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课孔子与老子1 1 走近孔子走近孔子 说说你所了解的孔子?说说你所了解的孔子?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的学说:孔子(前孔子(前551551年年9 9月月2828日日前前479479年)名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家,儒儒家学派创始家学派创始人。人。“生而首上生而首上圩圩xx顶,故因名曰丘顶,故因名曰丘云。云。”史记史记儒古代从事祭祀的人,古代从事祭祀的人,由有学问的长者担任由有学问的长者担任后来泛指学者后来泛指学者(斋戒沐浴)(斋戒沐浴)后人称孔子创立的后人称孔子创立的学派为学派为“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甲骨文写作甲骨文写作“需需”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的学说:1.1.伦理观:伦理观:提出提出“仁仁”和和“礼礼”2.2.政治观:提倡政治观:提倡 “为政以为政以德德”孔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行得通吗?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教化百姓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教化百姓 “仁仁”忠恕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统治者要体察民情;“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礼礼”提出提出“正名正名”主张主张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关心他人;问题:问题: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提出(为什么会提出“仁、礼、德仁、礼、德”的思想?的思想?)奴隶社会阶级剥削、压迫沉奴隶社会阶级剥削、压迫沉重;重;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战争频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百姓遭难,人与人之间重名利、繁、百姓遭难,人与人之间重名利、轻人情轻人情 提出提出“仁仁”“”“德德”;孔子生活在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的时代,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时代,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 提出提出“礼礼”;鲁国的文化传统,为孔子创鲁国的文化传统,为孔子创立儒学提供了条件。立儒学提供了条件。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没有人接受。礼乐制度的主张,没有人接受。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有用他。孔子在列国奔波了十四年,碰了许多钉子,年。孔子在列国奔波了十四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孔孔子子周周游游列列国国问题:问题: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春秋时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春秋时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孔子的思想不符合诸侯的需要,因孔子的思想不符合诸侯的需要,因而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这也而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这也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思考思考仁仁礼礼爱爱人人忠忠恕恕为为政政以以德德克克已已复复礼礼正正名名仁与礼的关系?仁与礼的关系?“仁仁”“仁者爱人仁者爱人”道德、修道德、修养养内在自觉内在自觉自律自律“礼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规范、准规范、准则则外在约束外在约束纪律纪律仁仁礼礼爱爱人人忠忠恕恕为为政政以以德德克克已已复复礼礼正正名名中庸中庸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中庸,和为贵君子中庸,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中庸中庸 即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既不保守也不即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既不保守也不过分,恰到好处的处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过分,恰到好处的处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握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是什么?把握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是什么?孔子提出的孔子提出的“仁仁”和和“礼礼”的思想,对后世的中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有哪些影响?国有哪些影响?“仁仁”的思想体现出孔子对一般民众的关注和爱的思想体现出孔子对一般民众的关注和爱护,这种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护,这种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人本理念也有借鉴作用;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人本理念也有借鉴作用;“仁仁”和和“礼礼”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形成谦恭、内敛的性格特征;响:使中国人形成谦恭、内敛的性格特征;“克己克己”影响了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限制了创新、开拓精神。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限制了创新、开拓精神。“礼礼”的思想承认社会等级和阶级压迫,带有消极的思想承认社会等级和阶级压迫,带有消极性和保守性;但另一方面,重视性和保守性;但另一方面,重视“礼礼”即是重视社会秩序、重即是重视社会秩序、重视道德修养,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视道德修养,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孔子还把孔子还把“仁仁”看成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看成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情操,培养了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传统;培养了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传统;17931793年年,法国大革命起草,法国大革命起草人人权与公民宣言权与公民宣言,就引入了孔子,就引入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导。的教导。整整整整200200年以后的年以后的19931993年年 ,世界,世界宗教哲学大会在芝加哥通过了宗教哲学大会在芝加哥通过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大会又,大会又将这句话尊为全人类都应照奉的将这句话尊为全人类都应照奉的普世原则。普世原则。欧洲启蒙思想家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的学说:A.A.子曰: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B.B.