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骨科患者腘窝测温法可行性研究(尹桂梅 张佩超 程才 伊占华).pdf

上传人:cb****na 文档编号:7790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患者腘窝测温法可行性研究(尹桂梅 张佩超 程才 伊占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骨科患者腘窝测温法可行性研究(尹桂梅 张佩超 程才 伊占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 52 骨科患者胭窝测温法可行性研究 尹桂梅 ,张佩超 ,程 才,伊 占华 护 理 【 摘要】 目 的探讨骨科等特殊患者胭窝测温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骨科住院患者 2 0 0例,采 用普通玻璃体温计 ,在 2 2 2 4的室温下,同时测量患者的胭窝温度与腋窝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胴 窝 体温和腋窝体温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胭窝测温法代替常规腋窝测温法对骨科及特殊患者的应用 是科 学、可行的。 【 关键词】 胴窝;腋窝;测温;对比研究 【 中图分类号】R 4 7 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7 9 5 7 2( 2 0 0

2、 6 )0 9 0 7 5 2 0 2 体温是临床采集患者病史和资料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 一。目前常用的测温部位有腋窝、 F 1 腔和直肠 3处, 临床为了 寻求更简便的测温方法或适应患者的需要, 曾有人提出新生儿 颈部皮肤测温法 J 、 腹部测温法 、 肘窝测温法。 、 腹股沟测温 法 , 并做了相应的研究。尽管如此, 腋窝测温法由于安全 、 简 便、 不易交叉感染, 目 前仍是最常用的测温部位。鉴于骨科患者 双上肢石膏夹板固定及伤口包扎、 烧伤患者腋窝皮肤破损 、 晚期 肿瘤恶病质患者由于消瘦, 体温表难以夹紧、 体温测量不准等原 因造成的腋窝测温困难的状况, 提出一种新的胭窝测温法, 并

3、将 其与腋窝测温法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2 0 0 2年 1 月 一 2 0 0 4年 5月我院骨科 住院患者 2 0 0例,其中男 1 0 0例,女 1 0 0例,年龄 3 6 5岁, 平均 3 1岁。全部患者腋窝和胭窝部位无影响测温结果的疾患。 1 2 材料两者均采用经校对的山东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 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体温3 - t ( 口表) 。校对方法:将所有体温 计的水银甩至 3 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人已测好的4 0以下 的温水内,3 m i n后取出检视。若体温计 之间相差在 0 2以 上者或水银有裂隙者弃用。 1 3 测温方法采

4、用 自身胴窝、腋窝体温对照法。选择每 日 1 4 : 0 01 6 : 0 0为测试时间,室内温度为 2 22 4,测温时, 保持腋窝和胭窝清洁、干燥 ,体温计甩至 3 5 c c以下,同一时 间内将 2支经校对的体温计分别置于患者腋窝深部和胭窝深 部,嘱患者屈臂过胸,上臂紧贴躯干,膝关节屈曲,使小腿向 后紧贴大腿 ,夹紧两处体温计,护士在旁守护 ,以防体温计松 动移位。测量时间为 1 0 mi n ,然后同时取出并记录。 1 + 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2 结果 2 0 0例患者中男患者胭窝测得温度比腋窝测得温度平均低 0 1 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女

5、患者胭窝测得温 度比腋窝测得温度平均低 0 2 6,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见表 1 ) 。发热者 4 5例, 胭窝测得温度比腋窝测得温 作者单位:0 6 1 0 0 1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一科 度平均低 0 2 6 o C,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非发热 者 1 5 5例,胭窝测得温度比腋窝测得温度平均低 0 2 1 o C,差 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见表 2 ) 。31 7岁 3 4例,脶 窝测得温度比腋窝测; r导温度平均低 0 2 5 o C,1 86 0岁 1 3 3 例,胴窝测得温度比腋窝测得温度平均低 0 2 2 o C,6

6、 0岁以上 3 3例,胭窝测得温度比腋窝测得温度平均低 0 , 1 5 o C。各年龄 组患者胭窝与腋窝温度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见表 3 ) 。 表 1 男、 女患者胭窝与腋窝测温比较 ( s 。 ) 表2 发热与非发热患昔胭窝与腋窝测温比较 ( s 。 ) 表 3 不同年龄患者胭窝与腋窝测温比较 ( s , ) 3 讨论 13 1 体温是机体内糖 、 脂肪 、 蛋 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产 生的。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经神经 、内分泌调节,通过血 液循环使核心体温经常趋于一致。腋窝由于有大的血管通过又 临近胸部,在上臂紧贴胸廓时使其紧闭形成人工体腔,机体内 部的热量逐渐传

