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4年,我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坚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全街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街道普法工作目标任务,为创建“法治街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目标,强化工作体制机制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今年街道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法治街道创建领导小组,有效统筹全街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决策、规划和部署。
2、司法所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配备专兼职普法工作人员5人,各社区也相应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人主抓普法工作。年初召开普法工作部署会议,按照区、街“六五”普法规划要求,认真制定201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和进一步深化“法治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并积极实施。 2.加强目标管理。建立、完善和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评估、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同今年社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社会工作者考核相挂钩,年初下发2014年金山街道关于实行星级社区考评和社区专职工作者考核的办法,2014年12月9日至11日组织考评组,严格按照考评标准对各单位的普法工作予以检查,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普法办公室
3、不定期对各社区的普法工作进行抽查,对落实不力的社区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切实提高各社区做好普法工作的责任意识。 3.加强基础保障。把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4年区财政拨付了5万元用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用于更新街道和各社区法制图书角、开展百姓法治讲堂、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普法骨干培训等,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共组织4次普法骨干培训,11月26日至11月28日,对街道9个社区法制宣传栏进行了实地考察,表彰法制宣传栏建设优秀的社区,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社区继续做好社区普法工作,不断丰富普法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 (二)明确任务,强化社会法治化管理1.深入开展“
4、法治街道”创建活动。一是推进依法执政。落实党工委议事规则、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以及机关干部学习培训、政务信息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等制度,推进党工委议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10月份组织街道公务员积极参与法律知识考试。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街道党工委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健全领导班子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实施“阳光工程”,提升服务效能。及时将涉及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等民生问题,依法公开政策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投诉渠道等内容,做到“阳光施政、透明施政”。三是深化行政监督。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人大、政协工作,积极深化行政监督制度,办事处定期向人大、政协提交工作报告,自觉接受人
5、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同时积极配合上级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依法监督检查,提高政府的透明化、法治化水平。 2.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是指导健全完善社区自治机制,在街道各社区全面推行重大事务“听评会”制度,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得到不断深化。二是在各社区全面实行“党代表挂点服务”制度,进一步提高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水平,落实民主公开实效。三是结合“平安”、“法治”创建活动,在基层广泛开展了星级“民主法治社区”、“无邪社区”、“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至2014年年底,街道“民主法治社区”创建率达到100%。 3.深入开展“平安街道”创建活动。一是筑牢人民调解网络。把创
6、新社会管理方式与建立健全调解组织网络相结合,构筑四级调解网络,强化行业性专业性联调工作,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先后在辖区成立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开展金山、五通派出所警民联调工作并形成机制,成立xx市首个人大代表调解室福伟个人调解室,建立万达商圈联合调解委员会,打造万达和谐商圈。辖区各级调解组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37件,调处成功率达98%。二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方式。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完善矫正人员社区服务方式、教育方式和监管方式,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微信群,及时向社区服刑人员发布学习教育、社区服务、报到提醒、警告通报等信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加大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和吸毒人员帮
7、教力度,尽力减少重新犯罪和复吸现象发生,我辖区共有在册刑释解教人员93名,今年未发生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现象。 (三)创新载体,全面推进法制宣传教育1.开设“百姓法治讲堂”。通过在各社区开设法治讲堂授课内容意见征求箱,组织所内工作人员,邀请劳动保障、地税、工商等部门,以及辖区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分层次召开内外部意见征求座谈会,以及发动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的咨询接待人员收集群众关心的问题等方式宽领域网罗讲堂授课意见,利用街道微信和网上平台,及时转载分享讲堂“授课表”,扩大法治讲堂宣传面,并根据机关干部、青少年、基层群众等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全方位深入举办法治讲堂。全年辖区共开展各类法治讲堂18
8、次。 2.开展“送法上门”。围绕重点项目展开宣传,针对五缘湾综合医院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在征地拆迁项目启动前积极参与法律法规、拆迁政策宣传,加班加点深入十六冶宿舍、鑫德胜厂房等拆迁点,与拆迁户商谈,为拆迁组提供法律保障。针对经济困难、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释人员等特殊群体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上门服务280人次,培训帮扶140人次,扩大普法覆盖面。 3.创新普法方式。结合“法律六进”,宣扬学法的重要意义,以禁炮宣传、“五下乡”服务、大型企业用工招聘、“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为契机,联合相关部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标语、宣传单、分发宣传品、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深入街道广场、居民小区
9、、企业、学校等开展16场大型法制宣传活动,累计分发宣传材料和宣传礼品1652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2015年工作计划2015年,我街道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全街道法治化水平,为街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重点是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坚持把增强法律意识作为首要前提,扎实抓好“三个关键”。一是突出宣传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重大决策问法等各项制度的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社区干部、企业管理者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切实抓好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二是突出宣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着眼招商引资和优化发展环境,抓好
1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依法经营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着眼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抓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房屋拆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着眼社会和谐稳定,抓好安全管理、依法信访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理性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三是突出宣传教育形式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和法制文艺的宣传作用,采取以案说法、文艺演出、现场咨询、模拟法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抓好“法律六进”活动,增强法律宣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坚持把强化法治管理作为根本任务,切实规范“三大行为”。紧紧围绕法治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是规范行政行为,创建法治街道。切实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理顺行政执法体
11、制、强化监督与责任追究等工作,认真解决依法行政中的突出问题,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侵权必查处。二是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建立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实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三是规范基层行为,推进民主法治。认真落实基层民主政治各项规定,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居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深入开展平安街道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力争“提档升级”,再上台阶。 (三)坚持把依法集中治理作为有力手段,全力开展“三项行动”。通过开展三大
12、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程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全力抓好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责任,创新举措,加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力度,全力以赴化解信访积案,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力以赴抓好“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集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等专项行动,坚决遏制偷盗猖獗现象和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三是全力抓好“两违”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强化责任、严明纪律,继续强势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两违”行为不断蔓延的趋势,为街道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