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xx-20xx年 第一章概述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运输薄弱环节,加快公路运输基础实施的建设步伐,提高公路运输总体效益,促进农村公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关心“三农”问题,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切实解决农民乘车难、出行难问题,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根据省、市交通管理部门关于加强建设和发展乡村道路、客运站场、运力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县乡村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农村20xx-20xx年客运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编制依据 1、关于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的通知(皖交计20533号); 2
2、、*县统计年鉴(20xx年); 3、交通部标准jt/t200-20xx公路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4、(20xx20xx年)*县乡村道路发展规划纲要。 二、规划的年限。规划的目标年为20xx年。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包括农村客运班线的开发,运力的投放,乡镇及农村客运站点的新建、扩建。 四、规划的目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指导原则 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宗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以方便群众出行,服务农村经济为目的,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围绕农村路网上档升级,科学合理设置和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站场,全面实现“把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
3、开到农民家门口”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效益,促进本县经济持续、稳定、协条发展。 本规划的原则为: 1、结合本县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城镇发展的布局,与相邻县、市建设相衔接,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2、适应国家投资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坚持多渠道,多元化建设,多种形式经营的原则。 五、至20xx年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 1、20xx年规划的总体目标 20xx年前,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96%以上。 至20xx年,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其中中级客车达40%,农用运输车等非法营运车辆全部淘汰。至20
4、xx年通公路的行政村居民步行500米能坐上车,班车客运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20xx年,全县所有乡镇均要建成五级以上客运站,60%以上的行政村要建成招呼站式候车亭。 20xx-20xx年农村客运站点规划明细表 年度客运站停车场停靠点备注 20xx四级站1个 19已完工 20xx三级站1个217 四级站1个 20xx四级站1个133 20xx四级站2个240 20xx五级站5个540 20xx五级站4个440 合计。三级站1个、四级5个(已完工1个)、五级站9个、停靠点179个。 20xx年至20xx年度开发农村线路及运力投放的分年度目标见下表: 农村班线及运力投放一览表 年度农村班线
5、营运客车 新增总数新增更新保有量中级车率 20xx/231480 20xx225261500 20xx12374201540 20xx74420301745 20xx1054303020410 20xx559403024420 20xx/59563430040 第二章农村经济及农村公路客运发展状况 一、基本县情 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1个场代队、275个行政村、2967个村民组、9。9万户、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全县通车总里程1008公里,其中国道25公里、省道52公里、县道266.06公里、乡道145.4公里、村道520.3公里,公路网密度0.7公
6、里/平方公里。 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县人民克服种种困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讲究实效,社会经济获得了全面发展。 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35.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51元,分别比20xx年增加31和21。 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二十多年来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急而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和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表2-1、表2-2分别列出了*县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纯收入及消费水平和恩格尔系数。 近年*县国内生产总值情况表2-
7、1 年份(年)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某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第2页 元)第三产业(万元)人均生产总值(元/人)人口(万) 19905970034578153129809134544.4 199153700257521591412031119644.9 199267100317961966615674147845.4 199393093443212916419608203745.7 1994126228519444683827446273846.1 1995169989627287047436733364846.6 1996206048762818042049341440346
