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第一节 五代十国一、形成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1新藩镇代替旧藩镇1) 投降唐朝的起义军将领朱温2) 镇压起义军的主要力量李克用3) 地方上对抗起义军的地主武装南方十国2以上三种势力的活动3新旧藩镇之异同1) 相同点:割据地方、依靠牙兵亲党、控制地方财政2) 新藩镇为自立势力3) 新节度多为藩镇士兵、地主豪强、流亡农民及盗贼首领4) 新藩镇是中央集权瓦解的产物二、五代十国(钱穆国史大纲曾提出五代十国期间有六件事值得注意):1. 关中自李茂贞以外,别无割据群雄,此足证西北一代之残破,至是已不够割据建国之资2. 甘陇一带亦臻于破灭3. 五代中只有后唐都洛阳,其它四代皆
2、都汴,直到宋代不能迁都,此证黄河流域之气运,不仅关中以西不能复兴,即中都洛阳一带亦不够再做文化、政治之中心。中国社会的力量,渐渐退缩到东边来4. 五代均在黄河流域,十国除北汉外均在长江以南自此以后,南方社会遂渐渐跨驾到北方社会的上面去5. 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此十六州既为外族所据,从此中国北方迤东一带之天然国防线,全部失却,大河北岸几无屏障。中国不得不限于天然的压迫形势下挣扎6. 中国东北部契丹之骤盛三、五代的更迭军人统治、政治腐朽(统治者的生活、统治手段的残酷、苛费繁多)、战乱频仍* 后周改革* 政治* 经济* 军事* 法制四、十国的分立不依赖中原朝廷而独立存在* 都是按照比较严格的血缘关系
3、建立的父权家长氏族统治* 都跟地方豪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小朝廷是唐末地方豪强势力发展的产物。在其建立过程中,“土团军”、“义军”等起了很大的作用* 文官在各朝廷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战乱频仍的同时,各个地区生产也有所发展五、南方经济的发展1农业 * 水利灌溉 捍海石塘、圩田、经济作物的种植 2手工业 1) 制茶业 江陵是最大的茶市 2) 瓷器业 越窑 3) 织染业 杭州城、“ 天水碧” 色 4) 矿冶业 胆水浸铜法 5) 制盐业、造纸业、雕版印刷业 3商业 1) 杭州有地上天宫之称、成都城市的发展 2) 海上的贸易 第二节 契丹/辽的建立一、 建国前的发展两个阶段1. 契丹见于文献记载,始于
4、北魏太武帝登国四年(389 )原分八部。唐初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贞观二年,其首领摩会率领本部落北离突厥归附唐朝,唐授旗鼓。武后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曾造成很大麻烦。东突厥复兴强盛时,契丹又依附于东突厥。在组成部落联盟同时,还产生了军事首长“ 夷离堇” 。私有财产的增长引起部落内部分化,并不断向内地侵扰。唐朝为防御契丹,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使,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 2. 安禄山对抗契丹时,约在开元后期,遥辇氏在迭剌部酋长涅里支持下取代大贺氏为部落联盟长,称阻午可汗,以涅里为夷离堇。涅里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始祖。这时九帐出现了奴隶,并开始收容外族,称为“遥辇 ”;酋长和首领
5、由多氏族推举逐渐向一氏族甚至家族、家廷内产生,从而成为世袭。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基础是乙室和迭剌两个兄弟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夷离堇,例由迭剌部选举产生。耶律家族从阿保机的曾族耨里思开始,产生过十三位夷离堇,而且交替连任了二十四任,逐渐成了迭剌部的中心家族。3. 阿保机之所以能建立政权的原因:1) 长期的部落联盟发展,准备好了产生国家的条件2) 阿保机更好地利用汉族的经济力量和投降契丹的汉人官员的政治经营3) 结束了部落联盟首长的选举制,代之以类似中原的世袭帝王4916年,建契丹国,标志着它走上了文明的道路;947年,改国号为辽。二、契丹族的行政制度1. 部落:即帐族,共四支(皇族帐、遥辇帐、国舅帐
6、、国舅别部)2. 农耕区实行头下制,分三种1) 头下军州2) 宫卫军州3) 奉陵邑三、辽朝政治1 政治史概况,分五个阶段: 1) 建国初期,皇要的发展与反对建立国家的氏族贵族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2) 对外扩张 3) 太宗耶律德光时取得幽云十六州 4) 圣宗、兴宗时极盛 5) 道宗时辽衰,天祚帝时辽亡 2官制 1) 中央官制 2) 地方官制 3) 首府、捺钵 四、契丹/辽政权建立的意义契丹/辽政权建立后,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并利用国家权力把大量汉人、渤海人迁到它的内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以供剥削,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契丹地区各族杂居的局面,加速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族
