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经典习题(1)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试时间:120分案例一:依照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依照如下材料,回答TSE题。1月29日14时15分,林州市临淇镇已停产整顿的梨林花炮有限企业库房发生爆炸,导致其附近的老君庙崩塌,导致16人当场死亡,之后在现场清理和救治过程中又相继有20人死亡。共导致36人死亡,8人重伤,40人轻伤。“1•29”林州花炮库房爆炸事故原因和通过已查明:3名男童在老君庙燃放鞭炮玩耍时,其中一人将一支称为“怪炮”的鞭炮点燃后,从该仓库的通风口扔入库房,引燃了库内存储的鞭炮成品和半成品,之后库房发生爆炸。梨林花炮有限企业存储
2、烟花爆竹不当,也是导致这次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目前这起爆炸事故已被立为刑事案件进行查处。TS依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确定限定梨林花炮有限企业花炮库房的危险源时,应考虑_。A. 花炮数量B. 库房质量C. 库房位置D. 库房结构(2)事故调查时,需考查_。A. 梨林花炮有限企业花炮工艺B. 梨林花炮有限企业花炮生产原料C. 梨林花炮有限企业花炮销售去向D. 库房的破坏情况(3)梨林花炮有限企业花炮库房_。A. 位置适宜B. 位置严重违章C. 应安排专人看管D. 应远离老君庙(4)梨林花炮有限企业花炮库房的固有危险性包括_。A. 库房结构B. 事故严重度C. 事故易发性D
3、. 库房通风情况(5)依照如下材料,回答TSE题。某年某月某日晚,某人造革厂三分厂牛津布车间发生爆燃并引起怒灾,导致4人死亡,2人受伤,火灾烧毁车间内部提成品及半成品,烧损一套涂层生产线,火灾面积达670m2,直接经济损失折款25万余元。事故通过:某人造革厂三分厂牛津布车间在生产时忽然发生爆燃,并引燃车间内堆放的成品及半成品,火势迅速蔓延扩大,当班工人随即报警。18时53分,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派遣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19时13分,消防车赶到现场,此时车间已是一片火海,火势正在向邻近厂房逼近,消防官兵迅速展开扑救。19时30分左右,消防大队领导赶到现场,指挥灭火及救援工作。经紧急排查,认定现场尚
4、有四名职工。19时43分,进入火灾现场救援人员搜寻到两名工人,并确认已死亡;20时05分,大火被彻底扑灭;20时10分,另两名工人在火场被找到,确认也已死亡。火灾中另有两名工人受伤。据调查,该厂生产涂层布所用涂层原料重要是丙烯酸酯树脂涂层胶(重要成份为丙烯酸酯树脂和甲苯,其中甲苯含量为80%81%,经取样测定样品的开口闪点低于19%)和958稀释剂(经取样测定样品中含60%的甲苯,样品的开口闪点低于19)混合后的胶料。事发当日下午该车间正常生产170t涂层布,其用胶料量为每平方米布329,布料行走速度为每分钟34m。到18时左右,开始转为生产600D涂层布,其用胶料量为每平方米布809,布料行
5、走速度调至为每分钟17m,至事故发生时已生产600D涂层布约650m。因为转产600D涂层布后,用胶料量大为增加,而烘箱内加热温度不变,排风量不变,因而在烘箱内的挥发量增大。经调查分析,该涂层生产线在烘干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甲苯等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因为烘箱不能及时将烘箱内挥发出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排出,烘箱内布满可燃性混合气体(蒸气);另外整个涂层生产线没有消静电装置,尤其卷料部分没有消除静电的措施,在涂布干燥后的卷取作业中,产生较高的静电位。卷取端涂布的表层首先开始燃烧,火焰很快传输至烘箱,引爆烘箱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并导致厂房内发生火灾。经调查分析,该企业对化学危险物品的采购、保
6、管、领用等没有要求。所购置的化学原料无危险标志、安全标签和无安全技术阐明书;企业对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没有严格的检查入库、领用等制度,没有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化学危险物品的危害、防护、应急等知识的教育。大量成品、半成品放置在生产车间内,厂区内化学危险物品乱堆乱放情况严重。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安全防火责任制,没有对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TS依照上述材料,引起燃爆的原因是_。A. 明火B. 电火花C. 静电D. 短路(6)静电起源于_。A. 滚动摩擦作用B. 操作工人C. 烘箱D. 烘箱高温(7)火焰传输至烘箱,引爆烘箱内的混合气体,阐明混合气体_。A. 达成了爆炸极限B. 有毒C. 有很高压力D. 有
7、很高温度(8)从上述材料能够看出,_。A. 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装置B. 排风系统不能满足工艺安全要求C. 生产工艺不合理D. 涂布的表层涂料挥发(9)依照如下材料,回答TSE题。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t)氢氧化钠(固碱),存储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渗透水中并顺水流人地沟。仓库保管员发觉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TS仓库保管员发觉后,应_。A. 及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B. 请示开启应急预案C. 自行处理D. 及时报告公安部门(10)应急预案第一部分应当是_。A. 准备程序B. 基本应急程序C. 预
