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XX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7813246 上传时间:2025-01-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XX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XX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XX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XX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XX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 2013年是医院积极建设和稳步发展的阶段,新年伊始之际,为了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方向 在院领导和护理部主任的支持和指导下,在科主任的领导下,保证内分泌科护理团队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继续努力创建护理优质病房,打造品牌护理团队,成为“感动服务”的优秀实践者。 二完善专科小组的内部建设 成立糖尿病专科小组,确定专科工作目标,完善小组各成员工作职责,制定体系架构,有工作内容,制定糖尿病专科护理各项操作流程,建立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如胰岛素使用操作指引、血糖仪使用操作指引、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操作指引、糖尿病足伤口换

2、药操作指引,完善糖尿病教育流程等。 三加强内分泌疾病专科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科室成员的业务水平 1、定期对成员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包括。糖尿病诊断、分型、饮食、运动、用药、胰岛素注射、注射笔使用、健康教育技巧、血糖仪的使用及简单故障排除等,并进行考核,以及常见内分泌疾病护理常规的学习与培训考核。并选派骨干护士参加外院学习班进行培训,增强护理技术力量。 2、制定科室护理业务学习计划,护理查房计划,操作技能培训计划,考核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四在护理工作中推行创造性思维,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新的工作亮点,边工作边摸索,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队伍,在全院的pk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五加强各项临床护理工作

3、,注重细节管理 1)、基础护理。加强落实患者“五短一洁”,晨间护理和黄昏护理落实情况较好,加强卫生员培训,提高病房环境卫生,增加患者舒适度。须加强和提高的是在皮肤压疮危险性评估和压疮护理方面应努力学习,不断更新,预防为主,有效治疗,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低住院费用。 2)、院感。强化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院感管理,手卫生观念人人掌握,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护抵抗力低下人群。对新入科员工(包括医生和护士)进行强化训练,包括手卫生,操作中的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 3)、健康宣教。积极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初发与复发、入院的时间、受教育程度等有计划的安排健

4、康宣教,根据每次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将宣教真正落到实处。 4)、患者满意度调查。根据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处理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度达到100%。 5)、护理安全。争取全科全年实现零投诉,零纠纷,无护理疏忽与差错事故发生。 6)、切实落实每周工作重点,定期督查并进行考核,将制度化转化为程序化,流程化。 7)、加强管理水平,打造品牌团队,在微笑服务同时,以病人为中心,以自己为标兵,将爱心、耐心,细心落实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赢得患者的信赖和支持,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团队,在医院的pk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医院的护理工作争光。 李银华 2013年11月30日 第二篇

5、:内分泌科工作计划(定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现有病床45张,门诊病人数达130人/日。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尿崩症,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本科有实验室两个:内分泌实验室和人工细胞室。现有德国罗氏公司电化学发光仪.美国康仁公司acs-180化学发光仪.美国得普immulite化学发光仪.bio-rad的hba1c自动检测仪.24小时血糖监测仪等,万元以上设备共15台,总值达300万元。并在西南地区率先应用腺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开展胰岛素钳夹技术。实验室配备有整套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具备严格的管理措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

6、科在甲状腺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生机制等研究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仅2005年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现已发表论文400余篇(5年来发表论文157篇,sci收录8篇),论文水平高,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临床实践价值。参与发表专著7部(其中主编2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计20项。5年来获得科研项目有:国家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省级市项目14项.国际合作研究2项,科研总经费近500万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于1998年建立“XX市糖尿病中心”,2001年被评为“XX市教委重点学科

7、”,2005年被评为“XX市卫生局重点学科”,是XX市内分泌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加强与国外.以及国内重点实验室合作。目前已参与加拿大origin研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研究)。拟与澳大利亚麦尔本大学联合开展糖尿病患者sdh.ar分子遗传学研究;与北京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联合开展糖尿病候选基因的筛选研究;与美国zhoujiming联合研究肥胖的基因治疗;继续与华西医科大学合作完成对新药的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寻求新的科研合作项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防止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

8、发生和发展,而且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本科于1998年经XX市卫生局批准成立“XX市糖尿病中心”。该中心致力于糖尿病科普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8年来,坚持不懈对普通市民,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和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糖尿病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创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糖尿病教育体系。糖尿病中心已成为XX市建立最早.规模。大的糖尿病科普教育基地。“XX市糖尿病中心”定期举办糖尿病患者免费学习班,提供糖尿病护士免费咨询,回答糖尿病热线电话(89012755)。新技术新方法: 1.优势技术 (1)钳夹术 钳夹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测定胰岛素敏感型的“黄金指标”。对该技术的掌握标志着我们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达

