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 A )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旅顺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B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3、不属于中国共产党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内容的是( C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B ),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
2、内战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5.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B)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6、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根本原因是(C )A、西安事变的推动 B、美英的支持 C、民族矛盾突出 D、中共的努力争取7、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
3、D.战略决战阶段9、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最根本的区别是BA、要不要抗战 B、依靠什么力量抗战C、抗战应走怎样的道路 D、是正面战场抗战还是敌后战场抗战10、1938年,国民党声明:“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惟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以上材料表明国民党(D)A、愿意加强国共合作力度,团结抗日 B、决定发动全民族的抗战C、总结以前战事,以利再战 D、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1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投降反共倾向增长,但又不放弃抗日,不与共产党彻底决裂。造成这种态度的因素有:(A ) 日本对国民党的诱降
4、政策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A、 B、 C、 D、12、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这是因为它(C)A、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 B、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C、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D、扭转了当时战场上的颓废局面13、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比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在时间上要短的主要原因(D)A、日军失去了抵抗力量 B、中共军队数量的迅速发展C、国民党军队有美国支持 D、借助了有利的国际形势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客观因素是(D)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美英等国的支持C、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 D、日本侵
5、华目的不变15、抗战初期,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典型的会战是(B)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16、下列对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大反攻前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都是在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B、前者主要集中在南方,后者偏重于北方C、前者被大城市和铁路分割,后者包围着铁路线和大城市D、江西和山西先后成为根据地的集中区域17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 D )一文。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
6、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抗日游击战争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8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A)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A.张自忠 B.张治中 C.张灵甫 D.张发奎19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全面抗战路线的是哪次会议 (D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赣南会议 D、洛川会议20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共(D ) A.认为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
7、的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揭露顽固派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D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22在那次会议上讲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D )。A.中共八大 B.六届七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3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是(C ) A.忻口战役 B.淞沪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枣宜会战2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 (B) A
8、、8月15日 B .9月3日 C. 7月7日 D. 8月12日2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队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D)A、军事打击为主 B、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纯粹的政治诱降 D、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26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D ) A.中国战场最广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牵制271939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三大口号,下列选项中不是三大口号的是(C )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C、坚持抗战、奋斗到底 D、力求向前进步、反
9、对向后倒退28.我党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 C )A中共七大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遵义会议29、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3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A土地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 C减租减息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31、全面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A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 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32、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 B)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六届六中全会D中
10、共七大3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B)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C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逆流D争取民主,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34、下列关于抗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D)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3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是在( B )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大革命时期36、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11、建立B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C中共坚持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D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二、多项选择题。1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内容(ABC ) A.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B.减租减息.发展生产C.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D.整风运动2.下列国民党正面战场没有取得胜利的战役是(BD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是(ABCD )A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B国共两党的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C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D处于一种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4、正面战场连续溃败的主观原因(C D )A.日军强大 B.我方力量薄
12、弱C.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方针 D.不敢放手发动群众5.下列哪些属于日本的侵华政策 (ABCD )A.以战养战 B.以华制华 C.思想统治 D.三光政策6、.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是(ABC) A.反对华北自治 B.打倒日本帝国主义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7.下列哪次战争是发生在抗战防御阶段(ABD )A.徐州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8.中共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内容有(ABD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9.抗战相持阶段在面临团结抗战局面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中共提出哪些口号(ABC ) A.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B.坚
13、持团结反对分裂C.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D.坚持抗战反对投降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ABC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资产阶级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争取的中间势力指的是(ABD )A民族资产阶级 B开明绅士C上层小资产阶级 D地方实力派12、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著作是(BCD)A论持久战 B共产党人发刊词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一)材料1: 这个宣言是一个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本应早日发表,还是七月四日起草,七月十五日就
14、交付国民党的,可是推迟了两个多月才发表,然而宣言的基本精神是没有损失的。这个宣言不但将成为两党团结的方针,而且将成为全国人民团结的根本方针。中华民族之复兴,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将于今后的两党团结与全国团结得到其基础。材料2: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一切存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
15、作宣言材料3: 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在国内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之下,而一致努力。共产党人既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军事指挥之下,人人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 引自蒋介石对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谈话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说明宣言的提出到发表中间至少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影响国民党集团?(2) 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3)分析材料三蒋介石的谈话说明了怎样的问题?参考答案:(1)发生了“八一三”事变,日本侵略军进
