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医学寄生虫学总结一名词解释:1. 中间宿主:不成熟阶段(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2.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了寄生在人体外,还可感染某些脊椎动物,感染脊椎动物可作为此寄生虫的传染源,并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的作用,这些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3. 转续宿主:某种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虽能成活,但不能继续发育,而对正常宿主仍具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叫转续宿主。4. 凶险型疟疾:绝大多数是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间日疟原虫偶见。其发病特点为来势凶猛,病情体现复杂,死亡率高。可分为脑型、厥冷型、超高热型和肠胃型。其中脑型疟疾在重症疟疾里最为的常见。5. 复发:经药物治疗或免疫作用,
2、红内期的疟原虫所有被杀灭,疟疾发作停止。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休眠体复苏,经裂体增殖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发育,再次引起疟疾发作,这一现象称为复发。(仅P.v 与 P.o 存在,常为来年发作)6. 再燃:因为疟疾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杀死大部分虫体,疟疾发作停止后,残存于红细胞的疟原虫大量增殖而又引起疟疾发作,这一现象称为再燃。7. 带虫免疫:某些血内寄生虫(疟原虫、美洲锥虫、弓形虫)诱导一个特异的免疫应答,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寄生虫,但仍残存少许的寄生虫,导致临床症状消失,并产生抗特异性袭击的能力。寄生虫长期存活是因为带虫免疫减低体内已经有的寄生虫数量,从而减轻致病,
3、但在免疫损伤的宿主不能产生带虫免疫。8. 伴随免疫:血吸虫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取得性免疫力,重要体现为对再感染的早期童虫有杀伤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能逃避宿主的免疫袭击,并能在建立免疫应答的宿主血管内存活并产卵。体内无寄生虫,免疫力就消失。9. 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荒漠地区,野生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输的寄生虫病,其流行不需要人参加,在一定条件下人也能够感染。10. 机会致病寄生虫:当机体免疫功效缺陷、不全或抵抗力下降时,体内寄生虫异常增生,致病力增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现象称为机会致病,这些寄生虫叫机会致病寄生虫。如:隐孢子虫和卡氏肺孢子虫。二问答题1. 举例阐明寄生虫对人体有
4、哪些危害?(重要记4条)1) 夺取营养,影响营养吸取 重要为肠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及带绦虫。2) 机械性损伤 堵塞腔道:如蛔虫、肝吸虫压迫组织:棘球蚴破坏细胞:疟原虫、弓形虫移行性损伤:蛔虫、钩虫的幼虫 3) 毒素作用 如阿米巴滋养体、旋毛虫幼虫4) 免疫病理作用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病理变化四种类型变态反应棘球蚴过敏性休克(型速发型)疟原虫溶血性贫血(型细胞毒型)杜氏利什曼原虫肾病(型免疫复合物型)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型迟发、细胞介导型)2. 棘球蚴病是怎样传输的?重要侵害人体哪些部位?诊疗时应当注意什么?棘球蚴病是经口传输的。重要侵害部位:常见部位是肝,其次是肺,最危险的是脑。诊疗时注意问题
5、: 禁忌随意穿刺棘球蚴,以免发生继发性棘球蚴病和过敏性休克。 问询流行区居住史,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B超、X线及CT影像较重要。 将手术切除物镜检,依照所见可作确诊 免疫学诊疗,可作参考。3. 囊虫病病原体是什么?人是怎样感染的,对人体危害是哪些?病原体:囊尾蚴,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异体感染:食入自体或他人排泄出的虫卵。自体感染:因为绦虫病人肠道逆蠕动使孕节返入胃内,大量虫卵孵化引起。对人体的危害:脑囊虫病,尚有心脏、肺、肌肉及皮下囊虫病。4. 简述钩虫病引起的贫血机理,及病原学诊疗措施?机理:(1) 与钩虫自身结构和生理功效有关:钩虫口囊发达,利用板齿、钩齿咬附肠粘膜,使虫体附着处有许多出血点和
6、溃疡,导致肠粘膜损伤和失血。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使伤口不易凝血,加重失血量。(2) 失血量吸血量咬附渗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虫体从咬附部位离开,原伤口继续渗血肠粘膜损伤导致大出血钩虫引起人体失血量=失血量+咬附点渗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肠出血(3) 影响肠功效:肠粘膜损伤、炎症。导致肠功效紊乱,营养吸取功效障碍(4) 宿主健康、营养情况:情况好,贫血就轻,反之就重 病原学诊疗措施: (1)粪便检查虫卵:生理盐水涂片法 饱和盐水漂浮法(重要、首选、常用) (2)钩蚴培养法:简便、35日当作果5. 简述疟疾发作机理,病原学诊疗措施有哪些?比较其不一样特点,并阐明可检获的阶段?发作机理: 裂殖子红内
7、期裂殖子胀破红细胞 虫体代谢产物 进入血流 红细胞碎片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内源性热源虫体代谢产物(外源性热源)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体温调整发生紊乱疟疾发作致病物质被吞噬降解完热源消失体温调整中枢恢复正常出汗散热书上(P22)疟疾的一次经典发作包括寒战、发热和出汗热退3个连续阶段。发作是疟原虫的红内期裂解增殖所致。红内期的疟原虫通过几次裂解增殖后,血中虫体密度达成发作阈值时,引起疟疾发作。发作原因为红内期成熟裂解体胀破红细胞,疟原虫的裂解子和代谢产物、残存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内源性热原质与