9、到国内一流水平。该技术的应用,对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已广泛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重视dm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治疗。已对部分dm一级亲属.多囊卵。综合征患者.肥胖等高危人群进行了葡萄糖钳夹试验,尽早发现了其胰岛素抵抗和/或细胞功能缺陷,早期予以生活方式改变或药物的干预,可防止或延缓dm的发生。 (2)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治疗的最主要优点是能改善使用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欲摄入食物的量.种类及进食时间,患者能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同一天内不同的时间设置多个基础率,这主要根据其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工作计划等进行临时

10、设置,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适应证和对患者的要求: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列情况者;口服降糖药无效;急性并发症期;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初期;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反复发生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现象;存在其他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及围手术期等。其他内分泌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如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生活极不规律的各种不同职业的糖尿病患者。本科已用胰岛素泵为上百例患者满意地控制了血糖: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母婴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避免或减少了胎儿畸形的发生;使围手术期的患者降低了术中的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使部分新诊断的dm患者暂时摆脱了降糖药的使用。 2.

11、新技术 (1)动态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仪可连续24小时监测血糖,可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血糖波动趋势。其操作简易,佩戴舒适,损伤小,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血糖波动的全面信息。动态血糖监测仪的使用指征:血糖不稳定者,低血糖和高血糖反复发作;胰岛素泵使用者,指导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怀疑有“黎明现象”或somogyi现象;糖尿病人出院前以及门诊病人,了解全天血糖控制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从引进此仪器以来,已成功开展连续血糖监测3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填补了西南地区糖尿病血糖持续监测领域的。白。为更好的为广大病人服务,提高糖尿病的控制水平,在西南地区首先使用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

12、糖监测每天能记录288个血糖值,可直接了解患者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与进食.运动.情绪的关系,尤其能发现夜间不易察觉的低血糖,以便指导调节治疗方案;使患者血糖既可达标控制,又能避免低血糖,对保护脑功能和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新项目 (1)vb12检测 巨细胞性及营养性贫血可以由缺乏维生素b12引起。这种缺乏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缺乏肉类.菌类等成分;或是慢性酒精中毒;功能性及器质性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易开形成恶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由于胰腺疾.胃萎缩.胃切除.小肠疾病小肠中缺乏vb12结合蛋白及产生抗结合蛋白抗体等原因是造成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以致vb12缺乏的主要原因。 vb1

13、2对于人体正常代谢,dna的合成及红细胞的再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未经治疗的vb12缺乏会造成巨细胞贫血。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vb12的水平鉴别贫血的类型。 (2)叶酸检测 叶酸缺乏可以导致营养性和巨细胞性贫血。这种缺乏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缺乏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叶酸的成分,也可能是由于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成瘾.年纪过大及生活贫。等原因引起。另外,对于孕妇,在孕期中缺乏叶酸可以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啊。饮食中缺乏及代谢与吸收异常是引起男性叶酸缺乏的主要原因。 叶酸对于人体正常代谢.dna的合成及红细胞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缺乏叶酸而不经治疗会造成巨细胞性贫血。所以在临床上检测叶酸及vb12的水平对于鉴

14、别贫血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gad检测 ica检测 内分泌科的蓝图 时间:2009-09-2813:49:19|浏览:359次 近年来,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病人持续增加,陆泽元主任和同事们越来越忙了,常常无法按时下班。虽说有些辛苦,但心里暖暖的。鉴于此种形势,陆主任心情是复杂的。回想起前几年从邵副院长肩上接过内分泌科建设与发展的重担以来,一直心存惶恐,只怕丢了邵副院长等前辈们辛苦打拼赢来的内分科发展本钱,辜负院领导的殷切期望。果真如此,时下的内分泌科的同事们有何颜面。幸好在院领导和大内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科同事们的团结协作,不懈努力,内分泌科发展了,壮大了,迎来了内分泌科的春天。虽说在医疗

15、规模上,无法与市内大医院可比,但医疗水平决不能逊色,不少患者在市内其它大医院治疗不佳的情况下,慕名来到福医内分泌科就治,无不忧郁而来,满意而归。此情此景,陆主任心里自然有些欣慰。 面对福医日益增强的实力,内分泌科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以及良好的发展势头,邵副院长和陆主任在内分泌科发展和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力争用24年的时间创立区重点“糖尿病专科”,并在本市内形成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成立了糖尿病专科医院,如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XX市糖尿病医院。而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之中,糖尿病分别占70%和90%。经过多年的努力,内分泌在治疗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以及

16、妊娠糖尿病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赢得到患者们的良好口碑,而且在有关糖尿病的科研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大胆而又创新性尝试,所以,内分泌科提出创建“糖尿病专科”这一远大构想,是有确切依据和把握的。 年初,内分泌科已经制定好了工作计划: 1.增加床位数,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住院患者的需要。安排更多的专科医生坐诊,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大内分泌科在卫生系统内的影响力度,进一步赢得患者们更好的口碑。 2.购买新设备,如动态血糖监测仪等,开展新技术和检测项目,如胰岛素自身抗体测定,钳夹测定胰岛素敏感性等,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3.提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医疗和研究水平,本年度主要攻关糖尿病足,力争把糖