7、人民的融合,在契丹政权统治的二百年间,东北地区的社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附:两种观点1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 1) 契丹族的政治、军事中心一直是在他们旧有的部落领地 2) 他们从未放弃本身特殊的部落政治和军事组织以及传统或宗教信仰 3) 广大的契丹人继续游牧,过着部落生活 4) 部落作为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继续存在,完成首许多行政任务 2田村实造的“北亚历史世界论” 第三节 北宋的建立与巩固一、 概论1研究现状1) 邓广铭:宋史研究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 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 岳飞传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5) 张孟伦:宋代兴亡
8、史商务印书馆19486) 蒋复聪:宋史新探台湾正中书局19667) 金毓黻:宋辽金史商务印书馆19462论述1) 邓广铭:“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2) 德国库恩:中国在职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了唐代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其次,宋代在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甚至认为,宋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史的开端。(宋代文化史)3) 樊树志:“这(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个时代。”(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经济上迅猛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货币流通进一步扩大,政
9、治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宋朝的文官政治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三大发明的推广与传播,炼铁高炉的发明,利用水力纺织机的发明,造船技术中防水隔壁的发明等。4) 李约瑟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对唐宋作过比较: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的宋代那么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完全不同: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较着重于科学技术方面,宋代虽然武功不利,且屡为北蛮诸邦所困,但帝国的文化和科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时,深奥的散文诗代替了抒情诗,哲学的探讨和科学的描述代替了宗教信仰。在技术上,宋代把唐代所设想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为现实。(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第一分册科
10、学出版社1975年版)5) 美国学者包弼德从文化学术的角度谈到唐宋差别:唐代明显地是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文化,而宋代则明显地是以理念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由理学家所代表的理念文化观,挑战皇帝与朝廷对于决定全国性价值的权威,而主张士大夫个人有为自己作决定的能力。(唐宋变迁重探收在文化的馈赠(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6) 黄仁宇: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开国君主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政治经济改革;神宗时王安石提倡新法,企图以现代金融管制方式管理国事,其目的无非都是想借由经济力量支援国防军备,以应付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但当时社会发展尚未达
11、到足以支持这项改革试验的程度,新法未能成功施行,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时代。(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7页)二、北宋的建立与统一1陈桥兵变与北宋的建立960年,陈桥兵变,赵普、石守信2统一战争先南后北、先弱后强1) 平荆湖建隆三年(962)湖南周行逢死,子周保权继伴,大将张文表起兵独立,周保权向宋求援,正好给宋朝提供了出兵的借口。乾德元年(963)宋军根据宋太祖的部署 ,假道 南,攻取湖南,一举平定荆湖。初战获胜,宋朝占领了荆、湖这块战略要地,西取可逼后蜀,东进可胁南唐,南下可取南汉。2) 平后蜀平荆湖后,宋太祖为平后蜀作了周密策划,在截获后蜀给北汉的密信(商约联手对
