分拆除原涵洞工程材料数量 7 涵洞设计图 1)布置图 示出原涵长度、加长长度、连接大样,说明涵洞结构形式、洞口部分拆除情况,比例尺用1:25-1:200。2)结构设计图特殊设计的(为适应改(扩)建的)应绘制本图,比例尺用1:251:

42、200。8 废弃拆毁原有桥涵及其他构造物表列出中心桩号、河名或材料名称、交角、孔数及孔径、长度、结构类型、废弃原因及拆除数量。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 5.3.1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3.2 第二篇 路线 5.3.3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3.4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3.5 5.3.5 第五篇第五篇 隧道隧道5.3.7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3.8 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5.3.9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5.3.4 第五篇 隧道 1 说明 1)改建隧道设计

43、标准。2)利用、改建隧道现状及检测的主要结论。3)利用、改建隧道结构分析计算情况说明。4)各类支护衬砌结构设计说明。5)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2 利用或改建隧道表 要求与初步设计相同。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 5.3.1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3.2 第二篇 路线 5.3.3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3.4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3.5 第五篇 隧道 5.3.6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3.7 5.3.7 第七篇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3.8 5.3.8 第八篇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环境保护

44、与景观设计5.3.9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现状。2 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利用、改建情况 3 原有公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交通工程措施。应分别说明各专业所采用的主要设备、材料等的关键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并说明设备安装调试注意事项、施工方法、工艺、工序等要求。各专业设计说明应放在相应专业文件分册中,位于各专业设计图表之前。5.3.6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3.7 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应对原有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改(扩)建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评

45、价,并提出相应对策。2 原有建筑材料的废弃与利用情况。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 5.3.1 第一篇 总体设计 5.3.2 第二篇 路线 5.3.3 第三篇 路基路面 5.3.4 第四篇 桥梁、涵洞 5.3.5 第五篇 隧道 5.3.6 第六篇 路线交叉 5.3.7 第七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3.8 第八篇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5.3.95.3.9第十一篇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计划5.4 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1 说明 5.3.9 第十一篇 施工组织计划 1)工程实施对原有公路通行的影响情况 。

46、2)交通组织设计的原则及内容 。3)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及比选论证情况。2 临时交通工程设置一览表 列出序号、名称、一单位及数量、备注等情况 3 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设计图;详细的交通限流、分流、封闭及绕行等交通管制措施设计图;为保持原有公路畅通及地方道路的通行而设置的临时工程设计图。包括路网分流、绕行设计方案和交通管制措施等设计图;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5.施工图设计5.1 目的与要求 5.2 组成与内容 5.3 改(扩)建公路工程5.4 5.4 基础资料基础资料 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5.4.1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5.4.2 专题研究成果资料。5.4.3 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资

47、料。5.4.4 地质勘察资料。5.4.5 水文调查与计算资料,流速、流量模型试验等资料。5.4.6 原有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检测与评价等资料。5.4.7 其他。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1.总则2.设计阶段3.初步设计4.技术设计5.施工图设计6.设计成果提交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 6.0.7 为便于公路建设、运营、养护和改(扩)建等工作,建设单位可与设计单位协商,在提交纸质文件的同时,提交对应的电子文件。1 提交的电子文件应与纸质文件完全一致,包括文件名称、版式、内容等;2 为保证电子文件的通用性和易用性,文件保存格式应采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数据格式,如:DWG、DOC、XLS等;3 电子文件应保存在较为通用的存储设备中(如:光盘)提交,以便于保存、浏览。三、新旧编制办法的对比附件1:2 2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主体工程设计界面划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主体工程设计界面划分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从设计内容上可分为主体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两部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主要包括管理养护设施、监控设施、通信设施、收费设施、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房建设施以及服务设施等项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