17、尿病足专业办成市内较有影响度的特色专业。 4.充分发挥内分泌科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科研工作,力争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并发表高层次的论文。 5.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糖尿病教育中心这一平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把糖尿病教育工作办出特色,成为市教康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不失时机地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7.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理论和医疗水平。 陆主任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全科同事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的精神,内分泌科的远期目标区糖尿病重点专科,一定会在24内达到。 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今年全院收益增加指标的要求是非常及时的。王玉琦院长在全院干部会上布置这一任

18、务之后,我科立即召开了科主任和科骨干组成的科主任扩大会议,从我科特点出发,制订了今年的工作计划,并召开了内分泌科科务会,向全科人员布置了2004年科内各项工作。 一、与医院收益增长要求相一致。总收益的增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门诊人次数的增加。 2.新技术的应用。 3.病房住院人数的增加。针对这三个方面,我科的关键是首先增加门诊就诊人数。去年我科6月份由于受到sars的影响,门诊量每月2500人次左右,当时科内开了紧急会议,已经在科内布置加强门诊工作,提出下半年门诊量增至30003500人次/月。通过努力,去年12月底达到了4000人次,今年希望增至4500人次/月。增加门诊量的关键是需要有

19、特色的门诊和优秀的医生吸引病人,要求有优质的服务影响病人。我科采取了几项措施: 1.开出了系列内分泌专科门诊。目前已有甲状腺结节门诊、肥胖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门诊,肥胖多囊卵巢综合症门诊、更年期综合症门诊、骨代谢性疾病门诊、糖尿病肾病门诊、内分泌高血压门诊。每个专科门诊都有专人负责,并定期向门诊部分诊护士进行培训,让更多的病人了解内分泌疾病,提高对病人首次救治的正确分诊率。 2.我科与防保科合作,深入社区,定期到基层组织大量内分泌疾病防治讲座和咨询,扩大科室影响。结合糖尿病早期防治的特点,与社区一级医院联合,初步探索对社区病人的管理与定期随访的模式。 3.增加病人就诊人次最关键的因素是提高每位医生

20、的专业水平,加强专业学习,针对每一个专科,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对每个专病开展科学研究,积极申请课题和自选课题,以科研工作为先导,以病人群体为基础,不仅在病人中扩大影响,而且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升专业水平。学科发展的打算我科的科研重点放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市级的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在研课题约150万元。糖尿病是多发病,涉及的人群面十分广泛,又涉及到许多交叉学科,使我科有机会利用和扩大了可利用资源,也决定了我科的长远发展。今后的科研方向是深入研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病途径,扩大受益人群。结合国家和市政府的有关糖尿病研究指南,积极申请相关课题,初步建立三级医院糖

21、尿病病人的管理模式,推广糖尿病的诊救规范,提高我科的社会影响,提升我科在全国同专业的学术水平。( 第三篇:2018年内分泌科工作计划2018年内分泌科护理工作计划 年内分泌科护理团队将继续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继续努力创建护理优质病房,打造品牌护理团队。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 1、推进家属、患者参与的合作性照顾项目,随着内分泌科创建重点专科的成功,内分泌科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科建设之路。今年拟培养几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一步完善健康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对健康知

22、识的需求,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调动病人及家属参与疾病康复的积极性,更有力地促进护患沟通。安排护士参与糖尿病门诊,提高门诊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让护理工作也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2、建立系统的出院随访系统,由相对固定的资深护理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平台,持续关注和支持患者和家庭,减少居家面临的困扰和风险。 3、继续完善院糖尿病小组的工作,与内分泌外的临床科室护理团队开展好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全院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二、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

23、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三、进行规范化培训。 1、配合护理部,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不同年资、层次、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持续抓好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每月一次护理业务讲座、每周一次患者健康教育、不定期床边演示,进一步完善护理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示范和考核。 4、鼓励护士参加院内、外的培训,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四、细化、完善护理流

24、程和告知。 2017年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方面已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导护士进行日常工作。2018年计划在本科现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细化每个环节,使其更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切实可行。有效的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备环节,我们将完善入院、治疗、特殊注意事项、出院的告知。 五、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探索护患合作工作模式。 1、提高护士的礼仪与素养,创立护士的个人护理品牌。继续完成护士观念上的转变,把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 2、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到护理行为的每一细节。建立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标准。包括:诊疗计划、与患者的沟通内容,如:及时的医疗护理信息,