12、抗宋朝)后,与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从凤州、归州两路进攻后蜀,破夔峡、剑门天险,于次年平定后蜀,国君孟昶投降。3) 平南汉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发兵南下岭南,南汉国此时腐败不堪:“兵不识旗鼓,人主不知存亡”,宋军连战连捷,于次年兵临南汉国都广州城下,国君刘 出城投降,南汉灭亡。4) 平南唐宋朝建立后,南唐元宗李 派使臣带厚礼向宋太祖祝贺,其子李煜继位后,每年都乡宋朝进贡。宋平南汉后,李煜乡宋太祖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企图以“江南国主”的称号苟延残喘。宋太祖要完成统一大业,岂能容忍“江南国主”的存在,与开宝七年(974年)发兵征伐江南。次年十一月,宋军攻占江陵,俘获李煜,南唐灭亡。5)
13、 平吴越宋朝建立后,吴越王钱 遣使祝贺,此后每年都朝贡不断,并出兵助宋功南唐。南唐灭亡后,钱 奉命前往东京朝见宋太祖,实际上以纳土归附,只是名义上还保留伍越国王的称号。6) 平福建割据漳州、泉州等地的留从效死后,牙将陈洪进夺得兵权,遣使乡宋朝进贡,被宋任命为平海军节度使。南唐、吴越次第平定后,陈洪进纳土归附于宋。7) 宋太祖用了十三年时间,统一了南方各个割据政权。他的继承人宋太宗赵光义,继续完成可统一大业,在接受陈洪近纳土归附、削去吴越国号后,把统一的方向转移到了北方。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亲征山西,攻下太原,平定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至此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割据分裂局面终于宣告结束
14、,代之以新的统一局面。但是,幽云十六州之地始终未能克复,留下了隐患。三、北宋巩固政权的措施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本*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二是如何使北宋政权能长期巩固下却,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1削弱地方 削夺藩镇的权力 1)军权I. 把军权收归中央,“罢军将典兵”。军队原来分成地方和中央两部分,后唐、后周特别加强了中央禁军。因而军权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禁军(正规军)这个全国精锐、政权支柱的问题。赵匡胤是靠禁军高级将领拥立的,建国后这些人形成潜在的危险势力。为此,必须把军权收归皇帝,于
15、是就有建隆二年(961)七月的“杯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的兵权。当然,事实决不能这么轻易,也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如961年春,太祖就曾罢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以及韩令坤侍卫都指挥司。这些人在北方防御契丹,有地方兵权,先调中央,后罢兵权。II. 调整军事机构。“杯酒释兵权”以后,宋朝廷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这二司,代之以三衙或三帅,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生步军指挥司。禁军领兵权由此析而为三,并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来掌握,以便于皇帝控制。三帅直接统领禁军,负责训练、管理,但无调兵权。调度权归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他还负责各地防务,但无统兵权。所谓“天下
16、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三衙和枢密院互相制约,遇有战事,由皇帝另派军事将领带兵出征。III. 建立禁军更戍制度。即将原来长期驻守京师的大量禁军轮番调动到地方戍守,名为习勤苦,均劳役,实为防止军队在地方形成势力。由于将领和兵卒没不固定联系,使“将不得专其兵”,这都是针对五代藩镇称兵更替政权而来的。然而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唐末以来节度使专军篡权、分立割据的问题,但却使宋朝将帅缺乏必要的决断权,牵制重重,虽然稳定了国内统治,但对外作战多以失败而告终。因而宋王朝在对外军事上是一个最为软弱的王朝。2)政权I. 为了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把节
17、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即“支郡”直属京师。同时派遣中央政府的文臣去管理州郡事,称“知某州军事”(知州),表示全权管理本州的军、民之政,知州可直接向朝廷奏事,本身也经常调换(三年一易)。知州以外,又设“通判某州军州事”同领州事(相当于今天的书记),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等事,行文与知州连署。这样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政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统治的轨道。这一制度逐步推行,到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州郡也都换上了文官。节度使的名义虽然仍旧保留,但在北宋初年实际上已降为驻地州郡的长官,后来更徒具空名,并不到驻地赴任。II. 宋初沿袭唐制,在州县之上设道为监察区,宋太宗改道为
