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科技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7818247 上传时间:2025-01-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科技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科技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科技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科技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科技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市科技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2014年市科技局工作总结2014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以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省“1+6”创新政策,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创新载体建设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等工作,为我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起到推动和支撑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设创新城市加大政策落实力度1、成功申报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在省科技奖励大会召开及出台意见之后,我局抢抓机遇,深入调研,结合我市实际迅速制订出xx市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并上报省科技厅。6月23日,省科技厅正式复

2、函,同意我市的实施方案,并批准我市为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2、加大省“1+6”政策宣传与落实邀请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周宏来淮做知识产权专题报告会;邀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创新办公室副主任夏辑来淮做创新政策主题报告;邀请省科技厅原副巡视员张玉华来淮做科技金融政策专题报告会。几场高层次的政策解读报告会,对于企业利用科技政策,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解决实际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结合实际起草制订相应文件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牵头起草了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xx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意见等

3、文件,目前已经征求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待上报市委、市政府后出台。 二、提供创新条件积极打造创新环境1、成功举办2014年科技活动周在淮南科技局网站正式开通xx市网络科技活动周将国家、省、市科技活动周有关文件以及各部门的活动及时发布,开展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展。各县区举办了各县区青少年无线电测向比赛、青少年电子制作大赛大学组比赛、科技“进村入户”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2、认真组织省、市科技进步奖申报及评审根据省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XX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积极组织我市企业进行申报。共推荐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的12个奖项。我市共获省奖8项,

4、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按照xx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201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共评出xx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 3、积极组织申报创新基金项目根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及时组织企业进行培训和项目筛选,组织达到基本申报条件的30家企业进行培训、辅导。将符合初评条件的18家企业的项目上报省厅,创我市年度最好申请记录。 4、积极开展创新团队申报及认定工作深入各县区和园区,就高层次的省创新团队申报工作进行摸底调查,经反复比较考评,最终推荐了1家我市创新团队进入省十佳候选创新团队名单,若得到批准,将为该团队争取到省政府1000万

5、的创业扶持资金。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首批xx市“50X8226;科技之星”创新团队的申报及评审工作,共评出10个创新团队;开展xx市第三批“1133”研发创新团队的验收考核工作;申报省“115”创新团队5项。 5、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2014年,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全国工商联继续举办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科技日报社和XX省现代科技创业基金会具体承办。我局组织5家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经过初赛有3家企业进入复赛。 6、扎实开展全社会研发经费r;d统计工作通过扩大宣传、强化培训、开展调研以及强化部门间协作联合

6、等做法,使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由7.18亿元增长到14.96亿元,利用两年时间实现了的翻番,此项指标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六位2013年xx市全社会r;d经费14.96亿元,较2012年增长30.9%,再创历史新高。2013年r;d经费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4位;r;d投入强度1.83%,居全省第6位,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第1位。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增幅居全省第2位,总量居全省第7位,比2012年前进1位。 三、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创新主体1、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及复审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培训会议以及深

7、入企业,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出台xx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加大高企的培育申报力度,并引进代理机构,为企业整理完善申报材料。第一批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2家(新认定26家,到期重新认定3家,复审3家),申报数量为历年之最。目前2014年第一批“高企”认定申报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我市25家申报企业通过专家评审,并报国家备案。第二批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认定6家,到期重新认定2家,复审5家),13家企业均通过省认定小组专家评审,待公示。 2、努力培育省高新技术产品根据关于2014年XX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科高秘2014222号)的要求,按照相关文

8、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我市企业申报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认定评审。我市此次共收到申报的产品45个,经形式审查符合评审条件的产品42个。我局于2014年9月25日组织专家,分专业组进行了评审,35个产品符合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条件,现已提请省科技厅予以公示。2014年1-8月我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7.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3亿元。 3、认真组织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2014年备选项目;跟踪调查20项国家级科技计划、星火计划项目。认真做好2014年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监督、管理以及24个省级在研科技计划项目检查验收工

