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建设单位施工合同的管理
2008-8-1 来源:硅谷 作者:胡君芬
[摘要]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随着建筑市场管理体制的完善,建筑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工程参建各方对施工合同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工程参建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是确保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合同管理 存在问题 主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T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20167-01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少、风险大,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越显重要。企业应自觉重视合同的重要性,做好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维护企业的利益,增加企业利润。
一、施工合同管理的概念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施工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争议调解、索赔解决、违约处理等将直接影响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合同的管理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企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施工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保护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施工合同纠纷,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保证施工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二、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单位施工合同管理与投标管理脱节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它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资金投入的法律性文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招投标中“经济标”、“技术标”编制及管理与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分属公司内不同职能部门及工程项目组。一旦投标中标,施工合同签订后,此“合同”只是以文件形式转给项目经理部,技术交底往往流于形式,最终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严重脱节。
(二)建设单位合同法律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签定不规范,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主要表现在一下三方面:不习惯按法律规定规范合同;不习惯按合同办事,出现问题不找合同,而是习惯于找领导协调,或者请客送礼,即使是正当的索赔也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不设立合同管理部门和专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
(三)很多中小项目没有按合同示范文本签定施工合同
自1991年,建设部和国家工商管理局联多次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目的是规范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行为,维护建筑行业内正常的经济秩序,但是,一些建设单位不能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施工合同,也有的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未按规定的程序报建及招投标,由建设单位自己指定施工单位,用自己制定的施工合同文本与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
(四)施工合同背离招标文件和投标书内容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招标文件是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发出的订立施工合同的要约,投标文件是施工企业回复建设单位要约中全部条款的承诺,是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做出按要约签订施工合同意思的表示。由此看来,招投标文件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有一些业主存在着买方市场优势地位,或者要求附加条款,或者强调施工企业一次包死,不计风险包干费,使最终签订的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及投标书出现较大的背离,从而为施工合同的执行带来很大困难。
三、建设单位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全员普及合同法制教育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筑市场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推动和加快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法律保障。建设单位要想尽快适应新形势,必须加强培训学习,全员普及各项法制教育,了解施工合同,熟悉和牢记与自己有关的合同内容,使建设单位合法地参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通过全员参与,促使工程项目各部门、各环节互相衔接,密切配合,保证项目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益,满足社会需要。
(二)设立专门合同管理机构,培养专职合同管理人才
建设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建立合同管理体系,并且重点培养有应变能力、坚持原则、知识面宽广的工程师担任合同管理工作,建立合同目录、编码和档案,列入永久保存资料。从而有利于合同的存放和查找,并且对于查询、检索合同条款,分解、综合合同条款等高层次服务提供了方便。通过对他们的培养,使他们对施工合同条款清楚明白,领会其精神,掌握其精髓,以利于正确应付合同管理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发挥合同管理的纽带作用,使得施工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活动的结果,为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决策的依据。
(三)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积极推行由国家建设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一方面有助于建设单位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使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符合规范,避免缺款少项和意思表示不真实,防止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加强监督检查,也利于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及时裁判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禁止采用手写或打印的不规范、不完整合同,避免合同扯皮、争议现象发生。
(四)坚持合同评审制度
建设单位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每份合同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由合同管理人员、负责质量安全的总工程师、经济师、经理等成立合同评审小组,对每份合同条款进行分析、研究、解释,确定能否满足项目的各项目标。并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漏洞。切记少用或不用口头协议、君子协定,防止引起合同争执。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完善,保证达到业主的各项要求和在企业内部顺利执行,评审之后由法定代表人作是否同意签订合同的决策。合同评审记录和合同一样编码、归档。并且在合同谈判中注意风险合理转移,以保障建设单位的权益。
总之,建设单位针对在管理过程中会发生的各项问题,在以上几方面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不仅能使工作少走弯路,而且可以提高建设单位管理水平,带来较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反之,工程项目工作就难以理出头绪,甚至会使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建设单位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工程建设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陈孟嫦,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 ].福建建筑.2005.
[3]赵倩,关于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J ].基建优化.2005.
[4]罗德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