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县区乌裕尔河流域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 .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7812190 上传时间:2025-01-1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区乌裕尔河流域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XX县区乌裕尔河流域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区乌裕尔河流域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 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XX县区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日第一章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1.1.1地理位置 XX县区位于XX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6°16′至127°53′,北纬47°53′至48°33′,北邻XX县区,东与XX县区、XX县区在小兴安岭岭脊分界,西与XX县区接壤,南部与XX县区隔通肯河相望,并与滨北、齐黑、哈黑三条铁路与其相连。并有202国道直通省会哈尔滨和北部重镇------黑河。具有“南通省会,北连边疆,东靠林海,西接粮仓”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全市总面积7163km2,占全省面积的1.6%。 1.1.2地形地貌 XX县区位于小兴安岭山脉西南麓向松嫩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东有南北河、南有通肯河、乌裕尔河,整个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状态。地形共分三个区域;一是东部地山区。高程为海拔400----500m。全市森林面积90%以上分布在这一带,主要是针阔混合林。二是中部的丘陵区。高程海拔300----400m,国营农场、部队农场集中分布在这一带。耕地面积占全市的67%以上。草原草塘占全市的25%。三是西南部平岗宽谷区,高程海拔180----240m。是开发最早的农业区。 1.1.3水文气象 1.1.3.1水文 XX县区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乌裕尔河、南北河、通肯河三条中型河流,共有27条主要支流,总长度953km。三大河流均发源于小兴安岭山脉西南麓。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0.86亿m3。乌裕尔河横贯市域的北部,境内主干长98km,西向流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上游为柳毛沟,左侧有鸡爪河,东轱辘滚河、西轱辘滚河,右侧有小柳毛河、闹龙河、得提河等七条主要支流。南北河纵贯市域的东部山区,境内长度为96.5km,北向流入讷谟尔河。因在山脊上,右侧基本无支流。左侧自北向南为北河、鱼亮子河、十八里河、磨聘店河、赵烟官河、北林河、红光河、北小河、腰小河、库里嘎河、南小河等11条支流。通肯河位于市域的南部,是与海伦县的界河,向西南流入呼兰河。境内长度为104公里,右侧有四道沟子、五道沟子、六道沟子、七道沟子、八道沟子、九道沟子、十道沟子、十一道沟子等八条主要支流。三条河流的特点是:支流较多,河网密布,水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势起伏甚缓,河谷比降小,河道弯曲,断面窄,流量小,汛期洪水排泄不畅,易于泛滥成灾。 全市地下水贮量3.4亿m3,其中可开采水量1.78亿m3,占73。XX县区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水质较好,循环交替作用较强,盐分不易聚集,含盐量较低,一般均低于0.5g/l,属低矿化淡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或重碳酸钠水为主。适于农田灌溉。 1.1.3.2气象 XX县区地处中高纬度,属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初日出现在四月上旬中至上旬末,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在2000----4000度之间。年日照时数2500----2700小时,光照强度105----125千卡/cm2,无霜期在九月上中旬,多年平均降雨量522.6mm,生育期降水占全年的70.75%。2003年4月至9月气温,降水、日照如表1。 