18、路。最初有15路,后来增加到23-24路。路的主要机构有安抚使(帅)、转运使(漕)、提点刑狱(宪)、提举常平(仓)四司,后三司又总称“监司”。监司号称“外台”,即中央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监察职能,权任很重。(到明朝时发展为布政使,即近代外省/行省的前身)3)财权I. 为了削弱地方财权,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总管地方财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诸州度支经费”外,全部运输到京师开封。以前藩镇以“留州”、“留使”等名目而截留的国家税收财物,一律收归中央。(请比较“两税法”之地方岁入三分制及元和年间裴 的财政改革节度全留所在州岁入,而将支郡三分改为两分:留州、上供)II. 在上述改革后,全国各地“兵也
19、少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都收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地位。就有宋一代行政体制来看,“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以大系小,丝牵绳连,总合于上”,把中央集权制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前此那些藩镇割据势力被完全铲除了。2加强中央主要是调整中央官制,加强国家机器,分政务、军务、财务三大系统,使之平行,便于皇帝直接统属,实际削弱了汉唐以来的相权。I. 政务:北宋前期沿袭中唐以后的制度,主要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业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为宰相,有时也以侍中为宰相(王安石变法以后,元丰改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与前代宰相参与决策,
20、总管政务大权不同,北宋前期宰相只管民政,后来才有些变化(元丰改制财政权归尚书户部,为宰相下属;南宋宰相兼枢密使)。又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作为副相,他们处理政务可真同皇帝联系,对宰相形成牵制。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的地点叫政事堂,俗称都堂或中书都堂(区别于唐代的尚书都堂),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孔目、吏、户、兵礼和刑等五房分曹处理事务,并设舍人院出知制诰或直舍人院负责草拟诏旨。可见宋代政事堂是从唐开元十一年改制后的政事堂发展来的,所以其正式名称就叫中书门下,简称中书。II. 军务:宋设枢密院掌军务,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因其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为二府”:中书称政府或东府,枢密院称枢府或西
21、府。又设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为副长官,南宋时枢密院副长官常与参知政事互兼。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以及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元丰改制,中书所辖职事分属三省,而宰执议事办公之处仍在政事堂(即襟代的宰执相当于唐代前期的宰相即辅助决策者;而宋代的宰相作为宰执的一部分,仅相当于唐代前期负责政务的尚书省长官即政务官)。III. 财务:设三司使(户部、度支、盐铁)总管全国贡赋财政,又叫计相,以副使分理事务。(元丰改制,三司使改任户部尚书,财权归宰相)以上军、政、财三权分立,副贰牵制,皇帝即可利用其间异同,发号施令,独断专行。此外,宋朝又提高了御史台、谏院等台谏官的权力和
22、地位,准许其风闻言事,纠举、弹劾各级官员特别是宰执大臣等高级官员,作为皇帝的耳目,以利皇帝的专制统治。台谏气焰日盛,宋仁宗时,宰执大虑的任用去留往往取决于台谏,因而不少做宰相的不得不屈从于台谏的意向行事,宰相权势在专制皇权面前更加削弱、下降了。通过这些措施,宋朝改变了唐中期以来“君弱臣强”的局面。在中国古代社中,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3)对人民的防范I. 募兵制:募兵制从唐代中期府兵制废毁以后就逐渐占了主流,后来之所以成为各个割据政权通用的制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农革中破产失业人口日益增多。这一社会现象 ,既使得应募入伍者可以源源而来,而统治乾也用召募“亡命”“