16、攻上海,威胁南京国民政府,也影响英美在华的利益。(2)“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民族矛盾激化,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为团结抗日,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实现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说明在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在中共的真诚努力的敦促下,蒋介石表示团结抗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从此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 (二) 材料1: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
17、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2: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抗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
18、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材料3:19371941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1939年2月,叶剑英参与创办的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请回答: (1)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合作宣言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材料三说明了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
19、)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2)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表示遵守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多次谈判磋商;八一三事变后,日本要灭亡中国;蒋介石表示以民族利益为重,抵抗暴力,承认中共合法地位。(3)两党有着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外敌入侵之时必须合作。抗战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多次进行谈判和亲密接触。两党均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中共竭力维护合作是统一战线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四、论述题。1、试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过程及特点。(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驻
20、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内外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估量: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率先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呼吁。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的陕北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和上层),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国共“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主动放弃了“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
21、日”的方针,表现出中共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迫使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抗战创造了必要前提。(2)国民党政策的变化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蒋介石在他所作的对外关系报告中说:“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了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但同时表示,若到了最后关头,“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国民党及其政府开始调整对日政策。在西安事
22、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项条件,改变并最终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1937年初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主要讨论了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共是此次讨论的中心问题,虽然国民党还坚持“根绝赤祸”,但是政策由“武力剿共”变成“和平剿共”。这标志着国民党接受了合作抗日的政策,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国共合作最终形成 七七事变后,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现全民族抗战。8月22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两党开始在军事上进行合作。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
23、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申明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重要性,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上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相比,有着新的历史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因为这个统一战线的任务和目标是团结全民族,反抗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因此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中小地主、甚至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当权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空前未有的。 (2)它是以国共两党的两个政权、两个军队合作为基础的。一个是国民党
24、领导的全国政权和军队,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政权和军队。其中,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它的中心支柱。这种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突出的特点。(3)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共产党曾先后提出成立“民族联盟”,实行“党内合作”、成立“国共两党委员会”等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提出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民族统一纲领草案、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协定草案等作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共同纲领,但均为蒋介石所拒绝。最后,双方不得不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即没有成文,不固定,遇事协商,临时解决两党有关的问题。(4)处于既有利又
25、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严重地威胁着英美的利益,于是英美与日本的矛盾就日趋尖锐,由纵容日本侵略中国转变而采取支持中国对日抗战。另外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中国抗战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可见,当时的国际环境总的来说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国际方面当时都重视国民党,援助国民党,轻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这就助长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不利于国内政治民主化的推进,也阻碍了人民革命力量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抗战后期,美帝国主义公开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妄图取代日本帝国主义进而独霸中国。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我党既要积极利用国际上的有利因素,发
26、展扩大国际反帝统一战线,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同国际上的消极因素进行坚决斗争。、试评述国共两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中国国民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最为客观的态度,是分阶段评价。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第一阶段:1931年9月1935年上半年(即九一八事变之后到华北事变之前)这是国民党对日不抵抗时期。这一阶段,其政策的主体是对日妥协,核心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不抵抗政策的推行,直接造成了东北全境的迅速沦亡,使日本侵略者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的一系列侵略行径肆无
27、忌惮,侵华范围、规模日益扩大。第二阶段:1935年下半年1937年7月(即华北事变之后到七七事变之前) 这个阶段,是国民党政府着手准备抗战的时期,其总政策由不抵抗主义向抗战转变。但是,这一政策带有明显的两面性。直至西安事变发生之前,蒋介石始终没有放弃“先安内、后攘外”的错误方针。第三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即全民族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这是国民党政府及军队正面抗战阶段。从1937年7 月到1938 年10月,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一系列大会战,顽强地抵抗了日军的正面进攻。这一时期正面战场的作用:从军事上看,这一时期
28、的国民党军队处于全国抗战的主力地位,对整个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延缓了日军的进攻速度,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用“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同时,也为沿海地区部分工厂、学校的内迁和大量财富的转移赢得了时间;此外,还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游击战略的实施,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创造了条件。第四阶段:1938年10月1943年底(即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是国民党抗战逐渐走向消极的时期。这一时期整个国民党战场的作战,在全局态势下呈收缩状,抗战积极性明显减弱。与消极抗战相对应的,是国民党的积极反共。制造了晋西事变和皖南事变,相继掀起
29、反共高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也对全民族抗日战争起了破坏作用。第五阶段:1944年初1945年8月(即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这个阶段,是国民党从基本不抗战到抢夺胜利果实的阶段。进入1944年后,国民党战的消极性达到了顶点,出现了豫湘桂战场的大溃败。从1945年春天开始,国民党又由消极避战,转向了积极反攻,但已是为抢占地盘、争夺受降权而战了。(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十四年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下各点应详细说明一下)第一,九一八事变后,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如东北抗日武装,抗联。)第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30、(如一二九运动。)第三,发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八一宣言到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第四,推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如全面抗战的路线,论持久战) 第五,开辟敌后战场,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特别是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第六,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这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坚持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和支援抗战前线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七,采取正确的方针,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坚决的代表者和捍卫者。广大的中国人民由于在实践中逐步看清了这一点,而进一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战时期得到大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为党在抗战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