表1、二00三年四月至九月份气温降水日照表 月份 4 5 6 7 8 9 备注 气温 6.9 13.2 19.5 20.3 17.8 12.9 有效积温2470.7度 降水 24.5 31.8 75.6 343.1 170.0 103.5 全年1---12月份=844.0比历年多336.2mm 日照 小时 267.8 231.8 253.5 1542 165.7 2228 气温单位:度降水量:毫米日照:小时历年降水量:507.8mm历年4---9月日照:1487.2 1.1.4土壤、植被 (1)土壤 XX县区属松嫩平原黑土地带的边缘,黑土层厚,土地肥沃。河谷及支流两岸的腐殖土有80cm深。 全市土壤分布情况是。在东半部丘陵森林条件下,分布着暗棕壤;在西半部丘陵漫岗农业区,分布着(中耕)黑土;在河谷中,分布着草甸沼泽土和草甸土。土壤分类如表2,3,4。 从表3看到全市以黑土面积较多,占36.85,其次为暗棕壤,占29.09,草甸土占17.24,沼泽土占16.49,水稻土仅占0.33。在耕地面积中,黑土、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占耕地总面积85以上,暗棕壤主要为林业用地。 从表4中看到,全市各类土XX县区乌裕尔河流域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XX县区乌裕尔河流域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方案内容加载中...壤有机质含量均在4.0以上,黑土层较厚,土质肥沃,尤其是黑土、草甸土、沼泽土,适宜农业利用。 表2土壤分类表 土类 亚类 土属 土种 备注 暗 棕 壤 典型暗棕壤 生草暗棕壤 壤质暗棕壤 砂质暗棕壤 砾质暗棕壤 壤土层大于50公分 50公分左右即为砂砾层 50公分深度内较多石砾 黑 土 (耕种黑土) 沼泽化黑土 壤质黑土 中层黑土 薄层黑土 黑土层厚30-50公分 黑土层厚大于30公分 草 甸 土 草甸土 壤质草甸土 砂质草甸土 壤土层厚50公分 壤土层厚50公分下为砂砾 沼 泽 土 草甸沼泽土 泥炭沼泽土 水 稻 土 草甸型水稻土 表3XX县区各类土壤面积及利用状况 项目 土类 面积 (万hm2) 所占 比例 利用状况 耕地 (万hm2) 所占 比例 林地 (万hm2) 所占 比例 牧地 (万hm2) 所占 比例 其它 (万hm2) 所占 比例 暗棕壤 137.48 29.09 6.1 草甸土 81.48 17.24 37.49 黑土 174.14 36.85 139.4 沼泽土 77.92 16.49 2.5 水稻土 1.56 0.33 1.5 总计 472.58 100 187.1 表4XX县区各类土壤理化特性 项目 土类 ph 有机质 全氮 速效氮 全磷 速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容重 (g/m3) 孔隙度 暗棕壤 5.3-5.9 10.3-13.3 0.24-1.27 185-691 0.17-0.30 7-96 212-996 0.9-1.1 55-65 草甸土 6.2-7.0 9.1-12.1 0.14-0.87 183-793 0.21-0.43 7-147 159-540 黑土 6.0-6.9 4.0-8.1 0.21-0.67 130-554 0.14-0.22 3-134 158-567 沼泽土 6.5-7.1 11.5-28.4 0.19-1.55 190-870 0.21-0.45 5-147 191-571 水稻土 8.9 0.29-0.57 266-506 17-64 201-489 (2)植被 全市自然植被覆盖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0左右,受地形,气候影响,全市生态类型多样,地带性特征明显,主要植被类型如下。 ①森林植被 境内森林植被属小兴安岭西南坡森林植被区,为小兴安岭植物区,小兴安岭植物亚区,地带性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可分为以下类型。 深山针叶及针阔混交林。分布在东部及中部一带,南北河流域分布最广,为通北林业局所辖。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云杉,针叶树及山杨、紫椴、枫桦、山榆、黄菠罗等阔叶树,伴生树种和林下植物有青楷槭、花楷槭、山槐、赤杨、榛子、山樱桃等及山葡萄、猕猴桃、五味子等滕本植物,局部地区尚有成片原始红松林,兴安落叶松林。 低山丘陵次生林。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早在清朝中叶还是针阔混交原始林,后经日伪时期的掠夺采伐,以及附近居民多年的乱砍滥伐,使林分结构和植被变为天然次生林。林相或是以蒙古柞为主的带状天然次生林,或是以柞、山杨、黑桦、白桦为主的块状混交天然次生林,顶部多生兴安杜鹃、刺五加、五味子,沟谷漫岗多生蕨菜、黄瓜香,缓坡多生平贝、百合、黄花、党参、野刺玫。各处均杂生榛柴灌木。 ②草甸植被 草甸植被可分为3种类型,即浅山平岗地带由森林植被向草甸植被的过渡类型;平原草甸类型;沼泽及沼泽化草甸类型。 浅山森林草甸植被。分布在浅山区平岗山坡及山间平地,兼有疏林、草甸及沼泽植被。木本多以白桦、小叶杨、各种柳树、柞树为多,局部地区有榛柴灌丛。低地杨树科有赤杨;蔷薇科有野玫瑰、珍珠梅、柳叶绣线菊等。草本植物种类与平原草甸相似,只是面积小,数量少。 平原草甸植被。