23、流民”的办法,把这些失业人口加以收容和豢养,免得他们集结山林,铤而走险。宋太祖总结前朝统治经验,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因而确定了募兵养兵的制度,就是:对军队员额不加限制,平常每年就招募大量兵士,一遇凶年饥馑更大量招募饥民,甚至把某些种类的罪犯也尽量编在军伍中。其总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本来足以危害中央专制的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募兵的方式,转化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军事力量,对统治者来说是变害为利,化险为夷,对被统治者来说就是兵匪一家,欺压百姓。宋朝统治者认为这样做了以后,兵和民使会截然分离,那么在遭逢凶年饥岁之时,即使有叛民,而不至有叛兵。这种所谓利百代的高度成了宋朝的一项定制,其后的嗣君们都谨守不
24、变。宋初军队为二十来万,过了八十年到宋仁宗时,已达120万,增加了五倍。II. 兵力布置,内外相制,守内虚外:宋太祖把全部禁兵即正规军分为两半,一半屯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就是所谓“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各地兵力的配备又采取“守内虚外”的原则,主要戍守州郡冲要,边防只驻少量防人,另处组织不脱产的乡兵防边。除了禁军之外,州县还有厢兵,那基本上相当于唐代的色役,没有什么战斗力。III. 取缔民间乡社组织。从唐代后期以来,各地人民多因宗教信仰、或因生产上和生活上的需要,相互结成乡社。到北宋初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地,都出现了很多这
25、样的组织,有的且“设置教头,练习兵杖”。北宋对于这些组织,严厉地加以取缔。它对任何一点星星之火都会发生恐怖之感,唯恐其发展到燎原的猛烈程度。宋初的这些变革,大大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造成了巩固、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宋王朝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破产农民问题,它所能直接控制和支配的人力物力就不可能很壮大和富足,据当时人所估计,在全国耕地总面积中,“租赋所不加者十居其七”,政府吸能向另处那十分之三的土地课税。而募兵制又使投在农业生产上的劳动人手不能随时有相应增加,因而农业生产也就不能够随时有相应的发展。于是,这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反而转化成它的
26、对立面,“冗兵”、冗官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状况之中。四、西夏的建立与发展1西夏建国前概况* 1038年建立政权2西夏的政治经济1) 仿宋制,设中书、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全国分二十二个州,州下有县,民族成分很杂,行政上设州衙和蕃落两个机构,实行蕃汉分治。2) 党项及其他部落民主要经营游牧经济,汉人则从事农业。另一项经济来源是盐(宁州的青白盐),宋夏之间的榷场也成为其经济来源。3西夏的军事制度部民皆兵,兵农合一:年十五为丁,每两丁征发正军一人;凡正军一人,配备负担一人,合称一“抄”;每抄配一匹马一头骆驼。全国军队分为左右两厢,设十二监军司统领。总共有五十万部队:七万防契丹,十万
27、对付宋朝,三万对付回鹘,五万守卫中心地区,其余守地方。部队装备精良,甚至配有火炮。第四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和变革漆侠先生说:“如果说积贫包含着两个意义,就是冗官、冗兵所造成的劳动人民的贫困(即国穷),以及为解决财政困难而扩大赋敛所造成的劳动人民的贫困(民贫),那么,积弱也包含两个意义,这就是:宋(朝)统治者对内日益不能控制农民的暴动,对外日益无力抗拒辽、夏的侵扰。从这两者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之,积贫、积弱不仅是宋封建国家的外部标记,而且透过积贫、积弱的现象,还可以看到宋朝整个政治经济当中的复杂关系。”(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一、积贫1民贫
28、1)户等2)主客户关系:主户占有土地,缴纳贡赋;客户没有土地,租种土地,只交丁身钱。* “佃人之田,居人之地”(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卷28)* “乃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石介:徂徕集卷下)漆侠先生认为客户在全国总户数最初占36。3%,以后有所下降,最低时为31。1%,南宋绍兴以后有所增加,但亦不超过40%。(漆侠:求实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第71-72页)3)赋役赋、役和商税* 赋,这是向国家缴纳的实物租。I. 正赋包括田赋和丁口。田赋就是两税,北方每亩一斗,江南每亩三斗,夏钱秋粮不一定。丁口赋即身丁钱。唐代实行两税法而废除了丁口之税,五代又在两税之外设立身丁
29、钱。男子年21成丁,60为老,不分主客,税额各地不同。II. 正赋征收中又产生额外负担,如“折变”、“支移”。折变:是宋朝政府将租赋内容根据市场情况,有时收实物,有时收钱,加重农民负担。支移:宋代北方形势紧张,东有契丹,西有西夏,因而规定,农民缴纳要将租粟送到边疆指定地方,不送就要加缴脚钱,叫支移。III. 正赋之外还有“和籴和买”,最初是征购,后来是白拿,最后把白拿变成固定征收的科目。又有杂变,是沿袭五代十国的苛捐杂税而来,因而又叫“沿纳”。五代十国各种苛捐杂税很多,制造武器等军需物资,如牛角、牛皮等都要巧立名目向人民索取;还有盐、茶、酒税的发展,甚至打一把犁要“农器钱”,走路要“桥道钱”等