9、作,并将结果汇总上报省科技厅。与市财政局会商,编制了2014年xx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000万元的使用方案。组织企业申报2015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并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的遴选、公示与推荐工作。 4、落实自主创新资金兑现按照市先行补助的原则,2014年分两批兑现下拨自主创新政策兑现资金2000万元。首批兑现主要针对市范围内符合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利资助与奖励。第二批主要针对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新产品及动植物新品种;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予以配套、资助及奖励。两批兑现共涉及单位166家。自主创新政策兑现资金的落实并下拨到位,充分体现了xx市委市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10、激发了全市广大企业和个人科技创新的热情。 5、加强技术交易市场管理2014年1-9月,我市合同登记数146份,合同成交总金额20068.85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7269.78万元。 四、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创新载体建设1、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载体建设2014年,中移动数据中心、淮南谷科技研发孵化平台等7个项目开工。实现工业总产值4.01亿元,同比增长79.02%;实现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75.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5亿元,增长9047.4%;实现招商引资17.89亿元,同比增长6.6%。省级淮南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级淮南矿用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认真按照基地发

11、展工作方案,针对基地企业实际,提高基地企业竞争力。目前淮南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有企业14家,实现销售收入8.19亿元;淮南矿用电子电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有企业26家,实现销售收入11.26亿元。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实现新突破。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正式批复,规划基地建设项目投资2113亿元,产品年生产能力163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242亿元。省级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高速迈进,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积极培育省、市级科技平台建设重点建好“四大平台”,即:以煤炭开采国家工程研究院为代表的“1+6”国家级研发服务平台、以“淮南

12、谷”为代表的“1+8”研发孵化转换平台、以“万名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代表的人才引进平台、以“江淮云”为代表的数据信息类企业集聚平台。目前我市共新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18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市级企业中心3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 3、推进科技孵化器和研究所建设目前我市只有两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现有孵化面积近50000平方米,在孵企业35家。淮南师范学院、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区等三家筹备孵化器的备案工作正在大力推进。 4、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信息采集工作积极搜集和了解我市企业

13、技术转移项目和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信息,组织企业申报2015年省技术转移计划项目和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对申请2013年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共用补助的2家单位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核,申请材料已报省厅。截止目前,我市已在省平台网申请入网单位7家,填报申请入网的仪器设备原值单台价格30万元人民币以上、成套价格50万元人民币以上80台/套,仪器设备原值总值8046万元。 5、大力建设“科技路路通”淮南分中心项目工程完成“科技路路通”淮南分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加强创新服务站建设,为企业开展专业化服务;完成“科技路路通”淮南分中心项目验收。2014年,科技路路通淮南分中心走访企业和高校院所51家次

14、,提交上报总网发布新闻信息107条;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服务109次。 6、大力推动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对我市科技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进行申报,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获准立项,正在抓紧组织实施。该平台旨在xx市建立涵盖市、区(县)科技主管部门、延伸至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横向服务市级业务部门科技信息发布平台,是推动全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活动场所,为加快我市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步伐,推动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经济提升1、积极推动送科技下乡我局在xx区孤堆乡开展了“送科技下乡”示范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发放了农业技术资料,邀请了专家进行

15、集中授课,现场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000多份,农田与养殖基础知识书籍1300多册,赠送农业科技光盘300多盘。草莓专家杨积冠深入大洼村草莓种植大棚传授种植技术要点,现场解答群众问题30多个。 2、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认定工作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开展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工作的意见和XX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方案的要求,经企业申报、县区推荐、现场察看和局长办公会研究,“xx市三元杂交肉牛繁育科技专家大院”等7家被认定为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目前,我市获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6家,市级科技专家大院33家。 3、积极培育农业科技基地积极推进1-2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扶持奶及奶制品基地、农

16、作物育种基地、种苗繁育基地、良种中试基地等农业科技基地6个。扶持亿元以上产值的科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 4、积极开展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重大专项的中期检查一是根据省科技厅的通知,对“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和xx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在项目带动下,建设了“三区一田”水稻120万亩、小麦101.6万亩,分别取得了安徽沿淮地区水稻亩产814.8千克和小麦亩产587.5千克的最高记录,累计增产粮食12.2万吨,直接经济效益3.04亿元。二是对xx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草莓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进行了中期检查,项目自实施以来建设草莓科研实验楼1栋、智能温室4座,日光温室26

17、0个;培育草莓新品种2个;完成草莓与西瓜套种模式,草莓种苗扩繁体系建设及产业化示范;制订了企业标准3项;开展种植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提高了广大草莓种植的科技素质和种植技能。 5、积极开展富民强县项目申报和验收工作一是指导帮助xx区成功申报了2014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酥瓜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有利于提高xx区酥瓜生产经营者的科技素质和市场观念,促进酥瓜产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由毛集实验区承担的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毛集优势水产健康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通过了专家验收。建立优势水产产业化基地7个,面积20760亩;取得省科技成果2

