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编号:QS/BZ-ZY27过程质量控制和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 原、辅料的卫生要求具有检验检疫合格证。加工用水(冰)必须符合国家生产饮用水卫生标准。2. 食品生产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对关键工序的监控必须有记录(监控记录,纠正记录)。3. 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别存放。废弃物设有专用容器。容器、运输工具应及时分别消毒。4. 不合格产品及落地产品应设固定点分别收集处理。5、班前班后必须进行卫生清洁工作及消毒工作。6. 包装食品的物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存放间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不得污染。7. 设有独立的检验机构和仪器设备。制定有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及生产过程卫生
2、监控检验。8. 环境卫生控制8.1 老鼠、苍蝇、蚊子、蟑螂和粉尘可以携带和传播大量的致病菌,因此,它们是厂区环境中威胁食品安全卫生的主要危害因素。8.2 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少这些危害因素对产品卫生质量的威胁。保持工厂道路的清洁,消除厂区内的一切可能聚集、孳生蚊蝇的场所,并经常在这些地方喷洒杀虫药剂。要针对灭鼠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计划,保证相应的措施得到落实,做好记录。8.3 厂内不宜采用药物灭鼠的方法来进行灭鼠,可以采用捕鼠器、粘鼠胶等方法。9.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控制:9.1 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649的指标要求。9.2 对达不到卫生质量要求的水源,工厂要采
3、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加氯量为1mg/L3mg/L,最高不超过5mg/L,加氯后经过一定的消毒时间(通常为30分钟),厂内饮用水的供水管路和非饮用水供水管路必须严格分开,生产现场的各个供水口应按顺序编号。9.3 工厂应保存供水网络图,以便日常对生产供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9.4 检验部门应每天监测余氯含量和水的PH值,至少每月应该对水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一次化验。9.5 工厂每年至少要对GB5749所规定的水质指标进行两次全项目分析。9.6 制冰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制冰设备和盛装冰块的器具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况。10. 原、辅料的卫生控制:10.1 对原、辅料进行卫生控制,分析可能
4、存在危害,制定控制方法。10.2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由具有合法注册资格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10.3 对向不同国家出口产品还要符合进口国的规定。11.防止交叉污染:11.1 在加工区内划定清洁区和非清洁区,限制这些区域间人员和物品的交叉流动,通过传递窗进行工序间的半成品传递等。11.2 对加工过程使用的工器具,与产品接触的容器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不同工序,不同用途的器具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以免混用。12. 车间、设备及工器具的卫生控制:12.1严格日常对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12.2 每天都要进行清洗、消毒。 生产期间,车间的地面和墙裙应每天都
5、要进行清洁,车间的顶面、门窗、通风排气(汽)孔道上的网罩等应定期进行清洁。13. 人员的卫生控制13.1 加工人员进入车间前,要穿着专用的清洁的工作服,更换工作鞋靴,戴好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13.2 加工供直接食用产品的人员,尤其是在成品工段工作人员,要戴口罩。13.3 为防止杂物混入产品中,工作服应该无明扣,并且前胸无口袋。13.4 工作服帽不得由工人自行保管,要由工厂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13.5 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用品不得带入车间,并且不得化妆,不得戴首饰、手表。13.6 工作前要进行认真的洗手、消毒。14. 本公司对影响过程质量的原材料、工艺、设备、人员、环境实施控制,使过程能够满足
6、规定要求,确保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运行。过程控制分为: a)一般过程(工序)控制; b)关键过程(工序)控制;14. 一般工序主要对人员、设备、物资、工艺、环境等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或内部管理标准实施控制。14.2 关键工序在一般工艺的控制基础上,依据本公司产品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特性设定控制点: a对成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环节; b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问题较明显的薄弱环节。14.3 特殊工序是指不易或不能经济的测量其结果的工序,主要通过对工序过程人员资格、设施、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控制来确保工序产品合格。15. 过程控制15.1 工艺复杂,卫生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15.2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是模具精度及机器工作参数15.3 特殊工序是指不易或不能经济的测量其结果的工序,主要通过对工序过程人员资格、设施、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控制来确保工序产品合格,特殊工序包括: 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 b.产品质量需经过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监控的工序; c.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d.本公司无特殊过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