30、等。这些在宋代统称为“杂变”。名义上是废苛捐杂税,实际上保持剥削的数量。* 役,分两种:一种是夫役,即“力役之征”,类似唐代那种可以交庸的徭役和杂徭。这是自耕农、佃农负担的无偿劳役。如修浚河道、营建土木、运输官物等。夫役一般是按人丁户口科差,但官户享有免役特权,实际负担夫役的是下户。客户作为国家的编户,也要按丁口负担夫役。另一种叫差役,又叫职役,即唐代的色役。差役。由纳税户轮流到各级政府去服役。按其轻重难易可分为四等 (见下表):等级角色充当户职责备注一衙前一官家物品的供应、运输、保管二里正户长乡书手一二三督催官府赋税官户、形势户根本不缴税,里正只好垫上;而贫户逃亡,里正又只得代输,经常弄得倾
31、家荡产三耆长弓手壮丁一、二三四、五社会治安四承符、散从官、手力二、三追催公事斗子、掏子、栏头、秤子、拣子、库子三、四、五上等户因差役过重,千方百计逃避,将负担转嫁到下等户乃至客户差役制实行当中流弊特多,各种户等都受到影响,于是纷纷把田产寄托在豪强名下,因而出现了“诡名挟佃”、“寄名豪名”的现象。为了逃避差役或降低户等,人们尽量分家,变成单丁户等等。* 商税。宋代商品经济比前代有更大的发展,行、作等形式组织的手工业十分繁盛。政府特设“务”、“场”等专门的税收机构征收商税(如博买务、榷场),乡村则实行由地方豪强把持的包税制。贩盐、菜、矾者均须到税务批“引”纳税。然而,税务税吏也常常勒索骚扰,长江沿
32、岸尤为严重,以至商旅称某些州的税务为大小“法场”。此外,各级官员也经常利用职权贩易货物,逃避纳税。2国穷1) 收入减少。田赋收入来源缩小。全国纳税地仅占30%,不纳税地占70%。加剧了社会矛盾。2)费用增加。A冗兵:兵员增加,军费浩大。北宋各代养禁军、厢军达数十万至一百几十万人,维持了一支前朝未有的庞大而冗滥的常备军。军中老弱众多,训练很差,编制还往往不满员,甚至官多兵少,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军力低下导致内外积弱,于是再增兵,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官兵俸禄待级繁多,正俸有料钱、日粮、春冬衣等名目,还有如招刺利物、郊赏、特支、军赏、口券等各种补助。名而军政腐败,官员刻剥和私役军士的情况十分普遍,很多军
33、士兵兼营他业以维持生计,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战斗力。军费占据了财政开支的大部分,朝廷只得竭泽而渔,这又加剧了国穷民贫,引发社会危机。这是又一个恶性循环。B冗官冗员。I. 大开科举,录取名额为唐代的十倍。尤其是唐代登科以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诠选,才能走上仕途,而宋代则登第后即可释褐为官,所谓“以一日之长”,“决取终身富贵”。于是,官僚队伍不断膨胀。II. 官、职、差遣分离。宋朝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本,建制设官不考虑效率而专防止专权,故设置叠床架屋,使其互相牵制。官:宋初利用唐代三省六部等官名组合而成官阶,只用以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因此又称为“阶官”或“寄禄官”。宋神宗元丰改制,文官定为
34、25阶,宋徽宗时增为37阶,还改定为武官共52阶。差遣:相当于唐代的职事官,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如知州、知县之类。职:是官员们在馆阁所担任的职衔,如大学士、学士、待制等,是授予较高级官员的清高的荣誉衔。官、职、差遣的分离,导致了大批冗员的出现。III. 恩荫。这是宋代政治制度中很突出的现象,一个七品官在有郊祀、庆典时就可以荫进一个子弟做“任子”(免试参加选官);四品以上就可以荫一个本亲本宗;二品宰执甚至可荫异姓亲属、门客、医生各一人。IV. 加荫。如前代帝王后裔、退休官僚子弟等都可以加荫为选人(低级文官)。这些都造成北宋官员多如牛毛,宋真宗一次裁冗员就达十九万五千,而这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
35、C皇室奢侈腐化。如伪造天书、封泰山等,浪费了大量资财,企图“震服四海,夸示外国”。D岁币的支出。如澶渊之盟对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向辽纳岁币三十万两匹,后增加到五十万。还有同西夏的战争,军费开支也非常巨大。到宋真宗时,国家已经入不敷出,而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进一步增加农民负担,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二、农民起义1993-994王小波、李顺起义21043京东路沂州王伦起义31043陕西张海、郭貌山起义41043湖南、桂阳境内的瑶民起义51047河北贝州王则兵变三、积弱1宋辽和战1)960-979 守势 2) 979-986 高梁河之战,宋分三路出击 3) 986-1004 宋守势,澶渊之盟 2宋夏和