子曰: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论语为为政政 C.C.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论语学而学而;子曰: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论语述而述而 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论语论语为政为政;D.D.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论语为政为政E.E.子曰: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学思结合要学思结合;学习要温习、有恒心学习要温习、有恒心;学习要实事求是学习要实事求是;鼓励独立思考、坚持真理鼓励独立思考、坚持真理3.3.天命观:天命观:重人道,轻天道;怀疑鬼神的存在重人道,轻天道;怀疑鬼神的存在 4.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1.1.伦理观:伦理观:2.2.政治观:政治观:提出提出“仁仁”和和“礼礼”提倡提倡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THANK YOUSUCCESS2024/3/10 周日13可编辑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教育的指导原则教育的指导原则)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思而不学则怠”孔子讲学处孔子讲学处杏坛杏坛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问题:问题:孔子的贡献有哪些?孔子的贡献有哪些?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文化遗产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当当仁仁不不让让创立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兴办私学,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孔子拜谒老子二、老子的学说二、老子的学说老子:也称老聃 姓李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道路、途径道路、途径规律、方法、原则规律、方法、原则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原事物的发展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修养的最高境界1.1.哲学思想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原;道是万物的本原;二、老子的学说二、老子的学说提出提出“天道自然无为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无为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强作妄为。然发展趋势而不强作妄为。辨证法思想:事物有矛盾对立的双方;辨证法思想:事物有矛盾对立的双方;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的以上思想有什么影响?2.2.人生观人生观:主张主张“守静守静”就可以就可以“以弱胜以弱胜强强”问题问题: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开创了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先河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开创了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先河;他的辨证思想成为典型的中国智慧,对后世的哲学、人他的辨证思想成为典型的中国智慧,对后世的哲学、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约束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有积极的思想对约束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对当代的政治民主化也有指导意义作用,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对当代的政治民主化也有指导意义;在人生观上,在人生观上,“守静守静”“”“不争不争”的处世之道,培养了人的处世之道,培养了人们深沉持重的品格、淡于名利的胸怀、百折不挠的精神,形成们深沉持重的品格、淡于名利的胸怀、百折不挠的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他否定他否定“天命天命”权威、权威、崇尚自然,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崇尚自然,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璞归真,对于人们探索自然规律、发展科学,有深远的影响反璞归真,对于人们探索自然规律、发展科学,有深远的影响;他希望社会倒退,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让百他希望社会倒退,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让百姓无知才好管理的主张,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姓无知才好管理的主张,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人物人物 学派学派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孔子孔子老子老子儒家儒家道家道家仁、礼、仁、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道是万物本原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辩证法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注重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重要影响第一个探讨宇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远影响“中华帝国中华帝国”领导人最强大阵领导人最强大阵容容 国家主席:李世民国家主席:李世民 全国人大委员长:孙中山全国人大委员长:孙中山 国务院总理:诸葛亮国务院总理:诸葛亮 政协主席:魏孝文帝政协主席:魏孝文帝 军委主席:毛泽东军委主席:毛泽东 国防部长:成吉思汗国防部长:成吉思汗 纪委书记:魏征纪委书记:魏征 全国妇联主任:武则天全国妇联主任:武则天 外交部长:周恩来外交部长: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包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包公 环保总局局长:老子环保总局局长:老子 商务部长:胡雪岩商务部长:胡雪岩 教育部长:孔子教育部长:孔子 国土资源部长:徐霞客国土资源部长:徐霞客 水利部长:大禹水利部长:大禹 地质部长:张衡地质部长:张衡 卫生部长:华佗卫生部长:华佗 农业部长:贾思勰农业部长:贾思勰 建设部长:秦始皇建设部长:秦始皇 公安部长:展昭公安部长:展昭 发改委主任:商鞅发改委主任:商鞅 新闻出版署署长新闻出版署署长:纪晓岚纪晓岚 1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礼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有教无类有教无类”A.B.A.B.C.D.C.D.2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民本)的是、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民本)的是()A.A.“仁仁”和和“礼礼”B.B.“仁仁”和和“德治德治”C.C.“克己复礼克己复礼”D.D.“忠恕忠恕”之道之道D DB BTHANK YOUSUCCESS2024/3/10 周日24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