25、从而使家庭有效参与医疗护理的决策;对危重、疑难和问题患者及家属进行重点宣教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联络经治医生,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建立出院患者后续康复随访制度,积极发放病人出院联系卡,为出院患者提供电话随访和咨询,建立随访档案等。 六、从提升服务品质出发,凝练培育优秀团队,走护理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1、发现科内护理人员的优点,充分利用其优点,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指导其工作,让其自信地发挥个人专长。 2、发扬团队精神,保持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让大家在协同工作中取得成绩。充分发挥个人力量,让每个人都参与管理,以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积极培育内分泌科护理文化,突出专科特色,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

26、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的凝神聚气作用。 七、做好信息的传达和文件的整理。 每次参加医院、护理部的会议后,科室对内容进行原文传达,科室人员进行传达签到。对下发文件分类进行存放,以便查阅。做好文件的管理。努力做到思想与医院同步,积极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中。 八、开展护理成本效益的研究。 1、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配置科室资源。定量分析,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与物质耗费,提供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卫生服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7年11月1日 第四篇:内分泌科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医师9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

27、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12人。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中青年临床医师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目前设置病床51张,诊治的主要疾病包括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性腺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痛风、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症等。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诊治在湘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科室医护人员注重糖尿病宣教,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糖尿病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设立了糖尿病教育门诊,由专人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与运动等进行具体指导;每两周一次糖尿病教育课,每季度一次大型糖尿病病友户外活动以及每年一次糖尿病病友联谊会,使许多糖尿病患者从中获益。糖尿病教育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能进行各种常见内分泌激素

28、、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糖监测,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科室多次获得省科技厅与教育厅基金资助。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 王季猛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XX省内分泌学会与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市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分析和处理内分泌各种疑难病例,多次成功抢救了甲亢危象、垂体危象、肾上腺危象、白细胞缺乏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危重病人。 黄佳克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XX市内分泌学会委员,XX市糖尿病学会委员。从事内分泌内科26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孰练的诊治内分泌疾病如垂体病,甲亢、糖尿病、痛风、更年期综合症、肾上腺疾病等,成功的抢救了许多垂体危象、

29、糖尿病症及高渗昏迷。对糖尿病性并发症的治疗及甲亢的综合治疗有独到之处,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 董晨珊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XX市内分泌学会委员,XX市糖尿病学会委员。擅长内分泌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病人的抢救。 王建平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XX省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XX省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XX市内分泌学会与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各种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糖尿病、甲亢、甲减、垂体疾病、性腺疾病等,特别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治与胰岛素强化治疗。 郑薇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XX市内分泌学会委员,擅长内分

30、泌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五篇:内分泌科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1、目前糖尿病分型包括。特殊糖尿病的病因包括哪些。 答:目前国际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1)、1型糖尿病(t1dm):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2)、2型糖尿病(t2dm):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4)、妊娠期糖尿病(g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胰岛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等;(2)、胰岛素作用的基

31、因缺陷:如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合征、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脂肪萎缩型糖尿病等;(3)、胰腺外分泌疾病:如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肿瘤、囊性纤维化病、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等;(4)、内分泌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升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甲亢、生长抑素瘤、醛固酮瘤等;(5)、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如吡甲硝苯脲(一种鼠药)、喷他脒、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干扰素等;(6)、感染:如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如僵人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8)、其他:可能与糖

32、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包括down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friedreich共济失调、huntington舞蹈病、laurence-moon-biedel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卟啉病、prader-willi综合征等。 2、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答:(1)、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2)、感染性并发症:常并发皮肤化脓性感染如疥、痈等;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等;肺结核;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等;(3)、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多

33、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相关。其中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为重要的共同机制。具体并发症如下:1)、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2)、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200u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gfr下降,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v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uaer降低,血肌酐升高,血压升高),b、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改变分六期:i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ii期(出现硬性渗出)、iii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iv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v期(纤维血管增值、玻璃体机化)、vi期(牵拉性视网膜脱

34、离、失明),以上i-iii期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iv-vi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c、其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3)、神经系统并发症:a、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伴随严重dka、高血糖高渗状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缺血性脑卒中、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危险性增高等;b、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进展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后期出现运动神经受累;c、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表现为瞳孔缩小且不规则、对光消失、调节存在,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

35、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阳痿等;4)、糖尿病足;5)、其他如皮肤病等。 3、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答:(1)、糖尿病诊断是基于空腹(fpg)、任意时间或ogtt中2h血糖值(2hpg);空腹为8-10h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是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摄入量;ogtt采用75g无水葡萄糖负荷;糖尿病病症是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fpg3.9-6.0mmol/l为正常, 6.1-6.9mmol/l为ifg(空腹血糖调节受损),7.0mmol/l应考虑糖尿病;ogtt2hpg40kcal;小儿、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情减少,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2)、营养物质含量:总热量分:糖50-60%,提倡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用糖及糖类制品;蛋白质第21页 共21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