36、战 1044 宋夏议和 四、变革1 原因北宋积贫积弱2 统治者的态度3王禹偁的变法主张早在宋太宗、真宗时,王就提出了变法的主张。1000年(咸平三年)王针对时弊,上疏言事,要求“改辙更张,因时立法”(宋史卷293王传)他的建议虽没有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纳,但为后来的范仲淹等人所继承。4范仲淹改革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范仲淹任大理寺丞,上书朝廷,主张改革政治。两年后,在应天府(河南商丘)掌教书院时,又提出同样的意见,但未被采纳。庆历年间,宋仁宗迫于形势,责成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见。1043年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疏,提出十项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点。他
37、们认为,当时最根本最中心的问题是吏治问题,即内外官吏过于冗滥,其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的人应当一律裁汰。庆历三年,他们就这一问题公布了好几道命令,规定:一、中外官吏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依其政绩的好坏分别升降;二、对恩荫制度严格加以限制,使官位不至被已经掌权的集团所垄断;三、由中书省和枢密院负责慎选各路和各州和、的长官,县官也得由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负责保荐,择其举主多者尽先差补。四、对于科举制加以改善,“先履行而后艺业,先策论而后诗赋”,并废除弥封糊名办法。另外在各州郡设置学校,讲授“经济之业”,以培养“经济之才”。他们以为,通过这样的一些措施,就可以培养和选拔出贤明能干的官吏,“庶几爱惜百姓,
38、均其徭役,宽其赋敛”,使百姓能够“各获安宁”,不至再爆发反抗斗争。因此,在他的整个改革建议中,他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手段。庆历三年还颁布了关于“厚农桑”和“减徭役”的诏令。厚农桑,就是号召诸路州县的吏民向政府陈报有关农桑方面的可兴之利和可去之害,应开的河渠或应修的堤岸,凡属可行的,都由州县政府计定工料去修建。他们认为,这一法令实施几年之后,便可使“农利大兴”,“下无饥岁”,更主要的是,北宋政府此后在北方就可以买到大量的粮食,供官吏的俸禄和军队的给养,不必再全部仰赖于东南的岁 ,可以大大节省漕运的费用。减徭役就是要把人口较过去减少了的县份加以合并,或者改县为镇,以便减少在县衙
39、中服职役的人员,令其还乡务农。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然而范等人却把改善吏治作为最关键最中心的一环,很明显,他们对于真正的关键问题并没有找到。但是,这些法令触犯了当时贵族官僚的利益,在陆续族行的过程中,随时都遭遇到他们的阻挠。反对者的谤义愈来愈甚,最后,甚至说范与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结为朋党,这就构成了皇帝最不能容忍的罪状。在庆历四年的下半年,范、韩、富、欧阳诸人被斥出中央政府,推行不及一年的“新政”也在此后明令废除了。5王安石变法1) 背景:庆历新政失败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并未稍得缓和。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安石于嘉 祐三年(1058)上书给宋仁宗,要求他对现行法度加以改革,并
40、且说,不这样做,汉末张角和唐末黄巢的事说不定就要发生了。这一封言事书受到了一般官僚士大夫的称赞,却没有从最高统治集团中得到任何反应。八年(1063)宋英宗继承帝位,宋英宗是一个“有性气,要改作”的人,但即位以后,因受到仁宗的曹后的牵制不能有所作为。治平四年月日(1067),宋神宗即位,向元老富弼等人征询富国强兵之策。他们规劝神宗,在二十年内不要提及用兵二字。宋神宗从此不再倚靠这般元老重臣,而把“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召入宫中,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当时人们对王安石的期望是很大的。2) 内容:在王安石看来,北宋国农民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
41、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而农民之所以贫困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兼并之家“侵牟和蚕食细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只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却不帮助他们兴修水土之利,不在”播种收获的时候补助其不足。因而,王安石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即动员所有的劳动力去从事生产,以发展社会生产。(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42-47页)以富国为目标的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募役法、市易法、以强兵为目标者: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以学校教育为目标者:贡举法、太学三舍法机构设置与用人原则的调整:制置三司条例司、司农寺、检正中书公事、仓法(吏禄法)、祠
