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禹治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47664 上传时间:2025-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禹治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禹治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昔阳县东关小学盟区教学设计备课表 科 目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单位 东关小学 授课教师 单位 东关小学 课题 《大禹治水》 课时 第一课时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目 标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评论或修改 一、示标 1、 揭示课题,集体读题。 禹是中国上古时代一位圣贤的帝王,也是一位治水英雄,治水就是治理洪水,因为他治水有功,所以人们都尊敬地叫他大禹。 2、 师范读课题。 二、探究 初读课文: 1、 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朗读课文。 2、 师范读课文。 3、 生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一)、初读第一段: 1.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滔滔 洪水 淹没 冲倒 房屋 害得 老百姓 2.指名读生字词。 3.感悟“滔滔、淹没、冲倒”三个词。 滔滔:形容大水滚滚,指导学生读出水势盛大的样子。 淹没、冲倒: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去想象,指导学生读出层次感。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一句。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生字词。 治理 仔细 地形 挖通 披开 2.找一找有几句话? 3.指导学生读好三句话。 4.连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三)、出示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生字词 被制服 感激 伟大 英雄 2.指名朗读。 3.理解“制服、感激”的意思 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服,课文中指洪水被大禹驯服了,再也不危害百姓了。 4.师范读“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6.集体朗读。 (五)巩固复习生字词 1.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 2.自由朗读,集体朗读 3. 掌握两个多音字(倒、没),用另一个音组词。 三、展示 一、 书写生字 1. 出示五个生字。 治 洪 伟 被 姓 理 2. 分析结构,思考:前面四个字在写的时候与后面二个字有什么不同,自学笔画笔顺。 3. 师范写“被”、“理”字。 学生自由练写。 四、延伸 1、 抄写生字词。 2、 用“倒”、“没”这两个多音字组词。 3、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 书 设 计 大禹治水 下定决心——治理洪水——治服洪水 教学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毕竟,我们的教学时为了学生的发展,必须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科 目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单位 东关小学 授课教师 单位 东关小学 课题 《大禹治水》 课时 第二课时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表达的主旨,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4、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 重点 难点 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评论或修改 一、示标 一、复习导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下面打开听写本,我们一起来听写词语,看看同学们本课词语是否掌握了。 洪水 治理  伟大 百姓   师:我们一起检查一下。你们认为自己全对的请举手,真不错,下课组长把听写本收起来,老师还要看看谁写的字得到的红圈圈最多!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认识了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那么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大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怎样治水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二、探究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亲历洪水之灾,了解主人公治水的缘由(精读第一段) 同学们,文字是有生命的,它能带你回到过去,(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一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一小节,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指导:多么凶猛的洪水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初读“滔滔的洪水”。指导朗读1、这样的洪水能冲倒房屋吗?2、谁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吗?3、多可怕的洪水呀!……再读,突出“滔滔”。把这个词组带到文中再去读读。 师:谁带我们去看一看这滔滔的洪水。 师:学生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迎面冲来! (放洪水录像) 师:看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呢?  师:是呀,洪水如同野兽咆哮而来,不知害死多少条生命,老百姓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到处流浪,老百姓太可怜了,这个词你能读好它吗?重读“无家可归”。 师:想到老百姓的生活如此悲惨,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样的心情你来读!配音点名读。 刚才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读得真有感情!读书就应该这样,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把心里的感受读出来。我们再来读一遍。(齐读第一小节。) 3、看到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身为部落领袖的大禹会怎么想呢?(板书:治理洪水 ) 把他的决心读出来!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三、展示 (二)身临治水现场,感悟主人公崇高境界(品读第2、3自然段)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小节,禹为了治水,他做了哪些事情的呢?