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于斯聂耳故居坐落在昆明市甬道街73、74号,虽然地处昆明老城中心,但却是闹中取静之地。11日,人民网云南频道记者探访了聂耳故居,揭秘百年前聂耳的出生地。聂耳故居坐东朝西,临街有两层楼土木结构房三间,故居内主要展出了聂耳在昆明、上海、海外度过的3个人生阶段的大量照片、遗物与生活用品,其中聂耳小时候使用过的乐器、乐谱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聂耳出生时的房间和聂耳父亲的药铺也被还原,供游客参观。聂耳故居的工作人员戎溪昀告诉记者,聂耳故居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有600人左右,春节的时候,最多曾达到了1900人。据了解,聂耳的父亲是玉溪有名的中医,于光绪年间到昆明行医,在甬道街租用一间铺面开中药铺“成春堂
2、”。1912年2月15日,聂耳就在这里出生,并在昆明度过了他的幼年和青少年时光。根据考证,聂耳故居始建于清晚期,甬道街从民国初年曾多次改造,1942年,当时市政当局在进行道路拓宽时,将甬道街两侧的房屋各后退5米,建成新的甬道街。2003年,聂耳故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修葺一新的聂耳故居正式向公众开放。长于斯聂耳对昆明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一篇我之人生观的中学作文中,聂耳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不会从事宗教、哲学和科学的行当。他的理想是先上大学,然后出外游历,最好是出国,行路读书,增长见识,学术上有所建树。最后挣几个钱,与几个谈得来的朋友,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读书,弹琴,度悠闲时
3、光。他还特意表示,昆明的西山将是自己隐逸的首选。 昆明也承载了聂耳的很多印记。中学时,聂耳为了学好物理,翻山越岭跑到昆明第一个发电站石龙坝电站考察,花了大量时间,把发电机组的整个发电过程记录了下来。石龙坝电站如今已成文物保护单位,但却仍能发电。聂耳在上海期间创作的翠湖春晓,也是源于他当年在翠湖练琴的经历,他在那里目睹了翠湖春夏秋冬的四季美景。而今,翠湖公园里也塑起了聂耳雕像。聂耳还在昆明的大观楼和黑龙潭等地练过琴,聂耳的音乐生涯离不开昆明刻在他身上的种种印迹。昆明人也非常怀念聂耳,圆通山的聂耳亭便是在民国年间为纪念聂耳而建。当时虽尚未解放,但是云南教育界的进步人士认为聂耳是云南电影界的人才,为
4、了纪念聂耳,故在圆通山建立聂耳亭。葬于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墓园,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那怀抱滇池的蜿蜒起伏的山脉,有人说她酷似睡美人。聂耳墓就在半山上,墓前是聂耳的塑像,每天随着日升日落,年代流逝,他在朝霞暮霭中细赏沉思。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墓园,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那怀抱滇池的蜿蜒起伏的山脉,有人说她酷似睡美人。聂耳墓就在半山上,墓前是聂耳的塑像,每天随着日升日落,年代流逝,他在朝霞暮霭中细赏沉思。聂耳墓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形如一把聂耳生前喜爱弹奏的月琴,主体为琴盘,墓穴为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道上的24级石阶,示意着他仅活了24岁。聂耳墓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形如一把聂耳生前喜爱弹奏的月琴,主体为琴盘,墓穴为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道上的24级石阶,示意着他仅活了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