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托班幼儿的行为培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50094 上传时间:2025-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托班幼儿的行为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托班幼儿的行为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浅谈托班幼儿的行为培养 关键词: 托班幼儿、行为习惯、目标、内容、方法、措施 人生就像是赛跑,关键在起点。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孩子赢得未来首先就让孩子赢在起点。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让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最优质的教育,才能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石,筑牢基础教育的大厦。而托幼一体化,使幼儿园教育对象的年龄提前到了二岁。而二至三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从未经历过集体生活,一下子让他们离开父母、家庭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和焦虑的情绪,而更多的家长把三岁前的幼儿教育全放在了“ 保”上忽视了本阶段孩子的“教”。 &nbsp; &nbsp; 我教托班已经一年了。每天面对着这群可爱的宝宝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一起上课画画讲故事,其中有很多的是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尤其是每每活动中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学的眼神时,心里更充满着一种激动。于是这种激动便漫漫渗透到了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心呵护与教导中。 新入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他们对新环境不熟悉,有几位幼儿哭闹的现象特别严重,他们之大多数幼儿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用水杯喝水,不认识自己物品的标记,不喜欢用幼儿园的杯子和毛巾。但对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如:毛巾、水杯、玩具、书包等有很强的依恋,喜欢和固定的老师交往。怕见生人,不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他们情绪易受同伴和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们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身体发展的方向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已能随意独立的活动,能完成走、跑、跳、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能串珠子、撕纸,他们还尝试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服等,因此,手眼协调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动作仍然不够协调,由于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多种疾病,他们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出现反抗现象。喜欢与熟悉的人交往,不满足时出现攻击性行为。根据托班幼儿的现状,我们应该注意对幼儿的需要给予满足,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和睦、相互给予爱的环境之中、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 1. 愿意上幼儿园,愿意亲近老师或熟悉的人。 2. 能跟随老师参加集体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尝试与喜欢的 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体验其中的快乐。 3. 能觉察自己和他人明显的情绪表现,在成人的提醒下乐意招呼他人,并能用日常礼貌用语,能进行简单的应答。 4. 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班级名称。 5. 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乐于帮助家里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摆碗筷、摘菜、摆椅子等。 6. 学习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简单的规则。 7.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主要内容和要求: &nbsp; &nbsp;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安全、卫生、舒适、愉快的环境,保证幼儿健康、愉快的成长。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引导他们感知周围环境,对环境有兴趣,发展感知,促进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幼儿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形成初步的独立意识。促进良好个性发展,在生活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激发他们发现美、感受美的情绪。为了做好这些,我们的出发有几方面: 生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及个性,引导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做事的乐趣。满足生活的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培养幼儿勤盥洗的兴趣。养成盥洗习惯,认识自己常用物品及标记,乐意在成人的帮助下清洗自己的身体,会洗手,养成讲卫生习惯。 2.会用勺吃饭,喝汤,用杯喝水,会剥果皮,乐于接受各种食物,养成餐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 3.帮助幼儿建立独立入厕,定时睡眠的习惯。 4.鼓励幼儿多与他人沟通,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5.引导幼儿随时注意安全,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听从成人有关的安全提示,知道不独自到在人关注不到的地方玩,不摸危险物品,不将异物放入口、耳里。 游戏:引导幼儿积极感知周围环境,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多方面发展。 1.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体验游戏快乐,初步掌握游戏技能。感知材料特点,会与同伴友好游戏,积极感知游戏材料形状、颜色、大小等明显特点,懂得爱互图书和玩具。 2.引导幼儿感受集体游戏快乐,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懂得爱自己亲人、老师和小朋友,原与他人交往,体验集体活动乐趣,认识自我。感受节日快乐,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做事的乐趣。懂得遵守生活及游戏规则,建立初步规则意识,不怕黑,不怕冷,不怕打预防针等勇敢精神。 3.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交往,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会安静听人说话,能听懂简单的指令。 锻炼:引发幼儿对户外活动兴趣,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动作及身体的健康发展,养成活泼开朗,不怕困难的良好个性品质。 三、措施: 1. 关爱幼儿、赋予亲情。创设宽松、温馨的家庭式的环境。 二至三岁的孩子喜欢独自玩耍,不喜欢与人合作、分享,我们就为他们准备了数量充足的玩具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尽情地玩耍。同时,老师对孩子要象母亲一样,细心、耐心地关心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在幼儿园里也能得到母亲般的关爱,恰当地向每个孩子表示亲热:抱抱、摸摸、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们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老师的依恋。 2.教养并重,保教和一。 以生活活动为切入口,帮助幼儿解决盥洗、入厕、进餐、午睡等生活难题。保教人员共同承担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任务,必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条件,精心护理幼儿的日常生活。积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卫生保健、防病工作,保护幼儿安全,发展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质。例如:根据二至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按节奏边洗手边念儿歌:“洗小手,洗小手。先卷袖子后洗手。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抱起来甩三下,一、二、三”幼儿较快地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3. 顺其自然,尊重个性。 &nbsp; &nbsp;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顺应幼儿的天性,关注幼儿需要,就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丰富、宽松。但有相对的稳定性,预定的活动和集体活动短。以个别自由,自主操作活动为主。尊重他们个性特征,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对幼儿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细心体察他们的兴趣。 4. 教育融于生活,成人以身作则。 &nbsp; &nbsp; 重视在生活中,教育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保教人员要在生活中随时与幼儿沟通,在身体力行中去影响他们,要用热情、爱心、敏感和规则性贯彻来关心孩子和要求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以后顺理成章的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5. 注重语言发展,调动幼儿听说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开口,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扩大言语经验,融洽与同伴的关系,乐意应别人说话,听懂并按语气指令行事,做到行有所规,表现出听从老师口令的循规性。 相信,托班的宝宝们经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定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小班的生活! 参照: &nbsp; &nbsp; &nbsp; &nbsp;学前教育网 《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nbsp; &nbsp; &nbsp; 《幼儿心理学》 《幼儿教育学》 &nbsp; &nbsp; &nbsp; 《幼儿卫生学》 5</p>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