7、导过来 ,使腋窝温度逐渐升高至接近核心体 温,故临床上以腋温作为体温的标志之一 。与腋窝相比脶 窝也有大的动、静脉通过。胭动 、静脉的管径和血液流速均不 低于腋动、静脉,当膝关节屈曲,使小腿向后紧贴大腿时也会 使胭窝紧闭形成人工体腔,另外由于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 和骨骼肌,小腿收紧时与胴窝相毗邻的骨骼肌均多于腋窝。这 可能足造成胭温与腋温无差异的原凶。 3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体温的观察可以协助医生对疾病 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体温测 维普资讯 http:/ 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陈爱萍,马旭阳,薛黎明 7 5 3 护 理 【 摘要】 目的分析一般支持

8、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 6 例重型肝炎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用症状 自评 量表 ( S C L 一 9 0 ) , Z u n g 焦虑 自 评量表 ( S A S ) ,Z u n g 抑郁 自 评量表 ( S D S )分别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 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后 S C L一9 0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症状得分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身心症状。 【 关键词】 肝炎;心理干预;身心症状 【

9、中国分类号】R 5 7 5 1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7 9 5 7 2 ( 2 0 0 6 )0 9 0 7 5 3 0 2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中病情最严重的一种,病 情凶险复杂,发展迅速,预后极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死亡率高达 7 0 8 0 。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存在严重的身 心症状 。因此,在疾病的治疗、护理过程 中对患者进行有 效的心理干预,使其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为 此,我们采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 进行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2 0 0 3年 1月 一2 0 0 4年 1

10、O月在本科住院 的5 6例重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 2 0 0 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 炎会议修订的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年龄 2 8 6 5岁,排除既往有神经、精神疾病史,严重认知功能障 作者单位: 3 2 5 0 0 0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内科 ( 陈爱 萍)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 ( 马旭阳,薛黎明) 碍及检查不合作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 ( 治疗组)及非心 理干预组 ( 对照组) ,每组 2 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 均衡性 ( 见表 1 ) 。 表 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1 2 方法两组均接受相应 的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治 疗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

11、理治疗和认知疗法。 1 2 1 测量工具症状 自评量表 ( S C L一 9 0 ) ,Z u n g 焦虑自评 量表,Z u n g抑郁 自评量表。住院2周内完成。 1 2 2 心理干预措施 1 2 2 1 一般支持性心理疗法评估患者的健康史 ,收集患 者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资料,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 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本研究结果提示,胭窝与腋窝的体温测量无论性别 、年龄及体 温高低均无差异 ,故在特殊情况下,胭窝测温法代替常规的腋 窝测温法是科学的。 3 3 胴窝测温作为一种新的测温方法 ,适用于不同性别、不 同年龄、发热和非发热患者,特别适用于

12、骨科上肢外伤后石膏 夹板固定及伤口包扎 、腋窝部位有疾患及晚期肿瘤、恶病质等 特殊患者,并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4 为保证胴窝测温的准确性 ,在操作上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 1 )必须保持胭窝部位清洁、干燥 ;( 2 )测温时要将体温计 置于患者胭窝深部;( 3 )膝关节屈曲,使小腿向后紧贴大腿, 夹紧体温计保持 1 0 m i n ,否则测得的数据 可能存在较大误 差 ;( 4 )用薄被覆盖测温肢体,注意保暖。另外胴窝部位 有疾患或因膝关节病变使膝关节屈曲困难及不配合的患者不列 入应用对象 。 参考文献 1 于爱珍 ,主编 基础护理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 9 5:6

13、9一 2 刘嫣媚 新生儿颈部皮肤温度测量的临床应用 J 实用护理杂 志 ,1 9 9 8 ,1 4 ( 1 1 ):5 8 85 8 9 , 3 霍云霞, 腹部温与腋窝温的临床对照研究 J 实用护理杂志, 1 9 9 6,1 2 ( 6) :2 4 3 4 周世娟,蔡玉英 肘窝与腋窝不同部位测量的临床研究 J 实 用护理杂志 ,1 9 9 9,1 5 ( 2 ) :3 5 3 6 5 杜燕。张晓明,腹股沟与腋窝测温法的对比研究 J 解放军护 理杂志 2 0 0 1 ,1 8 ( 5 ) :8 9 6 姚泰 ,主编 生 理学 M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0 1 :2 1 6 2 l 9 7 刘玉环,张永合,许月红,等 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 0 0 5 , 2 1( 2 ) : 6 8 8 刘励 , 李玲 ,陈小英 对准确测量体温时I | jJ 的探讨 J 西南军 医 ,2 0 0 4 ,6( 3) :7 1 ( 收稿日期:2 0 0 6一 O l 一1 O ) ( 本文编辑:张玮) 维普资讯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