主要为杂草草甸,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禾本科有大、小叶樟、披硷草、雀麦、早熟禾等;伞科有独活、香芹、泽芹、柴胡;菊科有艾蒿、野艾蒿、宽叶山蒿、凤毛菊、东风菜、山尖子、鬼针草、狼尾巴草、蓍草;参科有东北马先蒿、轮叶婆婆纳;蔷薇科有莓叶委陵菜、龙芽草、水杨梅;毛莨科有唐松草、勺药、升麻、草玉梅、铁线莲、北草乌;龙胆科有花锚、三叶龙胆;茜草科有茜草、猪殃殃、蓬子菜;桔梗科有聚花风玲草、雀斑党参;柳叶菜科有水湿柳叶菜、柳兰;百合科有毛百合、沃丹、玉竹、藜芦、雉腺金丝桃;防已科有蝙蝠葛等;败酱科有黄花败酱、缬草、蒙古山萝卜;豆科有宽叶野豌豆、多茎野豌豆、箭舌豌、野大豆、山野豌豆等。 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植被。分布在河谷低地、旧河道、洪泛区,禾本科以小叶章为主,沙草科有沙草、塔头台草等;南星科有小香蒲、香蒲、石昌蒲、水芋;龙胆科有睡菜等;玄参科有大花马先蒿等;蔷薇科有沼萎陵菜、小白花地榆、蚊子草;泽泻、小慈茹;菱科有菱;伞科有泽芹;报春花科有球尾草;毛莨科有驴蹄菜、小茴茴菜;木贼科有木贼;眼子菜科有眼子菜;兰科有沼兰;蓼科有箭叶蓼、分枝蓼、酸模、波叶大黄、耳叶蓼等。 ③耕地植被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及其它地势平坦地区,经多年耕种,形成人工植被类型,主要有水稻、大豆、玉米、小麦、杂粮及蔬菜、经济作物等,此外还有田间杂草。菊科有蒙古栎、野艾蒿、茵陈蒿、苍耳、小飞莲、山莴苣、苣卖菜、兴安毛莲菜、鬼针草、东北苦菜等。 禾本科有野稗、狗毛草、金毛狗尾、雀稗、马唐草、燕麦草、偃麦、看麦粮、早熟禾等。 蓼科有酸模叶蓼、本氏蓼、苦荞麦、贯叶蓼、卷茎蓼、羊蹄菜、分枝蓼等。 唇形科有鼬瓣花、香薷、野薄荷、小棘针、连线草、地瓜苗。鸭跖草科有鸭跖草。大戟科有铁苋菜。木贼科有问荆。十字花科有葶苈、风花菜、荠菜、旗杆芥、亚麻芥、盖兰菜、独行菜等。藜科有藜、刺藜、轴藜、灰绿藜。苋科有凹头苋等。 分布较普通的还有锦葵科的野西瓜苗,桑科的萑草,莽牛苗科的鼠草,石竹科的繁缕、瞿麦、王不留行,茄科的龙葵。星散而又集中分布的有伞形科的蛇床子,紫草科的水湿伏地菜,旋花科的打碗花和藤长苗。 1.2社会经济概况 1.2.1历史沿革 XX县区成立于民国元年10月(1912年10月),距今有90年历史,但据XX县区出土文物,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在此居住,是游牧民族生息活动的地方。 北安原名XX县区、龙镇县,1939年1月1日伪满政府批准将龙镇县改名为北XX县区。同年6月成立北安省,省会设在北安。1945年8月北安解放,11月24日北XX县区人民政府成立。属XX省管辖,省会设在北安。 现在的北安是由北安和通北两县合并而成的,北安地名取自北部安定之意。 1.2.2行政区划 XX县区国土面积7163km2,市属面积为2990km2,人口47.73万,其行政划区为5镇4乡67个行政村及11个农、林、牧场。市域内有农垦总局所属的赵光、建设、红星、长水河4个农场,省森工总局所属通北林业局及所辖16个国营林场,13个部队农场。驻市省市企业国土面积4173km2,人口10.84万,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的58.3和22.4。 1.2.3社会经济发展 (1)总体经济水平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89646万元(区域口径),比上年递增8.2,在农林牧渔业中(市属)农业产值41751万元,林业产值4348万元,畜牧养殖业产值11840万元,渔业产值1100万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928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年收入人均2923万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871元,全市经济状况在全省属中等水平。 (2)农业生产 XX县区是我省及国家重要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2003年粮食总产量14.0万t,平均每人生产粮食0.97t。年末大牲畜存栏35212头,其中黄牛17553头,奶牛15034头,马2221头。生猪40226头,羊57266只,家禽352377只,当年生产肉类总计4448t。全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现有水库12座,机井152眼,可调蓄利用水资源20000万m3,修筑骨干渠道长62.7km,灌溉农田面积0.2万hm2。人工造林2.2万hm2,全市农机总动力17.8万kw,大中型拖拉机683台,小型拖拉机8516台,农用水泵1085台,电动机714台,柴油机988台。大中型农业机具2515台,小型农机具9924台,联合收割机153台。基本实现了农村机械化。 (3)工业生产 XX县区工业主要有军工、电力、森工、机械、冶金、纺织、化工、建材、医药、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等20多个门类。全市有大小工厂百余家,其中规模较大企业十几家,其特点主要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产品,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全市丰富的林产、土特产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镇企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创造了条件,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市属)工业总产值13867万元,利税1089万元。