8、.8 1997225205807868565858761477147.2 19982315358350810538873972489547.3 1999262868795898974462202552247.6 20xx2739938552310471583755572047.9 20xx2839968482411038088792590448.1 20xx2946538665211517292823610048.3 20xx2905257016412308197280597848.6 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表2-2 年份(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元
9、)恩格尔系数() 1990628657 1991473692 1992520485 1993812462 19941061744 19951500930 199618841072 199720541729 19982138155681552.4 19992188155782152.7 20xx2260153080852.8 20xx2262153979951.9 20xx2113132175256.9 20xx2341154474448.1 三、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县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为辅。境内无铁路运输,已经初步形成了从贯穿全县的104国道、312省道的公路网络。 1、县乡村公路
10、状况 我县县、乡、村公里总量为931.76公里,其中县道:266.0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16.5公里,三级公路59公里,四级公路190.56公里;按路面质量分:水泥路3公里,沥青路162.5公里,砂石路100.56公里。乡道:145.4公里,均为四级公路;按路面质量分:沥青路22.5公里,砂石路122.9公里。村道:520.3公里,按质量等级分:四级路59.6公里,机耕路460.7公里。 2、*县公路运输状况 20xx年,全县共有各类客运客车292辆,客位3420座;货车1600辆、农机1000辆、大小四轮1200辆、摩托车2万辆,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辆450万人次,周转量9000万人
11、公里,货运量72万吨,货物周转量7700万吨公里。 四、农村客运量现状及预测 20xx年全县农村客运量约26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约9000万人公里,预计到20xx年,全县客运量约为5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约10000万人公里。其中农村居民客运量将达到35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8000万人公里。 五、农村公路建设状况及规划。(略) 六、我县农村公路客运班线、运力、客运站点状况及存在问题。 1、班线及运力 *县共有班线52条。其中县内农村班线23条,其它班线经过本县农村地区时均有停靠,但沿途停靠点不明确,无明显标志。全县有148辆客车跑农村班线,但车况差几乎无中级客车,技术等级达到二级的不到10%
12、,日发班次460班次,但实载率不高。 2、客运站点 全县共有客运站8个,其中二级站一个(XX市公路运输总公司*汽车站)、三级站1个(*县运输公司车站)、四级站1个(来城东门客运站)、五级站5个(北门客运站、水口客运站、大英客运站、施官客运站、半塔客运站);在建的四级客运站有一个(汊河客运站),其余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只是招呼站、发车点,沿途的停靠点均无候车亭,也无明显标志。 3、行政村班车通达情况 全县共有275个行政村,一个国营农场,虽然各个村都通路,但因路面等级低、客流量小等原因,仍有11个行政村通公路未通班车,60个行政村公路损坏或路面状况差未通客车。 4、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道路运输基础
13、设施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农村客运市场的需要和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农村客运站总量不足,总体发展水平低。18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没有等级客运站,即使简易站也只有40的乡镇有。 (2)重视程度不够。对“公路是基础,运输是目的”认识不足,对站场建设重视不够,兼之乡镇客运站公益性强,投资回报率低,各方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3)缺乏稳定的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渠道,资金投放严重不足。由于经营农村客运经济效益较差,运输企业对投资建站的积极性不高。 (4)我县客运站的行业管理相对较弱,投资效率不高。 (5)鼓励和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村客运经营效益差,农村班线缺少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 (6)
14、三轮车及其它未经许可的车辆从事客运,这些车辆存在着安全隐患。 第三章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第一节农村客运线路、运力规划 受农村经济水平、农村客流季节性的影响,农村客运具有客流量小、经营效益差、利润薄的特点,从事农村客运的经营者普遍经营困难,我县运输企业不愿意车头向下开辟农村客运班线,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客运积极性不高,农村客运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但是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农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农村客运网络的发展成为道路运输业的重头戏,为此,制定农村客运线路和运力规划也是势在必行。 一、规划目标 1、20xx年前,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 2、到20xx年,
15、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农用运输车等非法营运车辆全部淘汰。 3、20xx年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客运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农村客运线路、运力规划内容 见附表五 三、客运线路经营模式 农村客运班线的发展必须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才能保证班线开得起、开得稳、开得久。我们可以选择以下三种农村客运班线的经营模式: 1、定线、定班经营模式。在运输经济效益较好的是县城至乡镇之间、经济发达乡镇之间、经济交流频繁地区之间,通过鼓励运输企业车头向下,开行定班、定点的农村客运班线。 2、定区域、不定班经营模式。在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村之间,采取划定一个运行区域,不定
