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观书有感.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51414 上传时间:2025-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书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书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书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书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 导入新课。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三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力争读懂它们。【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2谁来读?齐读。3.这些名言都是我国宋代的教育家朱熹说的,朱熹一生勤奋读书,还注意思考。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治国的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缘于他一生勤奋读书、积极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观书有感解题,观:(读书)。感:感想(读书引发的感想)。二、新授:1、自由练读,指名读,注意生字及字音。(相机正音徘

2、徊、鉴分析字形)(鉴),在这里是镜子的意思。字典中鉴有以下解释:鉴:1.照。2.镜子。 3 .观察,审察 。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 光可鉴人( ) 鉴宝( )前车之鉴( )谁来选一选?2、 谁来读读这首诗要读出节奏,提示押韵的字,读出诗的味道。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3、 出示字词的意思,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字词的意思老师提供给你,你能不能说一说一二两句诗的意思。一鉴开:古代的铜镜

3、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 。徘徊:来回移动。渠(q):指方塘。为:wi,因为谁来读一读字词意思?师讲解:(1)鉴:(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动作演示)“半亩方塘一鉴开”什么意思?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2)(“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徘徊:来回移动(动作演示)方法:连词成句,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面波光荡漾)4诗歌向我们描绘了一幅

4、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蓝天白云在池塘里徘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清澈,水面波光荡漾) 5想一想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读后评.】7过渡:诗人好学善问,【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8“学贵有疑”,看着这清澈的半亩方塘,朱熹不禁产生疑问.朱熹提出了什么问题?(引出下两

5、句),这两句什么意思?(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因为有水源源不断的活水流来.)这么清澈,谁的功劳最大?(活水),板书:源头活水(正是因为有水源源不断的活水流来. 所以池塘的水才会变得如此清澈)谁来读,读出活水的作用大。9、小结: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因为源头活水而这么清澈,容纳了天光云影,在波光中荡漾。谁来把这美景读一读(配乐朗读,整首诗)。10、过渡:朱熹看着清澈的池塘提出了问题,你读了这首诗,联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题目是观书,文中没写到观书),改为观塘有感行吗?同座位讨论。 池塘的水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出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朱熹想

6、到了读书就像方塘里的水一样,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 不断地学习汲取,除了让自己知道得多,还会怎么样呀?(相机板书:聪明不断汲取)聪明(聪明、能使自己对一些事物看得更加透彻。读书能使人明白事理, 同时也使读书人的心灵像池水一样明净,一样广阔。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这首小诗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把这个道理牢牢地记住,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来?指名背诵。三、拓展延伸温故知新。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

7、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 2、我们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积累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 例:我们班有一个小作家,在介绍他的写作经验时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我喜爱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并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事物,所以我的文章内容才丰富多彩、真实具体。”思考:这里的“源头活水”指什么?“清如许”呢?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不识庐山真面目) ,(

8、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少大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四反复诵读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板:景 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四、1、(1)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熹的观书有感(二)观 书 有 感(二)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2)学生说说你想到哪些读书的体会?(基本功到家,就能熟能生巧,驾驭自如;做学问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2、默写古诗,给半分钟看看生字,在补充习题上完成默写。观书有感清澈源头活水 景聪明不断汲取 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