42、禄法、增加低级官员俸禄3) 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农田水利法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水利工程万余处;方田均税法的实施使登记在国家版籍上的土地达到4.6亿亩,比治平年间增加2000万亩;募役法、青苗法直到南宋年间仍时断时续地实行;扭转了国家财政贫困的局面,“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学校、科举、诠试等方面的影响都长期存留。梁启超王安石评传:“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千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之于政治之原理,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呜呼!于三代以下
43、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为此王安石作诗五首,歌颂变法的成就歌元丰五首水满陂塘谷满篝,漫移蔬果亦多收。神林处处传箫鼓,共赛元丰第二秋。歌元丰五首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鳟。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歌元丰五首湖海元丰岁又登,稆生犹足暗沟塍。家家露积如山垄,黄发咨嗟见未曾。歌元丰五首放歌扶杖出前林,遥和丰年击壤音。曾侍土阶知帝力,曲中时有誉尧心。歌元丰五首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4) 结果: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最后失败了,1085年,宋神宗去世,反对派上台,新法被废除。5) 意义和评价: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1936年入天津
44、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1954年获学士学位,1957年获硕士学位,1964年获博士学位。1967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70年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王安石的试行新法更是宋史中的一大分水岭。(63)今日看来,这“王安石问题”,主要是技术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中国传统理财的办法,培植无数的小自耕农,以低税率广泛的全面征税,无独立的司法机构,足以保障执行法律时,全部不折不扣。其利用监察制度,也只能希望施政时大体符合民心众意,所以以道德为标榜。如果
45、照现代商业型的理财办法作基础,则必须尊重私人财产权,不能法律条文上已经有成例的时候又半途加入道德问题而添削增减。而且只希望政府人员守法仍不够,一定要使新生私人财产权的观念,成为社会风气。北宋的财政集中,本来就有现代化的趋势。王安石的措施,更有骤进财政商业化的宗旨。如果新法行,纵使政府不立即成为一个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业务,它不能在动员供应军民时大小事项全部由衙门吏役自办,而必须民间服务的机构作第二线入第三线的支持。那么它们的公司法、破产法、继承法等等,至少也应有现代民法的雏形,这些备件不能在当日文官组织行得通,也不能在中国社会里行得通。(65)所以我们批评王安石,不应因他的思想目的和我们今日经
46、济见解是否相符而预作结论,一定要看当日社会组织结构才能定夺。这样看来记录俱在;以今日眼光,王安石新法之失败,不难了解。新法之重点,无非加速金融经济,使财政商业化。但要这政策通行,民间的金融商业组织也要成熟,私人财产权之不可侵犯,更要有法制的保障,这样才能重重相因,全面造成物资及服务都能互相交换,其账目也能彼此考证核对。这办法在西欧也经经过很多奋斗,在思想、宗教、法律上经过相当的准备,才能通行。而传统中国的法制,真理在官僚组织中由上而下,不容驳辩。管理大批农民,衙门又以“息争”为原则,无意将是非断得一干二净,况且在法律上维持公平,也不是以中国贫穷的小自耕农作对象的财政条件下之所容许。宋朝的新法一
47、颁布,等于政府与民间交易。而传统的理财方法不能避免,包括由上至下施用压力的老办法。于是技术上行不通的地方,被压至下层,以至“方田法”(所引见上)(放宽历史的视界三联2001,164165)他的“方田法”在汴京附近二十年还不能完成。“免役钱”先在农村里强迫实行金融经济,这金融经济在城市里反行不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青苗钱”无银行在后面做根本,无法监视借贷者的权利义务,县官以整数借款,交给若干农户,而责成他们彼此保证,也不管他们愿意借与否,而强迫他们秋后连本带息一并归还。有些地方并未贷款,也责成交息,即系无名目的加税。(66页)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1955-1973年费正清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哈佛的希根森历史讲座教席。直至他1991年逝世前,他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于其门下。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