16、起止点、不定班次的循环运营。 3、季节班车经营模式。根据农民出行习惯,开通季节性班车,采取包车、出租形式经营。 第二节农村客运站规划 一、客运站布局规划的原则 客运站布局规划应做到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分工实施、方便旅客,充分满足该地区社会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基本这个目标,在进行网络布局规划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县农村客运站网络布局要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适应农村客运发展,充分满足农村人口出行要求。认真贯彻农村客运站布局的指导思想,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原则,使客运站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立足现实、
17、适当超前 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分析,精确预测,远近结合,市场需求与现实可能可协调,分轻、重、缓、急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适当超前。使之与*县农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县乡(镇)体系建设规模和总体规划相配套。 3、依托路网、骨架优先 *县农村客运站的分布应依托g104、s312公路干线和即将建成的蚌宁高速,与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特点、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辐射方向及范围、现有道路旅客运输基础设施的适应性等相适应。并使农村客运站的功能、数量、规模等城镇社会经济、工农业生产、城镇规划等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进行我县农村客运站网络布局规划时,始终坚持
18、以该地区公路网的布局与建设规划为依据,优先在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乡镇及主要出、入口布点设站,使公路客运站的功能得到最好、最经济的发挥。 4、运输方便、安全经济 道路旅客运输客运站的布局,要与旅客运输、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以及安全方便、经济高效的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农村客运站成为道路运输及交通运输沟通城镇之间及城镇内部旅客位移及相关服务的重要设施。客运站址尽量选择在位于客源分布的中心位置,靠近公路干线,使旅客换乘方便,费用最小。 5、新旧兼容、节省投资 农村客运站网络要与农村客运站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现状统筹起来考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公路客运站设施和基础条件,挖掘潜力,发挥其功能与作用。在网络布局时,要将
19、改建、扩建与新建等方式结合起来,做好客运站的新旧兼容、功能完善工作。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拆迁工程过大,占地面积过多,补偿费用过高及其它用地,以节省投资。 6、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农村客运站是运输车辆、旅客集散的场所,其建设与运营过程均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运输车辆的噪音、废气、作业过程引起的灰尘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等。因此,在进行客运站选址布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或最大程度地降低其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规划总目标及分期目标 *县截止到20xx年共有8镇、10个乡和275个行政村,农村客运网络规划范围内尚有15个客运站、179停靠点待建,建设任务艰巨。 20xx年,
20、全县总共将新建、改造1个乡镇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20xx年新建、改造1个乡镇客运站;20xx年新建、改造2个乡镇客运站;20xx年新建、改造5个乡镇客运站;20xx年新建、改造4个乡镇客运站,每年建设乡镇客运站数量和等级情况详见附表6。 三、站场功能 规划中的农村客运站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旅客运输组织 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法规、进行旅客运输生产、客流和客运车辆的运行组织,实现道路旅客的合理运输。其内容包括:运输生产组织、客流组织、运力组织、运行组织等。 2、提供班线到达及始发班车情况,为农村人口出行提供帮助。 3、提供足够的停车场地。 四、规模及标准(见附表6) 五、建设模式
21、 考虑到全县乡镇的情况千差万别,乡镇客运站建设模式要灵活多样,采用最适宜的方式建设。主要有如下两种建设模式: 1、“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 对设有交管站、有条件进行站站合一改造的乡镇,将采用此模式建设客运站。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现有乡镇交管站的办公设施和场地,设置停车场、候车室、旅客换洗室、汽车检验台等设施以及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改扩建成“前客运室,后交管站”的乡镇客运站。采用“前客运站,后交管站”模式有利于从源头上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并为将来交通税费改革的人员分流等创造良好条件。 全县共有4个乡镇设有交管站(水口站、大英站、半塔站、施官站),建议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按照“前客运站,
22、后交管站”模式进行建设。 2、客运站模式。对社会经济和运输市场比较发达,客流量较大,营运班车数量较多,始发班次比较密集的乡镇,建议采用单独建设客运站模式。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客流量情况可以建成五级或其它级别的汽车站,以满足市场需要。 3、客货一体站模式 我县其它待建的客运站,因人流量较小,货流量较大,建设客运站时,可以考虑将客运站、货运站合并建设,形成集客运、货运、甚至维修等运输相关业务为一体的客货中心,便于货运运输和旅客出行。 第四章投资估算与经营管理 *县农村客运规划从20xx年至20xx年,在这五年的时间跨度里,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原则作出下列的投资估算: 一、投资
23、估算依据 1、土建工程造价参照20xx年同类项目单位造价和指标定额消耗量进行预测。 2、规划的客运站场均用面积,根据国家标准gb-t12419-90和交通部jt3134-88及jt/t200-20xx确定。 3、在土地征用上各级政府将按优惠政策和土地征用有关规定给予购置,以每亩平均市场价计算。 4、所购客车按市场价计算。 二、投资估算 1、客运站点 20xx至20xx年共需建二级站1个、四级站4个、五级站9个,停靠点179个、需投资20xx万元,征用土地62亩。 2、乡村道路 20xx至20xx年共需修乡村油路(水泥路)648.7公里,需投资12974万元。 3、更新、增加乡村班线客车 20x
