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秦荣生教授-审计学教材(第八版)-第08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第八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营业收入审计,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5,其他相关账户审计,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1,3,2,4,6,8.1,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业务循环审计,1,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的关系,2,8.1.1,业务循环审计,业务循环审计是指运用业务循环原理,了解、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及执行情况,从而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的方法。,8.1.2,分项审计与业务循
2、环审计的关系,一般而言,分项审计与多数被审计单位的账户设置体系及财务报表格式相吻合,所以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它与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严重脱节,导致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相背离,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所以分项审计逐渐被业务循环审计所替代。,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8.2,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1,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8.2.1,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典型的销售与收款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有以下几种,:,(1),顾客订货单,(2),销售单,(3),发运凭证,(4),销售发票,(5),商品价目
3、表,(6),贷项通知单,(7),应收账款明细账,(8),营业收入明细账,(9),折扣与折让明细账,(10),汇款通知书,(1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12),现金盘点表,(13),坏账审批表,(14),顾客月末对账单,(15),转账凭证,(16),收款凭证,8.2.2,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1)接受顾客订单,(2)批准赊销信用,(3)按销售单供货,(4)按销售单发运,(5)向顾客开具账单,(6)记录销售,(7)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8)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9)注销坏账,(10)提取坏账准备,8.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1,评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
4、风险,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8.3.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1)职责分离控制,(2)授权审批控制,(3)会计记录控制,(4)定期核对控制,(5)寄收对账单控制,(6)内部核查程序控制,8.3.2,评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1)管理层虚报销售收入的偏好,(2)销售收入确认的复杂性,(3)采用不正确的收入截止,(4)不正确计提坏账准备,(5)发生舞弊的风险,(6)发生各种错误的可能性,8.3.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1)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作检查。,(2)抽取一定数量的出库单或提货单,并与相关的销售发票进行核对,检查已发出的商品是否
5、均已向顾客开出发票。,(3)从营业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会计记录,并与有关的记账凭证、销售发票进行核对,以确定是否存在收入高估或低估的情况。,(4)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调整业务的会计凭证,检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的核准与会计核算。,(5)抽取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作检查。,(6)观察员工获得或接触资产、凭证和记录(包括存货、销售通知单、出库单、销售发票、凭证与账簿、现金及支票)的途径,并观察员工在执行授权、发货、开票等职责时的表现,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必要的职务分离、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弊端。,8.4,营业收入审计,营业收入审计目标,1,2,营业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8
6、.4.1,营业收入审计目标,营业收入项目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其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营业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理、正确、完整;确定对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确定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确定营业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8.4.2,营业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1)取得或编制营业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查明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3)实施分析程序。,(4)审查售价是否合理。,(5)审查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7、(6),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7),查找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8),检查销售折扣、销售退回与折让业务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完整,相关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折扣与折让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9),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10),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在利润表上恰当披露。,8.5,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1,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2,坏账准备的实质性测试,3,8.5.1,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否恰当,坏账准备
8、的计提是否充分;确定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8.5.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1),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2),分析应收账款账龄,(3),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1),函证的范围和对象,2),函证的方式,3),函证时间的选择,4),函证的控制,5),函证结果差异的分析,(4)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5)检查未函证应收账款,(6)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7)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8)检查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9)分析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10)检查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
9、表中是否已恰当披露,8.5.3,坏账准备的实质性测试,(1)审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类别,(2)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3)审查坏账损失,(4)审查长期挂账应收账款,(5)检查函证结果,(6)执行分析程序,(7)确定坏账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8.6,其他相关账户审计,预收账款审计,2,其他应交款审计,4,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5,应收票据审计,1,应交税费审计,3,销售费用审计,6,8.6.1,应收票据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1),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2),监盘库存票据,(3),函证应收票据,(4),审查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5),审查已贴现的应收票据,(6),确定应收票据在财
10、务报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8.6.2,预收账款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1),获取或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核对其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2),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预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截至审计日已转销的预收账款,对已转销金额较大的预收账款进行检查,核对记账凭证、仓库发运凭证、销售发票等,并注意这些凭证发生日期的合理性。,(3),抽查与预收账款有关的销售合同、仓库发运凭证、收款凭证,检查已实现销售的商品是否及时转销预收账款,确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正确性和合理性。,(4)选择预收账款的若干重大项目函证,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5
11、)检查预收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决定是否建议作重分类调整。,(6)检查预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7)检查预收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中作恰当披露。,8.6.3,应交税费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1),获取或编制应交税费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核对其期末余额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2),检查被审计单位纳税的相关规定,应获取纳税通知书及征、免、减税的批准文件,了解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税种、计税基础、税率,以及征、免、减税的范围与期限,确认其在被审计期间内的应纳税的内容。,(3),检查应交增值税的计算是否正确。,(4),审查
12、企业应缴的所得税。,(5),确定应交税费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中作恰当披露。,8.6.4,其他应交款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1),获取或编制其他应交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核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2),了解被审计单位其他应交款的种类、计算基础与税率,注意其前后期是否一致。,(3),结合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其他业务利润等项目,检查教育费附加等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4),抽查上缴款项是否与银行付款通知、税务机关缴款单或收款单位收据相符,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检查其他应交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8.6.5
13、,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1),取得或编制营业税金及附加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纳税范围与税种是否符合国家规定。,(3),根据审定的当期应纳营业税的营业收入,按规定的税率分项计算、复核本期应纳营业税税额。,(4),根据审定的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或数量,),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分项计算、复核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5),根据审定的应税资源税产品的课税数量,按规定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复核本期应纳资源税税额。,(6),检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项目的计算依据是否与本期应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合计数一
14、致,并按规定适用的税率或费率计算、复核本期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7),复核各项税费与应交税费、其他应交款等项目的勾稽关系。,(8),确定被审计单位减免税的项目是否真实,理由是否充分,手续是否完备。,(9),确定营业税金及附加是否已在利润表中作恰当披露。,8.6.6,销售费用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1),获取或编制销售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并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是否划清了销售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界限。,(2),检查销售费用的项目设置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查明其项目设置是否划清了销售费用与其他费用的界限。有关费用支出是否按规定标准列支。,(3),将本期销售费用与上期销售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销售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4)选择重要或异常的销售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必要时,对销售费用实施截止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建议作必要调整。,(5)检查销售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查明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销售费用,以及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6)检查销售费用是否已在利润表中恰当披露。,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