XX县区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社会公益事业 ①交通、通讯 XX县区四通八达,是省会哈尔滨及其它地区与边界黑河联结的重要节点,滨北、齐黑、哈黑三条铁路交汇于此,公路交通以202国道为主干,与碾北、绥北、北五省级公路形成公路骨架,公路支线连接各乡镇,形成一个市内外极为方便的公路网。全市市话用户达10万户,农村电话约3万户,无线寻呼3000户以上,移动电话52670门以上,全市电话普及率达65以上。 ②文化教育 XX县区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影剧院、书店、文化馆、舞厅等娱乐设施,各乡镇也均建有相应的文化设施,有线电视已普及广大农村。全市有各类学校219所,其中中学36所,在校学生28240人;小学153所,在校学生33082人。学校校舍基本实现砖瓦化、学龄儿童入学率98以上,中学普及率达98,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入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 ③医疗及社会保障 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87个,医院病床2720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605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60以上,市里建有设备完善的市医院及卫生防疫站,各乡镇建有卫生院、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加强。 ④城镇建设 以XX县区为首的小城镇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建设、完善城镇街道和城镇交通干线,加强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完善市政给排水设施建设,基本实现XX县区内的集中供热、三废达标排放及无害化处理、合理规划功能区和居民住宅小区,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提高,城镇的经济实力和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 总之,XX县区近年来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生产的束缚,使该市尚未能摆脱以种植业为主导的较为单一农业生产的影响,工业不甚发达,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今后生态市建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大的潜力。 1.3.自然资源及利用现状 1.3.1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1)土地资源 全市国土面积7163km2,全市耕地面积21.496万hm2,占国土面积30.01,林地面积30.361万hm2,占国土面积42.39,牧草地面积9.15万hm2,占国土面积12.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3万hm2占1.8,交通用地0.66万hm2,水域面积0.73万hm2,占国土面积1.0,未利用土地面积7.92万hm2,占国土面积11.1。 (2)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全市耕地、林地、牧草地、各项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1: 1.45:0.42:0.09。人均占有土地1.48hm2,人均占有耕地0.44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91hm2,人均耕地是全国5.5倍,是全省1.42倍。土地利用率88.95,土地垦殖率30.01。 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市属土地面积29.905万hm2,占全市总面积41.74。在市属土地面积中,耕地面积12.646万hm2,占42.29,林地面积8.306万hm2,占27.99,园地面积0.003万hm2,占0.01,牧草地面积6.588万hm2,占22.03,各项建设用地0.887万hm2,占2.97,交通用地面积0.405万hm2占1.35,1水域面积0.414万hm2,占1.38,未利用土地面积0.656万hm2,占2.20市属土地面积中耕地、林地、牧草地、各项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比例为1: 1.41:0.42:0.06:0.37,人均占有土地0.79hm2,人均占有耕地0.34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66hm2,人均耕地是全国的4.25倍,是全省1.1倍。