划出有关句子,再多读几遍。禹是做的呢? 你能用“为了治理洪水,禹先      ,再     ,最后    。”的顺序来说一说禹都做了哪些事情吗?同桌先练练看。 解读1:大禹的勇敢顽强、一心为民    小朋友你们看,为了制服来势汹汹的洪水,禹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可不容易了!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说说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大禹治水很不容易? 预设1生:千山万水,他走了许多的路。鞋子磨破了。 师1:他爬的山多吗?他过的河多吗?这就叫“千山万水”。谁来读。 师2:真辛苦!多远的路呀!大禹每座山都要爬,每条河都要过,这就叫——读:走遍了——(千山万水)生读。 师3:多不容易呀,可是只有走遍了千山万水,才能看清复杂的水流和地形啊! 师: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大禹治水的不容易的? 预设2生:千辛万苦    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师:在治理洪水过程中,大禹吃了很多很多的苦,他到底吃了哪些苦呢? 师1:大禹吃的苦多吗?指导“千辛万苦” 师2:是啊!大禹把这些苦都尝尽了!能把他的这种艰辛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吃尽了千辛万苦”) 师3:大禹吃这样的苦,受这样的罪,是一天吗?两天吗?是啊,整整十三年啊,漫长的十三年,他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治水,大禹是多么的辛劳啊!他——吃尽了千辛万苦。 师:你们能体会到大禹的苦,你们真是一个读书的高手!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体现了大禹治水的不容易? 预设3 生:九座大山  九条大河  特别的多 师:他仅仅就挖通了九条大河吗?劈开了九座大山吗?师:这个“九”并不是真的只有九条大河,九座大山,可能有更多的河,更多的山,这么浩大的工程,要花多大力气啊!多不容易呀!再读读,还有哪个词也说明治水的不容易? 预设4生:挖通 劈开 师:同学们,这么多大山,这么多大河,是挖掘机挖吗?是啊,古时候可没有挖掘机,这大河、大山都是靠禹带领老百姓用双手一点一点挖出来啊!多么艰苦啊!(再读第二句) 预设5 生:仔细地察看  (放示意图)治理洪水多不容易啊,光能吃苦远远不行,相传尧在位时,派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用了堵的方法,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闹得更凶了,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身为儿子的大禹 ,受命于危难之际,如果,这次方法又不当会出现什么情况? 大禹肩头的胆子是多么地沉呀!所以他要“仔细地察看”。(练读) 师小结:治水如此艰难,难道他就不觉得苦吗?因为他一心想着——(治好洪水,让老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是——下决心要治理洪水。此时此刻,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生答)带着这样的感受,你来读。 解读2:大禹的聪明才智   那么大禹在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之后,他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课件出示:示意图)师:大禹总结前人的经验,他采用疏导的办法,遇到河流堵塞的地方,他就带领百姓挖通许多大河,让洪水分流,如果遇到有大山的阻碍,他就带领百姓劈开大山。正是由于大禹仔细地察看,正确地领导,终于将洪水引入了大海,大禹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谁来夸夸他? 师小结:大禹不仅是个勇敢顽强的人,而且是这么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样的大禹,你佩服他吗?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让我们把禹的壮举永留心间,背诵第二小节。(点击课件)点名背。 解读3:大禹舍小家顾大家  1、大禹在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出示图片)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  2、谁能把它填一填吗?  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3、谁愿意读一读。  师1:同学们,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吗?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同学们,看到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几个数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大禹吗? 师2:难道大禹真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吗?那他为什么不回家?  师3: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更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他一心想着——是受苦的老百姓,一心想着——治水,他不能耽搁一分钟,他只有将深深的父爱埋藏到心底,多么伟大的人啊!  6、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这一小节。 配音读 (三)百姓安定,代代相传大禹名(略读第四自然段) 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你瞧,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快乐耕种、孩子自由玩耍、全家欢聚一堂、人们静心读书。如果你是老百姓中的一位,过上了这样的生活,你会对大禹说点什么呢? 是的,百姓是多么感激大禹呀!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小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 四、延伸 四、拓展延伸  大禹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当今社会,像大禹这样的一心为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最后滚动英雄群像图:偷偷买血只为藏族孤儿读好书的西藏阿里书记孔繁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 ,病痛折磨仍坚守岗位的焦裕禄 ,这是抓捕逃犯途中不幸牺牲的警察局长任长霞……他们一心想着老百姓,他们的故事也会代代相传!课后找一找有关他们的资料读一读。  板 书 设 计  15、 大禹治水                        吃尽了千辛万苦                            治理洪水        走遍了千山万水      制服洪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学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毕竟,我们的教学时为了学生的发展,必须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