24、x至20xx年共需新增农村班线客车150辆,更新150辆,共需投资20xx万元。 三、运营方式 为使*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有效实施,需制定和完善客运结构,乡镇道路和营运车辆投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目标的进度、技术质量标准、责任人、检查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规划项目逐步完成。 (一)客运站的经营管理 1、规划建设的农村社会客运站场为公用型车站,具有相应的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社会化管理,公司化管理,全方位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站务服务,行业管理由县运管所实行管理。 2、规划建设的停靠点全部由经营线路公司联系所在村或委托附近住户确定专人负责看管和卫生保洁,保证停靠点的正常运营和使用寿命。
25、 (二)乡村道路的经营管理(略) (三)农村班线客车的运营管理 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班线及客车实行联户捆绑经营。即同一班线的业户组织起来,组成一个联组,并推举生产组长,由联组共同开展这一班线的客运经营活动。 第五章发展农村客运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加强农村客运班线和运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有增加农村客运市场的运输供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客运的积极性,确保现有运输经营者经营得长久,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县(市)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采取降低乡村客运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乡村客运税费负担、改革乡村客运班线审批方式等若干措施,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引导农村客运朝良好的态势发展,最终实现农民满意、经营者
26、满意、政府满意。 一、降低乡村客运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是乡村客运发展的最终方向,但目前相对于尚处在萌芽发展期的乡村客运经济来说,现行市场准入标准相对太高,导致愿意参与乡村客运经营的进不来。对此,要打破现行“新申请进行道路客运市场的客运业户,必须是公司制企业,经营规模必须具备5辆车客运经营规模”的政策束缚,必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政策来明确规定:申请从事乡村客运经营的,只有申请人拟投入车辆的技术状况符合条件、拟聘用的驾驶员符合条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一律予以许可准入。 二、实行乡村客运班线核准制。改革现行乡村客运班线审批方式,实行乡村班线许可核准制。即只要经营者申请的客运班线符
27、合乡村客运线路发展规划,拟投入客车技术状况、拟聘用驾驶员符合规定的,一律予以许可。 三、我县应积极争取成为实行乡村客运税费改革试点县。在培育乡村客运市场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如:花大工夫组建起的公司因经营收不抵支退出农村客运市场,下大气力取缔的农用车、简易车,因客车跑不起来,非法载客车辆又死灰复燃等。究其主要原因是现行的乡村客运税费政策不合理。乡村运输经营者税费相对过重,导致现有乡村客运经营困难、农用车退市难、老旧车更新难,乡村客运经济发展疲软。我们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实行税费减免,将从事乡村客运车辆的客附费征收标准适当降低。同时,联合工商、公安交警、税务、保险等部门,制定执
28、行乡村运输优惠后的税费标准,实行收费明白卡制度,切实减轻乡村运输经营者负担。 第二节农村客运站建设实施对策 一、整顿运输市场,建议健全车站运作机制 要使我县农村公路交通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必须在道路客运站规划与建设的同时,治理整顿运输市场,解决道路运输市场中车辆乱停乱放、客运量与车站设施不相适应等突出矛盾。建立起有序的道路客运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客运站运作机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车站运作机制; 2、建立具有职能合理、层次清晰的车站组织与管理体系; 3、建立具有公平竞争的经营机制; 4、建立具有健全规范的车站监督联系。 二、均衡投入,确保资金供应 规划方
29、案中的车站建设是逐年安排的,其建设序列是遵循适应我县各乡镇道路客运市场的需求,因此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在安排我县道路客运站投资计划时,要依据规划,确保资金供应。 三、保障措施 1、建设资金的筹措 我县道路客运站总体布局规划方案所需建设资金量大,但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当前国民经济腾飞阶段,各行各业、各种建设项目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单靠国家或建设单位拿出全部资金都是困难的。因此,筹集道路客运站建设资金时,要充分考虑我县的各个乡镇财力的实际情况和道路客运站属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特性。规划方案所需建设资金,可以采取争取国家投资、地方自筹、银行贷款、合作、合建等多种方式的筹集方案。实施期间主要采用“
30、四个一点”的方针解决。即省交通厅补助一点,县政府资助一点,经营者筹集一点,以合作、合建等方式筹集一点。这样,上下结合共同努力搞好我县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以促进我县公路交通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客运站人作为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城镇的“窗口”,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除各乡政府与交通管理部门严格按资金筹集方案供应或筹集建设资金,确保资金按时到位,还应争取各级税务部门给予减免税费的优待,银行给予低息贷款,予以扶持。 2、制定与土地使用相协调的发展政策 本规划方案建设用地量大,而建设资金缺口大。因此本规划批准后,应纳入XX省各乡镇的城镇总体规划及用地规划,各乡镇建设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应切实保障站场建设用地。 主要附件: 一、主要附图 1、XX省*县农村客运线路现状图 2、XX省*县农村客运线路规划图 3、XX省*县农村客运站(点)现状图 4、XX省*县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图 二、主要附表 1、XX省*县规划已通公路未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调查表 2、XX省*县农村公路客运班线及运力现状调查表 3、XX省*县农村客运站(点)现状调查表 4、XX省*县规划公路的行政村通车规划表 5、XX省*县客运班线及运力规划表 6、XX省*县公路客运站点规划表第21页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