土地利用率97.80,土地垦殖率42.29,分别高于全省89.9和25.0的平均水平。(见表1.4) 表1.5XX县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万hm2 项目 利用分类 面积 所占比例 市属 面积 所占比例 耕地 21.496 30.01 12.646 42.29 林地 30.362 42.39 8.306 27.99 园地 0.016 0.022 0.003 0.01 牧草地 9.15 12.8 6.588 22.03 水域 0.73 1 0.414 1.38 各项建设占地 1.301 1.82 0.887 2.97 未利用土地 7.915 11.05 0.656 2.20 交通 0.658 0.92 0.405 1.35 总计 71.63 100 29.905 100 人均占有土地 1.48hm2 0.79hm2 人均占有耕地 0.44hm2 0.34hm2 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 0.91hm2 0.66hm2 (3)耕地利用特点 ①旱田 全市旱田面积20.9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97.6,其中市属旱田面积12.14万hm2,占市属耕地面积96。旱田耕地的土壤类型以黑土、草甸土为主,占80以上,主要分布在丘陵、台地、岗状、波状平原上。农田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甜菜、烤烟等经济作物为主。 ②水田 全市水田面积2730.9hm2,占总耕地面积1.2,其中市属水田面积2622.80hm2,占市属耕地面积2.07。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北低平原乌裕尔河南北河两岸的海星乡、通肯河北岸的主星朝鲜族乡等乡镇,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较为完善。水田开发较晚,新形成的水稻土一般由沼泽土、潜育化草甸土、草甸土演变而来。 ③菜田 全市菜田面积2503hm2,占总耕地面积1.16,其中市属菜田面积2435.80hm2,占市属耕地面积1.93。主要分布在赵光镇、城郊乡、二井子镇等乡镇,菜田除大田蔬菜种植外,还包括塑料大棚和温室园地。 ④园地 全市园地面积16hm2,占总耕地面积0.02,其中市属园地面积3hm2,占市属耕地面积0.01。主要分布在台地漫岗地带的乡镇,品种主要有黄太平、小苹果、李子、葡萄等灌木果树和人参、黄芪、平贝等草本药材及苗圃。 ⑤耕地质量评估 全市大部分耕地地势平坦,黑土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9,含氮0.2-0.6,含磷0.2-0.3,土质较肥沃,农业生产水平和潜力较高。 部分分布在河谷低洼地势的耕地易受水灾危害,内涝较重,分布丘陵漫岗区的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3。 总之,XX县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具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垦殖率高。市属耕地面积126458.60hm2,垦殖率42.29,高于全省25.0的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率为97.80,也高于全省89.9的平均水平。市属未利用土地少,主要为分布在乌裕尔河、通肯河及其支流两岸的渍水草地。 (2)耕地利用以旱田为主,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市属耕地面积中旱田比重为98.7,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状态。现有水田面积为2622.80hm2,仅占耕地面积的1.3,今后应加大投入,发展水田。 (3)林地面积大,但分布不均。市属林地面积为83059.44hm2,主要分布在市属林场境内,其中人工林为28000hm2。林种多为天然次生林,经济效益较低。 (4)耕地分布在丘陵、台地、岗状、波状平原上,水土流失严重,耕地中有大量的冲刷沟,侵蚀耕地。 1.3.2森林资源及利用现状 (1)森林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30225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08465hm2,占63.13,疏林地面积7847hm2,灌木林面积435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0540hm2,苗圃面积415hm2,在林相组合上针叶林面积70520hm2,占35.53,阔叶林面积93278hm2,占64.47;全市森林覆盖率29。 全市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及中部一带,南北河流域分布最广,天然林主要树种有针叶林,桦、柞、杨、椴、榆等,其中随着地势的变化,山上部分多为红松针阔混交林,柞树林和硬阔混交林,中部为杨、椴及软阔混交林,山下为珍贵树种混交林;人工林主要树种为落叶松,速生杨树、樟子松等。 