8、案概况D. 预防程序(11)应急预案应包括_。A.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B. 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C. 培训与演习计划D. 事故责任认定(12)在应抢救援行动中,标准是_。A. 抢救物质优先B. 员工和应抢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C. 预防事故扩大优先D. 保护环境优先(13)依照下列材料,回答TSE题。某隧道连夜赶工,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瓦斯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损坏,没有信号。某日,因为地面冲击,某工人在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发生瓦斯爆炸。经查,发生事故时,值班责任人未在岗,工人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事故导致2人死亡,多人受伤,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TS下面不是事故原因的是_。A. 安全检
9、查制度不完善B. 设备故障C. 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疏漏(14)导致事故的管理方面原因重要有_。A. 安全管理制度不够齐全B. 安全组织机构要深入完善C. 交接班制度不完善D. 安全投入不够(15)导致事故的技术方面原因重要有_。A. 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B. 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C. 瓦斯浓度超标,未进行检测D. 工人马虎大意案例二:依照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依照如下材料,回答TSE题。(2)简述该企业进行风险评价时,适合采取哪些评价措施?(3)论述预防该企业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4)依照下列材料,回答TSE题。(5)该厂可采取哪些措施进
10、行应抢救援预案的演习?(6)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抢救援预案?(7)简明阐明该厂在编制应抢救援预案时,危险分析应提供的成果。(8)依照下列材料,回答TSE题。(9)简述露天堆放的煤堆为何会发生自燃?答案和解析案例一:依照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 :A(2) :D(3) :B, C, D(4) :B, C(5) :C(6) :A(7) :A(8) :A, B, D(9) :A(10) :C(11) :A, B, C(12) :B, C, D(13) :D(14) :A, B(15) :A, B, C案例二:依照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 :该企业可采取如下危险有害原因辨识措施:(1)材料
11、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措施;(2)经验分析法;(3)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4)重大危险源辨识措施;(5)事故树分析法;(6)安全检查表法等。(2) :该企业进行风险评价时,可采取如下评价措施:(1)安全检查表法;(2)预先危险分析(PHA);(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4)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5)危险指数措施(如美国道化学企业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帝国化学企业危险度评价法等);(6)事件树分析(ETA);(7)事故树分析(FTA)。(3) :针对本次事故发生的情况,应采取如下安全管理对策措施:(1)该企业重要责任人应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针对每个岗位,
12、应制定对应的安全操作规程;(3)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使工人能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懂得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原因及对应的防护措施、应急措施,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4)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当通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5)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发觉问题及时进行整治;(6)针对生产过程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也许出现的紧急情况,确定应急组织机构,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物资,并进行演习。(4) :(1)预案编制小组组成不合理;(2)预案未作危险分析;(3)预案未评审;(4)预案未组织宣传(教育、培训);(5)未作应急能力评定(应急分析)。(5) :(1)桌面演习;(2)功效演习;(3
13、)综合演习。(6) :(1)火灾;(2)爆炸;(3)中毒;(4)环境污染;(5)泄漏;(6)洪水;(7)滑坡。(7) :(1)重大危险源;(2)危险分布情况;(3)重大事故类别及产生的后果;(4)周围地理地质信息;(5)功效布局;(6)特定期段情况(节假日情况);(7)影响应抢救援的原因;(8)周围人文信息;(9)气象信息。(8) :金属钠是一个遇水或受潮时,会发生激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与可燃气体,无须明火就能导致爆炸的物质。正确保存金属钠的措施是:必须将其浸在煤油或柴油中,并密封在金属容器中。在本案中,因为所用储存措施无法确保钠与空气和水分隔绝,因此发生爆炸。(9) :煤块(煤粉)因为表面积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易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并被氧化而放热。若堆积在一起,热量难以散失,蓄积起来引起升温,达成引燃温度,就会发生自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