8、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整中枢,引起发热。 病原学诊疗:厚血涂片法: 镜检阳性率高,但确定虫种困难。 P.v: 环、滋、裂配 P.f: 环、配P.v: 发作停止后。 P.f: 发作后期。 薄血涂片法: 镜检阳性率低,但易确定虫种。姬氏或瑞氏染色法。间日虐与恶性虐的不一样特点间日疟(P.v)恶性疟(P.f)分布我国分布较广在我国南方潜伏期831天(短) 612个月(长)727天发作时间48h3648h病原学诊疗(厚血涂片法)环状体、滋养体、裂体、配子体 环状体、配子体获检阶段:间日虐:采血时间宜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小时,可检出环状体、滋养体、裂体、配子体 。 恶性虐:在发作后开始采
9、血,可检出环状体、配子体。6. 血吸虫病对人体重要的危害有哪些?病原学诊疗措施是什么?危害:虫卵在人体重要从容在肝脏、结肠壁、肠系膜淋巴结等处,其次是肺、脑。虫卵导致的经典病理变化为虫卵肉芽肿。尤其是以肝脏病变最为严重,在肝脏,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的终端,在门静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常阻塞窦前静脉。病理切片可见带状白色纤维束,即干线性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引起肝脾大、腹壁、食道及胃底部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即腹水等症状。病原学诊疗A. 粪便直接涂片法和加藤法B. 沉淀法与毛蚴孵育法C.直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慢性及晚期或疑似血吸虫病的患者7. 在我国血吸虫病分布哪些地区,说出其流行地区的类型
10、和中间宿主名称?分布:日本血吸虫在我国重要流行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依照钉螺(中间宿主)分布的地理环境和流行病学特点,可将我国血吸虫病流行辨别为:(1)水网型 重要在长江三角洲,此类地区河道纵横、钉螺沿河岸及浇灌沟分布,以生活用水和水田劳动为重要感染方式。(2)山区丘陵型 重要在我国南部。钉螺按水系分布,分布广,环境复杂,因劳动接触疫水而感染。(3)湖沼型 重要分布在长江沿岸的湖泊周围。钉螺以沼滩为重要孳生地,分布面积大,重要因打芦苇而感染。8. 重要引起贫血的寄生虫有哪些?贫血各有何不一样?以贫血为重要临床体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疟疾:溶血性贫血钩虫:缺铁性贫血杜氏利什
11、曼原虫:全血性贫血钩虫贫血机理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因钩虫寄生导致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然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份的吸取,加重贫血的发生。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许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疟原虫贫血机理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脾肿大,脾功效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免疫溶血。骨髓造血功效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
12、原虫贫血机理脾肿大,脾功效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免疫溶血。骨髓造血功效受抑制。9. 在北京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病是怎样感染的?重要有哪些部位?能否在人群中相互传输?为何?感染阶段:第3期幼虫(螺肉内)感染途径:食入生或不熟的螺类终宿主:鼠类(肺动脉)中间宿主:福寿螺转续宿主:人(第5期幼虫),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致病:第4期幼虫 不能在人群中传输,因为:1.感染阶段为福寿螺体内的第3期幼虫 2.在人体内发育成第5期幼虫,不也许被食入10. 列举四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列举其中三种不一样感染方式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说出感染阶段及传输过程?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输着某些寄生虫病
13、与感染。这些寄生虫既可寄生在人体,也可寄生在脊椎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体内,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起源,这种寄生虫病就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日本血吸虫、刚地弓形虫等。疾病名称感染方式感染阶段传输过程血吸虫病经皮肤钻入尾蚴人接触疫水猪带绦虫病经口感染囊尾蚴误食含有囊尾蚴的猪肉弓形虫病经口感染速殖子(假包囊)缓殖子(包囊)卵囊经口感染:食入不熟肉类或猫粪污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经医学节肢动物感染前鞭毛体白蛉叮咬11. 寄生虫试验诊疗措施包括哪些方面?解释其定义并比较各自优缺陷?1) 病原学诊疗确诊依据依照寄生虫生活史特点,从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活组织查某一发育阶段。缺陷:轻度感染检出率低,工作量大在组织、器官内取材不易,如脑囊虫2) 免疫学诊疗筛选与辅助诊疗在体表、体外进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皮内试验、血清学诊疗)优点:简便易行,灵活度高缺陷:常不能确定“现症感染”还是“过去感染”趋势:循环抗原cAg(循环抗原)检测循环抗原(cAg):虫体排放至宿主体液内的大分子微粒(排泄、分泌、脱落物中有抗原性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