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计划 高位求进、成为*经济强县的着力点是工业,工业的聚焦点在园区。作为起步最晚、先天条件最差的*工业城,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管委会几任领导和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让一片过去的乡村农舍河滩地,现已变成为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新兴工业集中区,初步形成了以传统产业棉纺织及家纺用 品、新兴产业锂电新材料为主、拥有14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特色园区。 一、回顾“十一五” 回首过去的五年,*工业城无论是平台建设、产业基础还是招商引资、运行管理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工业项目建设高潮迭起 2005年10月,就在工业城正式挂牌成立后的一个月,天齐锂业公司投资5200万元,年产
2、1500吨高纯氯化锂项目开工建设,拉开了工业城项目大会战的序幕。次年6月,银*纺工业园项目破土动工,温岭精纺、*中润项目签约入住。2008年,土耳其佐鲁*纺织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天齐锂业4000吨碳酸锂技改扩能、弘程环保制砖生产线3个项目竣工投产,led西部生产基地、天齐锂业200吨金属锂及技术中心扩建3个项目开工建设,工业城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进入2010年,一大批项目在工业城落地开花,呈现出高潮迭起、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全年共有13个新建、续建项目全面推进,其中:5000吨/年电池级碳酸锂技改项目、led项目一期工程、金属锂项目、输变电设备制造项目一期工程、电磁铁芯项目一期工程、工业氧气和医
3、用氧气分装项目、pna石油用泵项目、棉制服装及饰品项目、新型气流纺项目、安浪家纺5万棉纺项目等12个项目先后竣工投产,恰逢“十一五”收官之际,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十一五”期间,工业城累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2.8亿元,实施工业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竣工投产项目28个,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基础设施条件日臻完善 几年来,工业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年一个样,园区环境和形象逐年提升,为工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条件。征地2000余亩,拆迁农户900余户、房屋10余万,新建农民拆迁还房13万余,搬运回填土石方100余万方,完成砼路面硬化10万
4、,铺设砂石路面5万,完成了太和大道北延二期工程36米宽主干道、南北景观大道及锂业公司至木孔垭段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县城城北进出口通道、县城50米宽太和大道与工业城相互贯通,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亿元。同时,杆、管、线搬迁改造同步实施,水、电、气、通讯、光纤等管网配套设施延伸,排水、排污体系基本形成;新建110kv变电站1座,开通了县城至园区企业的4路公交汽车,城北消防站建成投入使用。 五年弹指一挥间。一个工业厂房林立,农民新居辉映其间,环境优美,道路宽阔,物流畅通的新兴现代化工业集中区已然矗立。 (三)招商引资成效斐然 工业城确立了以纺织、锂业为主导产业,立足招大引强,延
5、伸产业链条,做强工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内外资企业11家,实施工业项目22个,累计引进投资12亿元,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1、产业转移成功范例,佐鲁公司花落* 2007年11月10日,土耳其佐鲁*纺织合作项目协议签约仪式在*隆重举行。这是我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功引进跨国巨头的大手之笔。 土耳其佐鲁公司是一家集纺织、电子、能源、金融、房产、酒店等多个行业的世界跨国集团。我县自2006年月开始与该公司合作接洽,到项目最终花落*,历时一年两个月。合作双方由彼此陌生到相互信任,由最初的投资意向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为了合作成功,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
6、,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抓好项目引进工作。双方高层多次互访考察,交流与谈判。克服了语言障碍,反复技术交流与沟通磋商,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 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引进土耳其佐鲁公司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喷气织机180台。双方共同出资组建*佐鲁*纺织股份公司,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建设,于2008年底投入试生产,成为土耳其佐鲁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实体工厂。2010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7亿元,出口2300万美元,实现利润900多万元。 该项目的成功引进,对于壮大*纺织产业集群,做长上下游产品链条,促进后续项目的引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双方将在一期合作的基础上,按照当初约定的共同投资20亿元的目标,围绕家纺、印染、家电等产业展开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 2、光电产业异军突起 随着*凯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住园区,标志着*工业城新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