表6XX县区森林资源现状单位:公顷 指标 数量 林业用地面积 有林地面积 其中:经济林地面积 疏林地面积 灌木林地面积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苗圃面积 林分总面积 其中:用材林面积 防护林面积 薪炭林面积 特用林面积 天然有林地面积 其中:天然用材林面积 天然防护林面积 天然薪炭林面积 天然特用林面积 人工有林地面积 中幼龄林面积 近熟林面积 成熟林面积 过熟林面积 活立木总蓄积(万m3) 其中:天然林蓄积(万m3) 人工林蓄积(万m3) 林业产业总产值(万元) 森林植被覆盖率 330225 208465 653 7847 435 30540 415 208465 163798 42238 528 1248 131014 93278 37070 96 570 70520 58404 4380 7723 13 946.5 702.6 243.9 15091.4 29 (2)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林木采伐过度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森林采伐过度及农业开发大面积毁林开荒,使XX县区的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在近50年的人为生产活动中,全市森林面积减少25.14,蓄积减少34.11,森林植被覆盖率由38.87降至29,森林质量明显降低,单位面积蓄积由62.1m3/hm2,降至45.43/hm2,郁闭度由0.7降到0.5,森林后续可采资源明显不足,林缘由台地漫岗区向山地退缩了3km。建国后到90年代初,全市平均年采伐量23万m3,90年代后森林采伐量200万m3,高于森林生长量,90年代后森林采伐量有明显减少,近几年全市木材年生产量减少到10万m3,消耗森林蓄积15万m3。 ②发展木材深加工及综合加工企业 迫于可采森林资源的限制,在限制林木采伐的基础上,积级开发新产品,扩大木材深加工。综合加工利用渠道。目前全市有木材综合加工厂15座。 ③开发林下野生动植物资源 积极开发利用林下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市现有野生浆果、真菌、山野菜、中草药等山产品加工厂十几座,狍子、鹿人工饲养场3个,林蛙养殖场1个,果树生产基地653公顷。 ④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效益 全市有农田防护林5168hm2,水土保持林5070hm2。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提高全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堤岸防护能力,美化生活环境。全市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由过去单一追求木材生产转向发展林区特产经济和生态经济,由过度采伐带来的生态破坏转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重视生态经济效益,强化森林恢复和建设。 1.3.3草场资源及利用现状 全市草原面积90666hm2,占全市土地面积12.66。分布于军垦系统8666hm2,森工系统13333.73hm2,农垦系统29000hm2,市属林、牧场23666.67hm2,集体乡、镇9722hm2,年产草量7.5吨/亩,实际载畜量15.6个/公顷(羊单位),草原退化面积33.33hm2,分布于乌裕尔河沿岸以北,人工改良草地面积200hm2,人工草场面积33.33hm2,草地开垦面积997.53hm2。 草原典型主要为沼泽草甸类,沼泽类及草甸草原。按草原典型分,草原(场)的植被类型有: 小叶章群丛。小叶章为建群种,伴生种较少,群丛总盖度80~90,草高60-90cm,平均产草量4000-5500kg/hm2。 小叶章杂草群丛。小叶章为建群种,伴生有较多杂草,群丛盖度80-85,草高60-70cm,平均产草量4000-4500kg/hm2。 沼泽及沼泽草甸主要植被为。小叶章修氏苔草群丛、苔草小叶章群丛、乌拉苔草群丛、漂筏苔草群丛、毛果苔草群丛。 XX县区草原良好,尤其在春、夏季节,牧草营养丰富,牧草种类搭配较为合理,适口性好。牧草生物量较大,放牧场利用时限5-10月份,秋季可做割草场,有效好的经济价值。 (2)草原(场)资源的利用 由于人为的因素,尤其是国家、省、市项目占用面积的因素,如202国道、闹龙河水库、主星、东胜、杨家等水稻开发区占用草原,使得草原面积连年减少。现有草原分布多集中在边远山区,养畜集中区草原面积小。总体来看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尚好,草原好、产草量高高草原面积占70以上,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个别开发较早的草场,由于超载放牧,出现不同程度的风蚀、沙化、盐渍化等退化现象,产草量降低,有毒物种大量出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了退耕还草及分类经营,有力的促进了草原生产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因地制宜,合理制定相关措施及规划,使草场建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1.3.4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1)水资源现状 XX县区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乌裕尔河、南北河、通肯河三大水系,共有27条支流,总长度953公里。