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81377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目前,该课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triz理论来源于人类长期探索与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和课堂外引入并渗透triz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创新理念。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triz;教学改革作者简介:尤洪岭(1958-),男,上海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理学院,实验师;王莉静(1974-),女,山西阳泉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天津?300384)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城市建

2、设学院2010年教改项目(jg-1106)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67-02“机械设计基础”面对的对象是近机类大三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它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设计手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设计为主线,在培养学生机构设计和通用零部件工作、结构设计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含内容较多,且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有利的一面:不会因为没有掌握某一章节的内

3、容,而影响其余章节的学习。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学完本课程,学生的脑海里是零散的构件,没有一个完整性机器的概念,也就谈不上创新了。目前,各学校教学任务较繁重,只能不断压缩课时,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被压缩到48学时。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通常挑选几个简单模型讲解其认为重要的内容。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不同专业的非机类学生,如果教师讲解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即使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却是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些学校教学安排较混乱,课程学习阶段学生还没开始进行专业实践学习。由于学生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在课程学习中感觉知识的抽

4、象、难以理解,甚至课程结束后,有的学生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门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较抽象。但某些教师讲述原理多,结合实际偏少;讲述常规原理多,介绍行业最新技术成果少;课堂讲授多,课外讨论少。同时,某些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依赖性强、无创新性。二、triz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正是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需要在教学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而创新需要创新理论的支撑,创新理论的探索在国内外从没有停止过,并已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焦点对象法、多角度思考法、检核表法等。但上述方法基本以心理机制为基础,且逻辑性不严密,在实际

5、使用中并没有预期想象的好。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是诞生于前苏联的创新理论,triz认为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和技术创新,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triz包含用于问题分析的分析工具,用于系统转换的基于知识的工具和理论基础,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956年,altshuller提出了triz中最强有力的工具ariz算法,1其主导思想为:1.冲突矩阵发明问题的特征是存在冲突。altshuller将冲突分为管理冲突、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首先,a

6、riz将初始问题用管理冲突来表述,根据triz实例库中的类似问题类比求解,无解则转化为技术冲突,采用40条发明原理解决;如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则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物理冲突,如图1所示。而由理想解确定物理冲突的方法,一方面技术系统向着理想解的方向进化,另一方面物理冲突阻碍达到理想状态。2.克服思维惯性ariz强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开阔思路克服思维惯性,主要利用triz已有工具和一系列心理算法克服思维惯性。三、triz理论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在我校的问卷调查中显示:面对技术难题时,大多数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45的学生在潜意识里回避冲突。在这种状态下,大多数学生是不会积极地参加各种创新活动

7、的。创新能力作为人所具有的一种潜能,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得到激发和提升,而创造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2triz理论认为:解决技术系统中存在的冲突是促使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将triz理论引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3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课堂上,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与不同专业相联系的知识点与triz理论相结合在课程的理论讲述中,应以与其专业相关的某一机器的设计为主线,每讲完一个基础理论,突出triz创新方法的运用,进行每一章节机构的创新。例如,给设备专业的学生讲述“机械运动速度波动

8、的调节”的章节时,可联系地下车库中使用的通风设备(如图2),课后以小组形式提出改进方案。对通风设备提出的改进要求为:4叶片强度提高;维修简单且降低维修成本;降低制造复杂性,减少对工人技术的依赖性;对其外形不能有较大的改进。学生将上述要求概括为:提高强度,轮毂和叶片整体铸造;维修简便,降低维修成本,更换低成本轮毂。上述矛盾转化为triz理论中的冲突矩阵:“强度”的提高可能导致“方便性”的降低;“可维修性”的提高可能会导致“复杂性”的升高。表1得到基于triz的解决方案,表中的阿拉伯数字对应40条发明原理。综合考虑,选用表1中的发明原理1、2、10对轮毂做优化设计。5依照原理1:分割原理。将整个轮

9、毂拆分成轮毂基座和轮毂压片,轮毂基座与主轴铸造在一起,压片和轮毂基座配合起固定叶片。依据原理2:分离原理。将叶片独立制造,用铸造工艺以提高强度,叶片底部设计成杆状,用来和轮毂连接。依据原理10:预先作用原理。装配结构叶片与轮毂采用活动连接(如图3),以保证快速装卸。对于不同型号的风机可以做到仅仅更换叶片型号,对轮毂采用统一结构,满足了风机叶轮的互换性要求。2.课外开设创新第二课堂结合各自专业优势,构建第二课堂,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级挑战杯的竞赛活动。图4、5、6是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不定期举行triz理论应用经验交流,能激发学生的设计与创造欲望,使学生科技

10、创新的参与率明显提升。四、结论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机械设计基础”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triz理论是一种建立在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基础上的问题解决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理论。在以往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重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缺少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因此,在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注重提高创新能力的今天,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推广triz理论,对提高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对创新方法的把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

11、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设,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辅助作用,同时又为学生的创新成果提供了验证手段和平台。参考文献:1檀润华.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童亚拉,陈益,别业广.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计算机时代,2009,(12):67-69.3高常青,赵方,王潍,等.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与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9,(3):100-103.4檀润华,曹国忠,陈子顺.面向制造业的创新设计案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赵文燕,张换高,檀润华,等.triz在管理流程优化中的应用j.工程设计学报,2008,15(2):79-8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