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三农网,-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俗称黄甲、黄鮟。为小型底栖鱼类,喜集群,多在水流缓慢、水生植物多的水域内生活。白天静栖于水底或隐藏于洞穴内,夜间活动、觅食,摄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软体动物和小鱼。一般个体体长120mm,重30100g,最大个体达300mm,重500750g .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市场价在40元/kg以上。福建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黄颡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
2、网箱养殖,3m3m3m的网箱,放养尾重2550g的鱼种6001000尾箱,经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200400g,单产可达1020kg/m2,经济效益显著。现就主 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水域的选择 选择靠近村庄、向阳背风、水深8m以上的库湾安置网箱。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库区水位正常升降落差为3m)。或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水流在01m/秒以内的水域。这样的水域环境相对安静,可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 上游及周边地区有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等污染源的水域不宜选择。 2网箱的制作 21网箱材料采用33聚乙烯网。 22网箱规格为带盖的六面体封闭式双层网箱。网箱长3m,宽3m,深3m
3、;外层网目3cm,内层网目15cm。 23网箱支架由4根长35m,尾径4cm左右的带皮毛竹制成3m3m的四方形漂架。 3网箱安装 3,1网箱的固定采用锚绳固定法。每10箱为1组,每组由2根直径2cm的聚乙烯纲绳沿网箱2边结扎串联为一排。箱间距1m,排间距5m。每排2端由锚绳拉直绷紧固定。铁锚每只重10kg。锚绳直径3cm,长度大于水深25倍。 32网箱下水时间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15天安装下水,箱壁附着藻类后可防止鱼体摩擦损伤,以提高鱼种成活率。 33饲料台的制作用直径6mm圆钢筋做框架,40目筛绢包衬缝扎制成15m x15m、边高02m的长方形饲料台。饲料台吊挂于网箱中央,以贴近箱底为准。
4、 4鱼种的放养 41鱼种的采捕采用虾豪、定置张网捕捉。小丝网捕捉时,应用小剪刀将网线剪断后取鱼,不可用手强拉硬摘。电捕的鱼种不可选用。 4,2品种的选择水口库区有4种黄颡色,即黄颡鱼(P.fulvidraco)、光泽黄颡鱼(P.nitidus)、江黄颡鱼(P.vachelli)、细黄颡鱼(P.virgatus)。其中黄颡鱼生长快、个体大,最有养殖价值。在采捕、收购中,上述4种常混在一起,应注意辨认挑选。黄颡鱼主要特征:体黑褐色,口大,吻短而圆钝,胸鳍硬棘内外缘均具锯齿,其他3个品种体灰黄色,口中、小,吻较尖,胸鳍硬棘外缘光滑,内缘具锯齿。 43放养密度鱼种尾重25g的放养密度100尾m2,尾重
5、50g的放养70尾m2。 44鱼种消毒鱼种人箱时用3 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10分钟。 5饲喂方法 饵料以新鲜鱼肉为主,辅以蚯蚓、猪血、螺蚌肉等。饵料鱼主要来源于采捕、收购库区中的野杂鱼。鱼种人箱后即可投喂。初期采用黄颡鱼喜食的蚯蚓拌鱼肉绞成鱼糜进行诱食驯化。1周后,可直接将饵料鱼剁成适口的小鱼块投喂。日投饵量控制在鱼体重的2l0,具体视天气、水温、鱼的活动状况灵活掌握。日投饵2次,早晨6:008:00,傍晚5:007:00。根据黄颡鱼夜间觅食习性,傍晚投饵量应占日投饵量的60。每次投饵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 6日常管理 61洗刷网箱 每隔710天洗刷1次,及时清除垃圾等漂浮物,防止网目堵塞影响
6、水体交换。 6.2清洗饲料台 每天早上都要检查、清洗饲料台,以防剩饵腐烂败坏水质。同时根据剩饵情况决定当天的投饵量。 6.3防止破箱逃鱼 每天都要认真观察、检查网衣有否破损、滑节。如有应及时修补。 64箱盖遮荫 黄颡鱼喜在弱光下摄食。可在箱内移植部分水浮莲,其覆盖面积应低于网箱总面积的50。也可 在箱盖上覆盖黑色塑料编织布。 7病害防治 黄颡鱼病害较少,但一旦发病损失较大。在网箱养殖过程应以预防为主。 7,1饲料台挂袋消毒 用编织小袋,每袋装150250g的漂白粉,悬挂于饲料台上方,药袋入水50cm,每箱挂1袋,药溶解完后间隔35天再添加。 7.2定期泼洒生石灰 每隔710天,每箱用11.5kg的 生石灰兑水趁热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药物较敏感。敌百虫、硫酸铜应慎用。 (352200 福建省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