18、个,制定企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举办培训班46期,培训农民20560人次,带动就业7100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9.09万亩,加工水产品6800吨,实现总产值62980.1万元,核心养殖区人年均纯收入10980元,示范养殖区人年均增收2120元。 6、实施了“农业科技110”工程“农业科技110”工程旨在加快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应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技能水平,促进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在农业上的贡献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市计划在3年内建立1支100人的市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100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养1000名农民技术员,实现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应用“

19、0距离”对接。在市科技局、组织部、农委、科协的牵头组织下,县区科技农业部门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调查研究,摸清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帮扶措施。2014年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3家,培育选派了33名科技特派员组队帮扶,成立了5支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六、提升创新水平实施知识产权战略1、全力完成省市专利申请、授权目标考核任务2014年1-8月我市共专利申请1964件,其中发明申请584件、实用新型申请1348件、外观设计申请32件;专利授权1362件,其中发明授权165件、实用新型授权1155件、外观设计授权42件。1-8月的发明专利授权量16

20、5件在全省排名第6位,同比增长98.8%,增幅全省第三;已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目标考核任务,任务完成率103.1%,任务完成率全省排名第一。截止8月底,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52件,任务完成率116.7%,任务完成率全省排名第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93件。1-8月我市共专利申请1964件,同比增幅17.1%,提前完成市政府目标考核任务;申请量全省排名9位。1-8月我市共申请发明专利584件,全省排名第13;同比增幅52.1%,同比增幅排名全省排名第9。 2、开展知识产权周和专利行政执法活动4.24日在市新华书店门前广场举行打击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销毁各类盗版、非法出版

21、的光盘、音响制品、书刊近2万件,非法赌博游戏机740多台。同时开展了“拒绝盗版、共筑未来”签名活动,现场悬挂条幅,发放专利宣传资料。2014年共进行执法检查6次,其中和市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办公室到潘集联合执法1次,知识产权处独立执法检查5次。1-7月我市受理专利案件7件,其中:假冒专利案件2件,专利侵权纠纷案件5件,假冒、侵权纠纷专利案件都已全部结案。 3、积极提高专利服务工作分别到田家庵、大通、潘集工业等园区调研,深入企业50多家(次),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5次,培训企业技术人员达300多人。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14年省核心专利产业化计划项目和XX省第三届专利奖评选活动。目前全市已有6家企业的

22、6个项目通过初审,推荐到省局复审。 4、兑现专利产业化政策资金根据xx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和“xx市专利资助管理办法”,兑现了2012-2013年专利资助及奖励资金466.3万元。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14年省核心专利产业化计划项目和XX省第三届专利奖评选活动。目前我市有11家企业申报省核心专利产业化计划项目,其中获得推荐的企业6家,有8家企业参加XX省第三届专利奖评选活动,其中: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矿用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获得第三届XX省专利优秀奖。 5、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开展“舜耕大讲堂”活动,邀请业内专家、著名学者对全市领导干

23、部、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授课。邀请到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周宏来淮作了题为“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核心作用”的讲座。参加了xx市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节目。在节目上先后介绍了我市专利工作现状,宣传了xx市专利资助政策,专利保护方面的政策等。 2015年市科技局工作计划2015年,我市科技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二三四”科技工程的实施(即:“一主线”是以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主线,“二重点”是以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载体建设为重点,“三围绕”是以双轮驱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为方向,“四突破”是以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抓农业科技创新、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抓知

24、识产权战略实施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我市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我市“煤化产业做精做细,非煤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设创新试点城市完善创新政策法规1、积极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按照省科技厅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培育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按照创新型试点企业申报要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2、着力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结合xx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一是制定xx市科技计划体系;二是商市财政局全面修订完善xx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三是修订xx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四是是修订完善x

25、x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3、启动xx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xx市委、市政府“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中心工作任务和目标,加强调研、学习,深入研究分析,谋划制定符合xx市情的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4、兑现落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对接省“1+6”政策,做好落实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的协调工作。一是及时与省科技厅相关业务处室加强沟通联系,了解掌握省科技厅工作动态。二是加强与市财政局相关业务科室的交流与会商,完善政策兑现落实方案。三是协调局业务科室,做好资料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5、做好2014

