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委党校党组书记2024年个人述职述责述廉报告范文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作为市委党校党组书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推动党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本人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党校姓党,升级学习力。一是坚持先学先行,当好理论武装的“排头兵”。严格落实校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1次,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1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等,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守牢学习阵地,当好清正廉洁的“示范生”。落实“周五集体学
2、习日”制度,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部署会、举办读书班,组织抢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推动条例学习入脑入心。三是搭建促学平台,当好以学促干的“佼佼者”。常态化开展主题宣讲,组织参加演讲比赛等活动以赛促学,1名教师获市宣讲大赛第一名,还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升能力。(二)聚焦中心工作,升级服务力。一是深化拓展“我市经验”,建设高端服务“智慧库”。推行“党校上级党校”“党校高校”等科研模式,推动市“强村共富公司”经验做法在三级党校系统教学案例入库评优,相关起草文件获省委常委批示,推荐案例入选我市优秀案例。二是健全调研咨政机制,当好市委决策部署的“智囊团”。落实“五位一体”调研管理制度,组织教
3、师围绕市情等立项调研选题32个,咨政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批10篇次,完成市级以上课题立、结项15项,7篇成果入选全省党校系统优秀论文,党校系统改革创新项目评比获优秀等次。三是坚守为民服务初心使命,当好群众满意的“贴心人”。落实主题党日活动和下沉一线办实事要求,与社区、村庄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27次,送教上门12次,受训人员2828人次,45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治理等活动170余人次。(三)聚焦教学改革,升级创新力。一是完善教学培训体系,开拓教学工作新格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基本培训实施方案,举办主体班次19期,培训学员1578人,制定实施意见,推动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工作格局
4、。二是创新课程打磨机制,赋能教学质量新提升。落实“选课定课备课磨课评课竞课”六步法,集体试讲课程12节,新开发课程15节,推进存量课程滚动式精品化再造81门,1名教师获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学奖,1名教师获全省县级党校优秀课。三是抓好对外合作办学,放大品牌影响新效应。着眼建成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挖掘典型经验、开发现场课程,建立对外办学服务流程机制,与多地党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办外来培训班次4期,培训学员176人。(四)聚焦从严治校,升级实干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和党校2024年工作要点,建立周例会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实现校风、作风转变。二
5、是培养过硬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修改完善考评办法,出台激励教职工措施,推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安排青年教师挂职锻炼、蹲点调研,选派教师到上级党校参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理论宣讲培训班。三是坚持严抓严管,改进学员学风。修订学员管理规定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办法,建立全周期全链条管理机制,实现学员学风管理创新突破。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理论学习深度和系统性不足。虽然积极组织各类学习活动,但在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上还有欠缺。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未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原因主要是学习计划不够精细,学习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估和督促机制。同时,在党校的教学
6、课程设计中,不能充分运用所学的前沿理论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比如在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时,由于自身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成果学习不够深入系统,仍然沿用传统的陈旧案例和教学模式,无法为学员提供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的理论解读和实践指导,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二)教学科研质量仍需提高。教学方面,部分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不能充分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科研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国家级、省级高端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上还存在差距,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也不够充分。这主要是由于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投入还不够,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研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三
7、)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还需加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较慢,难以承担重要的教学科研任务。原因在于人才引进渠道不够广泛,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措施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增强。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与实际部门的沟通联系不够紧密,对市情、社情、民情的了解不够深入,研究视角不够开阔,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能力。三、下一步整改措
8、施(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精心谋划更为科学合理、贴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全方位丰富学习内容与形式,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多元活动,切实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理论学习更具活力与深度。同时,着力构建完善的学习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党员干部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深入评估,确保理论学习成果能够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显著成效,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二)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对教学科研的投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和学员满意度调查,及时反
9、馈问题并加以改进。优化科研激励机制,加大对高端课题申报和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项目制等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机制,为教师提供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晋升渠道,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学科研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组织教师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决策咨询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具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