三大河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山脉西南麓。多年平均经流总量为10.86亿m3。乌裕尔河横贯市的中部,境内主干长98公里,向西流入齐齐哈尔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水源地。南北河流域境内长度102.8公里,两岸是近10万公顷原始湿地。XX县区河流特点:支流较多、河网密布、水源丰富。但由于地势起伏甚缓,河谷比降小,河道弯曲,断面窄,流量小,汛期供水排泄不畅,易于泛滥成灾。XX县区十分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在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的同时,我市制定了《XX县区水资源管理办法》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办法》。XX县区还大力发展蓄水、引水、提水等水源工程,闹龙河水库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后,已开始封闭部分深井,XX县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已基本解决。 ①地表水资源 XX县区水资源总量为14.95亿m3,其中地表水11.55亿m3,地下水3.4亿m3,保证率为75的年水资源总量9.19亿m3。地表水年消耗量为0.93亿m3,其中:农、牧业灌溉用水总量0.88亿m3,占地表水年消耗总量的94.6,工业用水总量0.01亿m3,占地表水年消耗总量的1.1,生活用水总量0.04亿m3,占地表水消耗总量的4.3。本市废水排放量为52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41.2万吨,主要排入先锋水库,至使先锋水库、cod、bod5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质由Ⅳ级降到Ⅴ级。 ②地下水资源 XX县区地下水埋藏情况分为三个类型。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差,地下水含水量少而薄,补给条件不好,基本属地下水贫水区。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3.4亿m3,可开采量为1.78亿m3。乌龙河、闹龙河及轱辘滚河的高低漫滩上,水量丰富,水量20-50t/h,地下水条件良好,径流交替作用强烈,补给条件充沛。通肯河流域沿通肯河高低漫滩上,有5-15m厚的砂、砂砾石中的潜水带,水量较丰富,为30-50t/h。石泉、海星、通北(铁路东)属河岸阶地上埋藏在3-5m以下的砂、砂砾石层中的承压水,水量贫乏,为10t/h。 (2)水资源分布 ①区域分布 受地形及构造影响,全市水资源由东北向西南随地势由高至低呈递增趋势,河水径流量由小变大,地下水含水层由薄变厚,埋层由深变浅,单井涌水量由少变多,总体来看以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为丰富。 ②年内分布 水资源年内分布由于受到降水影响极不平衡,冬季降水少,11月-1月份河流径流占全年径流的3.8,春季2-4月份偏少,河流径流量占全年径流的6.9,春季抗旱形式严峻,5-10月份较多,尤其7-9月份多大暴雨及持续发生降雨,河流径流量占全年径流的46.5。 (3)水资源利用及水利工程 XX县区现有先锋、闹龙河大型水库二座,中小型水库9座。其中闹龙河水库位于市区东部,库容9600万m2;先锋水库位于市区西部,库容2200万m2。现有中小型水库9座,总兴利库容10011万立方米;中型灌区2处,小型灌区22处,中型涝区2处,小型涝区15处,防洪保护面积8万亩,水保小流域10条,乡水利工程供水156处,分布在通北、赵光、石泉、海星、主星、二井、城郊等乡镇,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这些工程对XX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表72005年、2010年需求计划表单位:万人、万立方米、万公顷 年 需水量合计 XX县区 农村 人口 生活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 农村灌溉 渔业 人口 生活用水量 水田 坐水种 旱田节水 面积 用水量 面积 用水量 面积 用水量 面积 用水量 2005 15831 20 657 2097 22 2782 15 9000 30 150 2 240 1.2 720 2010 23263 2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