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域办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2013年是XX县区的“改革创新年”和“转型提质年”,这一年来,在XX县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我办紧紧围绕XX县区建设“五大新城”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明确职责,狠抓落实,严抓工作作风,积极推动坪山河流域的整体开发建设。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统筹,制定“总体规划近期实施计划”的实施策略,突出流域综合发展1、编制完成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五届四十三次)、市政府办公会议纪要(249号文)等文件的要求,XX县区统筹考虑了吕锐锋常务副市长赴XX县区调研提出的治河理念
2、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划定了30.3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提出了“水环境治理+土地开发+产业转型+投融资”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形成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作为指导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其中,计划到2015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30亿元,区级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多元化融资模式实现融资60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亿元。 2、编制完成坪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近期实施计划该计划重点梳理了流域近期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安排建设活动和项目时序,确定牵头部门与责任主体,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在坪山河流域30平方公
3、里范围内,梳理出近期政府投资项目共110个,社会投资项目28个。政府投资项目涉及道路交通项目47项、公服设施项目19项、市政设施项目9项、水环境治理项目16项、绿地景观类项目4项、保障安置房项目3项、土地整备项目12项,预计总投资181亿元。 3、编制完成汤坑水流域综合治理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涉及水环境治理、土地整备、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道路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更新、景观工程等8个项目类别,共计35个子类项目(含启动区内项目18项),为XX县区实践“水环境治理+土地开发+产业转型+投融资”四位一体综合治理开发模式提供了启动示范项目。 4、编制完成坪环工业区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该项目主要研究坪环
4、工业区及周边地区的开发手段,开发模式,提升该片区的整体品质。该片区紧邻坪山中心区及坪山河流域启动区,是坪山河流域对外展示的门户地区,规划面积23.6公顷。规划通过城市更新与土地整备相结合的手段,将该片区打造为集风情步行街、创意文化街、酒店式公寓、产业研发中心、产业交易中心、风情城市广场、商业裙楼、高端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生活区;并通过布置亲水平台、步行街区、绿地、广场等多层次滨水体验场所,打造市民亲水空间。 5、全面启动坪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2014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我办开展了坪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2014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将实施计划作为2014年度工作开展的抓手,加强
5、各类建设项目的空间和时序统筹,统一各职能部门对坪山河流域发展重点的共识,凝聚项目推动的合力,充分衔接供地和政府投资等XX县区各单位编制的年度计划,科学统筹和综合协调流域工作,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实施。 (二)以“河长制”为契机,谋划构建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高位推动机制1、建立高位推动机制我办编制完成xx市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市级层面实施“河长”负责制。设立河长及河长助理,干流河长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兼任,河长助理由坪山XX县区管委会主任、市水务局局长兼任,负责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该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议,同意由吕锐锋常务副市长担任坪山河干流“河长”,具体
6、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可及时报请市政府协调。 2、强化责任管理机制在XX县区层面实施支流“河长”责任制,编制完成坪山XX县区实行坪山河流域支流“河长制”工作方案。设立七条主要支流的河长和片长,支流河长由坪山XX县区管委会领导兼任;下设片长,由坪山XX县区坪山办事处领导担任。在今年5月完成了坪山XX县区坪山河流域支流河长责任书签订工作,明确了坪山河7条支流的河长和片长的责任。 (三)以启动区为抓手,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区,推动全流域开发建设1、协调推进启动区内开工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我办编制了坪山河流域低碳生态启动区2013年实施项目计划表,协调推进各相关单位计划开工建设项目的工作进度。组织召开坪山河流域启
7、动区各项工作协调会,统筹各主管单位实施启动区项目的建设工作,将其落实到坪山河启动区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表中。 2、开展坪山河流域重点项目督办工作我办梳理坪山河流域内的重大项目,并牵头对上述重大项目进行统筹和督办。对属于重中之重的项目,报XX县区重点工作督查办公室,以任务令或专项任务予以督察督办,全力助推流域内实施项目进度。 (四)积极推动坪山河干支流水环境整治工作1、统筹协调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坪山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按照低冲击开发模式,继续配合市水务局做好坪山河干流及大工业区裁弯段综合整治前期工作,与城市建设局合作推进坪山河六条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2、编制完成xx市坪山XX
8、县区(六联-竹坑片区)地下空间地质环境专项调查及规划评价该项目探清了坪山河流域(六联-竹坑片区)范围内的地质构成、岩溶发育及地下水、土壤、地表水污染现状,综合各种指标划分了开发适宜性等级,并进行了生态诊断,对坪山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经专家评审,一致认为项目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为今后坪山河流域的社会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3、开展坪山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调控与水质模型研究工作我办进行了流域调查及水资源补水可行性研究,并将坪山河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水动力水质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流域水库水资源管
9、理以及决策分析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可视化工具,提高政府对水环境综合管理决策的能力。 二、工作难点坪山河流域整治开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市区多个不同的部门以及沿线十多个社区,工作任务较重,担负使命较大,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位推动机制问题目前吕锐锋常务副市长已担任坪山河干流“河长”,但市级层面的推动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各市直部门尚未形成工作合力。以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为例,XX县区就项目用地选址审批、环评审批、可研审批等问题多次组织协调会,但由于区级层面协调力度有限,部分工作的进度受制于市直部门单线条的工作安排,项目进展大大落后于预期安排;鉴于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的紧迫性,亟需构建高位推动的常态工作机制,从市级层面整合力量,加快坪山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 (二)工作时效问题坪山河流域整治开发工作是一项步骤繁琐,时间效率要求较高的工程。各相关单位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存在会议纪要印发后才能投入工作的情况,不能保证“会上领任务,会后干工作,短期出成绩”的工作常态,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