2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统计工作谋划好2014年全市研发经费统计工作,拟邀请省统计局有关专家来淮开展现场培训,全面提高我市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填报水平,确保研发经费科学稳定增长,努力完成市政府r;d统计目标工作任务。 6、争创2013-2014科技进步先进市按照科技进步考核标准,认真准备申报2013-2014年科技进步先进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准备、抓好协调、督促各县区做好考核申报工作,力争我市及县区全部通过考核,争取我市第9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7、认真做好省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认真组织好2015年度XX省科技进步奖申报推荐工作;

27、做好2015年度xx市科技进步奖的申报、评审等相关工作。 (二)积极发展高新产业大力培育高新企业1、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全力做好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以及各县区产业园的服务工作,强化生物医药和矿用电子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各县区产业园区新上企业的基本情况调研和跟踪服务工作,重点跟踪中科院等离子所等国家科研单位在淮合作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 2、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真组织企业做好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复审工作,并认真做好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围绕省科技工作考核指标,以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为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平台服务力度

28、,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30项。力争认定一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xx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零”突破。 3、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继续开展国家、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工作。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按照创新型省份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淮南建设创新城市。推动“科技小巨人”培育工程,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分别采取不同方式,积极开展国家、省和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工作。 (三)认真打造创新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1、加快“科技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统筹科技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配置,不断提升科技平台运行质量和水平。整合提升现有科技平台。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29、逐步完成若干重点领域和区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重组和优化。明确各区域科技平台的功能定位,构建若干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完成项目平台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利用项目平台开展科技创新信息服务。 2、努力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一是指导协调全市各县区和各类园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速推进县区、园区各类孵化器建设,协助及时加入到省科技厅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中。二是适时建立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自我管理组织,成立由省级孵化器牵头的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加强孵化器系统内部的管理与交流。三是积极推进毛集实验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两家备案孵化器的省级认定工作。 3、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为促进我市

30、企事业单位与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建立长效科技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我市院士工作站组建工作,2015年拟建院士工作站4家。 4、积极组织“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申报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第二批xx市“50X8226;科技之星”创新团队的申报及评审工作。 5、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搞好组织体系建设:加快筹建县、区、乡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市煤炭、机械、化工等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必要的现代通讯、办公、会务、交通设施,培训业务骨干。三是进行机制创新:研究、学习同类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内部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 (四)加快农业创新步伐助推农村经

31、济发展1、积极推动“农业科技110”工程的实施2015年重点培育30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选派了3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采取科技小分队主动服务和科技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在2015年在全市抓出1-2个亮点。 2、做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在2014年培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大服务力度,力争认定1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xx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 3、继续抓好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根据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合同要求,落实项目各阶段实施内容,抓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富民强县、国家农转资金项目的实施。 4、认定农业科技型企业3-5家根据农业科技型企业认定办法,对

32、已认定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进行回访,综合评价企业在科技创新、示范带动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拟继续认定3-5家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 5、联合市农委申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根据科技部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定标准,动员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力争年内申请1-2家,努力实现xx市省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零”的突破。 (五)提升专利建设水平促进专利转化运用1、进一步提升专利创造水平在2014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市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力争2015年申请专利2000件,其中发明专利900件;授权发明专利190件。通过修改专利资助政策,加大对企业发明专利实审后的资助力度,解决企业申请发明专利的后顾之

33、忧。联合省知识产权局举办培训活动,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建立企业专利联络员激励机制,调动专利联络员的积极性,推动企业专利申请。 2、大力促进专利运用配合省知识产权局组织下一届安徽专利奖的评选活动,通过专利奖项的评选和宣传,提高企业专利荣誉感,引导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的专利布局。对专利技术产业化工作进行统计,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奖励,通过政策兑现,提高企业专利技术实施转化的积极性。 3、加大专利保护和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建设2015年将在2014年基础上,继续加强专利保护,巩固“双打”行动成果,建立专利执法长效机制,对发现的专利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4、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2015年将围绕工作重心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配合“4.26”知识产权活动周和中国专利周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报道,联合新闻媒体、网络等宣传主体,除了宣传专利政策外,突出报道我市在专利工作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和新亮点。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增加上门调研和服务次数,积极和代理公司做好沟通工作,以热心周到的服务,有力的资金支持,积极的政策导向,力争全面完成2015年各项专利考核目标任务。第19页 共19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