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第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C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2.小红坐在岸边,看到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D ) A.白云 B.凉亭 C.飞鸟 D.水中的鱼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C )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 A.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B.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C.破窗锤
2、的锤头很尖锐D.推土机的产子很锋利5.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D )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链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花纹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B.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铜棒后磁性增强 D.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7.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C.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在整个
3、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8.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两灯泡均正常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C )A.1.2A,1.2A B. 0.3A,0.3A C. 1.2A,0.3A D. 1.5A,0.3A9.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
4、片跟滑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小明想在此装置中接入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并联在图中的( B ) A.AC之间 B.CD之间 C.AD之间 D.AO之间第部分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小丽在北湖边游玩,看到垂柳在岸边的倒影,这个倒影是垂柳的 虚 (选填“实”或“虚”) 像,同时她闻到阵阵花香,这是 扩散 现象。12.手机是靠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使用手机时。外壳因摩擦带 电荷 而经常粘有灰尘。1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 比热容 较大,沙子温度的升高,是通过 热传
5、递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14.将一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条形磁铁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 磁场 ,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15.小红在帮助妈妈煮饭时,注意到电饭锅的铭牌上标有“220V 800W”的字样,该电饭锅正常工作0.5h消耗电能 0.4 kWh,小红观察到三角插头上端的脚更长,如图所示,这是为了保证它插入插座时最先与 地 线相连,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时发生触电事故。16.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使它们均升高0.2m,测得A、B所受的重力为GA=4.5N,GB=9N,甲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2N,则甲滑轮组的机
6、械效率为 75% ,若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则乙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B= 4 N(不计绳重和摩擦)。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7.起重机在10s内将重为2000N的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5m,求:(1)起重机对石头所做的功;(2)起重机提升石头的功率。 1000J;100Wxkb 118.将两个电阻R1、R2串联在恒为6V的电源上,电阻R1=10,R2=20,闭合开关,求(1)通过电路的电流;(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1)0.2A (2)0.8W四、综合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19.请按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光射在平面镜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2)在
7、图乙中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xkb 120.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和AEFG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 均匀 ,(2)分析图乙中的图象AEFG,在45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态,(3)分析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 不变 ,(4)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时海波的 质量 不同。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同一高度上 上。(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8、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缩小 (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x k b 1 . c o m22.如图甲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将两个容器中的电阻丝R1和R2串联接到电源两端,将容器外部的电阻丝R1和R2并联。(1)图甲的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电流 的关系,电阻丝R3的作用是使通过电阻丝R1和
9、R2的电流 不等 。 (2)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在实验中观察到左侧U型管中液面很快出现高度差,右侧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为零,原因是电阻丝 R2 断路。x k b 1 . c o m23.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盒、橡皮膜、两个置于同一个水平桌面的完全相同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探究液体压强及浮力等相关问题。(1)将金属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A液体中,缓慢向下压金属盒(未浸没),感觉用力逐渐变大。从上端开口处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凸起)程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金属盒所受的浮力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松手
10、后,金属盒静止在A液面上,此时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M和P如图甲所示。(2)将金属盒从A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B 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N和Q 如图乙所示。(3)对比标记P与Q,发现两次金属盒浮动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M与N,发现金属盒浸入A液体中的体积较大,则金属盒漂浮在A、B 两液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 小于 PB;橡皮膜在A液体中的凹陷程度 等于 橡皮膜在B液体中的凹陷程度。24.小红在海边捡到一个精美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该石块的密度,于是利用家中的长刻度尺、两个轻质小桶(质
11、量不计)、细线、水杯、水,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细线将刻度尺悬挂在晾衣架上,调整悬挂点的位置,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为0。(2)向水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一标记,如图甲所示。(3)将石块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不取出石块,将杯中的水缓慢倒入一个小桶中,至杯内水面下降到标记处(石块未露出水面),此时小桶中水的体积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块的体积。(4)将石块从水杯内取出,放到另一个小桶中,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 水平 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这两个悬挂点到O
12、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石块的密度是x kb 1 L2水/L1 。(5)实验结束后,小红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由于从杯中内取出的石块沾水,导致最后的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现有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四个定值电阻R1(5)、R2(10)、R3 (15)、R4(20),标有“X 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模糊不清)。电压表(可用量程:03V、015V),电流表(可用量程:00.6A),导线、开关。(1)设计并正确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把定值电阻R1接入图甲中的A、B两点之间,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道最 右 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0.4 A。(2)分别用定值电阻R2、R3、R4依次替换R1,重复(1)的实验步骤。根据所测得的四次实验数据绘制出IR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3)当使用定值电阻R4进行实验时,刚一闭合开关,就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2V。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并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B两点之间的电压在 2V-3V 范围内。(4)使用定值电阻R1和R4进行试验过程中,读取数据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4:1 。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