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规范化要求(教学要求)一、作图规范:1.光学作图(1)光线实际的传播路径要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并且不带箭头。(2)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用虚线表示),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3)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时,应该画出物像连线,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及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垂直关系应比较明显地在图中显示出来,但不一定非得画相等及垂直符号。除物体以外,镜面的延长线、物像连线之类的辅助线及虚像均用虚线表示。(4)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用实物示意图表示,也可以用一条线段两端都有箭头的元件符号表示;透镜的主轴用点划线、虚线或
2、实线表示均可。定性画光线经透镜后的偏折情况时,光线的偏折位置画在光经透镜第一次折射处、第二次折射处或透镜中任意位置均可。2.电学作图(1)电池或电池组均可用符号“”表示,闸刀开关用符号“”表示。进行电路图与实物图互画时,电源正负极的位置、开关的状态应该对应一致。(2)画电路图时,交叉且相连接的导线(不论是十字交叉连接还是丁字交叉连接),均需在相连接处画实心点。(这样一致地要求,落实起来比较容易)(3)连接实物图时,应使导线避免交叉。若实物电路中涉及到两个量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而又无法明确判定电表使用的量程时,连接大量程或小量程均可。(4)磁感线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均可(因为初中教材中用的是虚线,高
3、中教材中用的是实线)。3.力学作图(1)画力的示意图时,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均可(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对于某些具体的力的表示各有长处,建议教学中根据教学习惯自行选用),但同时作一个物体所受几个力的示意图时,线段的起点或终点的表示应一致,且若几个力的大小不同,则表示力的线的长短应有相应的区别(比如画物体上浮、下沉的受力图)。(2)画力的示意图时,重力的作用点必须画于物体的重心处。在物体做平动时,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作用点,可以画于物体的重心处,也可以画在实际作用处(建议在力的示意图起始教学阶段,将力的作用点画于实际作用处,到“二力平衡”教学后,将各力的作用点均画于重心处)
4、。(3)重力用专用字母G表示,摩擦力按照习惯可用f表示,支持力(或压力)按照习惯可用N表示,其他的力均用F或F加相应的角标表示(角标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汉字或字母符号等)。(4)杠杆的力臂用两端带有箭头的实线(教材使用方法,图1所示)、实线加大括号(下图2所示)或虚线加大括号(下图3所示)表示均可;力臂与力作用线的垂直关系应比较明显地在图中看出,但不一定非得画垂直符号。 图1 图2 图3 4. 坐标画图在定量作一个物理量随着另一个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图象时,坐标选取要恰当,图象应尽可能大些,所描坐标点可用实心点或“”表示,连接各坐标点的曲线要尽力平滑。二、简答题答题规范: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精练的物理
5、语言对问题作出正确解答。对于现象解释型的简答题,应强化“有所依据、有所说明、简要结论”三步书写,“依据”和“说明”只要答出要点即可。题例1: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解答此问题的关键词(要点)是“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可解释为:冻肉进冷库后,水蒸气会在肉表面发生凝华(有所依据、有所说明),因此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简要结论)。题例2: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的窗户有的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解答此问题的关键词(要点)是“发生镜面反
6、射,光进入眼睛”,“不发生反射,光没有进入眼睛”。现象可解释为:当太阳光照射到关着的窗户上时,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恰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有所依据、有所说明)因此看起来明亮刺眼(简要结论)。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户射入室内时,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有所依据、有所说明),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简要结论)。三、计算题格式规范:书写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不必按照“已知、求、解、答”的格式,只要在“解”的后面顺序写出求解过程即可。求解过程需写出公式及数据带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有的计算题的重要步骤应有简要的有助于解题的文字说明。(1)写公式时,可以直接写出由基本公式
7、变换而来的导出式。比如,已知电压和电流,在求电阻时可直接使用公式R=U/I。特殊地,对于“燃料热值的有关计算”,“热机效率的有关计算”,“已知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及下吊物重求滑轮组自由端的拉力”等这些教材中没有给出具体公式的,在求解时可以不写公式。(2)物理公式中所使用的物理量字母要规范,若在一题中用同一字母表示同一物理量在不同状态或过程中的不同值,则应将该物理量字母用角标区分开来,角标的含义要尽可能一目了然。(3)对于需要列方程组求解的计算,所列方程指的是能和本题中的物理量相对应的具体关系式(而不是一般的公式)。列方程时应先导出字母表达式,然后再具体为含有未知量的等式。(4)对于“数据带入过程
8、”,带入的可以是经过单位统一后的数值,但最后结果必须要有数值和单位,按照习惯,单位一般要用小括号括上。涉及到g值的问题,若题目没有特别指出取10N/Kg,则应按9.8 N/Kg带入。(5)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一般来说,不宜用无理数或者分数做为最后结果(字母式结果例外)。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题例1:小彤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液化气的热值取5107Jkg(1)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2)小彤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以把多少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本题的求解过
9、程可书写为: 解 (1)Q放=215107=1.05109(J) (注:教材中没有出现关于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公式,因此可略去公式) Q散=(160)Q放 (注:Q表示不同情况下的热量,用角标区分开)=0.41.05109=0.42109(J) (2)m= Q散/C(t2t1) (注:可以直接写出导出式,不同的温度用角标区分开) =0.42109/4.210380 =1.25103(kg)四、主要实验量具或仪器及读数规则会使用的基本量具或仪器限定为9个:液体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托盘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测力计(比“课改”前多了“停表”,因为课标第23页要求“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而且教材第38页谈到“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测量时间”)。对于刻度尺的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余的量具(液体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应回避指针不正对分度值(刻度线)的情形,且均不用估读。五、需要记忆的物理常数 我国照明电路电压值、安全电压值、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比热,g值(题目不作说明时g均取9.8N/kg)、标准大气压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