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地理学习方法及区域和区域差异学习指导(一) 编稿:曹彤 审稿:李京燕 责编:曲绍伟本周教学目标1完成从高一地理学习向高二地理学习的过渡2通过回顾高一地理知识和案例分析理解地理看问题的独特的区位视角,以及地理学的重要工 具地图的重要性3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4总结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本周教学重点1. 完成高一地理学习向高二地理学习的过渡2. 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3. 总结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本周教学难点1. 高一地理学习向高二地理学习方法的转变2. 总结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本周教学内容解析高二地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简介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要进入高二地理课的学习。高一一年我们学习了人类所生存的
2、自然界的各个圈层(图1所示):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这各个圈层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各圈层内部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高一我们还学习了在这种自然背景之下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人口的增长过程,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地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等。图1 地球的圈层结构图2 自然界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进入高二我们将进入更加系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将把高一的地理知识具体到一个区域,运用高一地理学原理分析区域的位置、优势和劣势、发展方向。我们在学习高二地理的时候要运用地图工具从地理的视角分析区域。进入高二学习之前应该了
3、解地理最独特的视角是什么?这便是区位的视角。一件事物的区位指的是这个事物在哪里,有什么,和周边有什么样的联系。地理学在考虑问题时总是这样一种思路。例如,新疆曾在2009年7月5日发生了一次暴乱,对待这样一个事件,不同的学科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这样的事件?如何从区位的角度看新疆的暴乱。先分析新疆的区位,也就是分析新疆在哪里,新疆有什么,和周边有什么联系?先看它的位置,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相邻,是中国陆地边界最长的省区。这样的位置意味着这里是联系东西方的重要纽带。自古新疆就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和欧
4、洲的重要通道。新疆是三条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汉代的丝绸之路十分通达,古代新疆境内出现了大量繁荣的古城镇,如楼兰、且末、鄯善、精绝等十分知名。丝绸之路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往来。如今的亚欧大陆桥是丝绸之路贸易的历史传统的延续,新亚欧大陆桥是中国承东启西、向西开放的纽带。除了亚欧大陆桥之外,新疆还是中国和中亚之间的石油管道的必经之地。分析区位的第二步,这里有什么优势资源?新疆土地广阔、光热资源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条件,新疆的瓜果全国知名,而且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这里的能源资源丰富,新疆的石油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35%以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占全国的25%以上。预测煤炭储量居全
5、国各省区之首。太阳能资源居全国之冠,风能也很丰富。这种丰富的工矿资源决定了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定是很多国家想争夺的焦点地区。还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奇特的自然景观,浩瀚戈壁,茫茫沙漠,风蚀城堡、雅丹奇观、海市蜃楼,无不与干旱的气候有关,极具浪漫和神秘色彩。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多少数民族跨国而居,与中亚、西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特殊的关系一方面对新疆的对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容易受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成为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新疆重要的位置、丰富的战略资源再叠加上复杂的民族关系,决定了这里必然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由此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地理在看待问题时独特的区
6、位视角和系统的分析习惯。因为本册书的内容涉及具体的区域,所以地图便成为了我们学习的重要工具。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方向,这是我们高二地理学习的重点。这就要求大家会读图,识图。熟悉地图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每天能够抽出15分钟的时间读图,日积月累,读图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这种读图训练一定要从高二开始练,逐步养成习惯。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学习全章教材的基础,要在本节了解区域的含义,学会分析区域的方法。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是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区域的概念理解对于本册的书有关键作用,本册书的核心
7、内容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理解了区域的概念,学会了分析区域的基本方法才能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认识区域的概念:区域一定是在地球上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地理空间之内包含一定的地理实体,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在这种背景之下的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方式。区域可度量,即具有一定的形状、面积、范围。区域的划分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自然条件来对区域进行自然区划,如根据地形可以在中国划分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等区域。如果根据气候可
8、以在中国划分出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还可以根据社会经济要素对区域进行人文区划,如根据农业生产类型,在中国可以分为种植业区、畜牧业区和青藏高原畜牧业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在中国分为东部经济发展带、中部经济发展带和西部经济发展带。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可以将自然和人文要素综合起来对区域进行综合区划。根据政治、历史情况可以划分管理区域,区域界线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从范围看,根据研究的需要,区域可以有大有小,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有些区域的边界明确,如行政区,有些区域的边界不明确,只是一个过渡地带,如中国东部的种植业区
9、和西北的畜牧业区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地带。两个区域因位置不同,各自内部的地理要素也不同,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别,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区域差异。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地理研究问题时往往会从位置出发。地球上经纬度可以确定位置。根据纬度确定该区域在地球上的绝对位置以及海陆位置。通过纬度位置确定热量状况,以及所处的温度带,通过经度位置也就是海陆相对位置确定该区域的水分状况。进而根据热量和水分状况结合地形这种非地带性要素推断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的状况。分析自然要素的优劣势,推断当地人们在这种自然背景下的生活生产方式。人们可以根据优劣势进行产业规划。具体思路如图3所示。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我
10、们可以地球上的两块区域为例,同样要按照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分析。由经纬度来确定它们的位置(如图4)。这两个地区的纬度范围一样,都处在28N-32N之间,说明这两个地区都位于亚热带。而根据经度范围,我们可以推断甲深处内陆,降水少,温差大,乙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温差小。由此进一步我们还可以推断出这两个地区的植被类型,甲地深处内陆应该生长的是草原,而乙地沿海气候湿润可以生长大片的森林。乙地的陆地自然带应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甲地的陆地自然带应该为草原或者荒漠。甲地的土壤应该为草原土或者荒漠土,乙地的土壤应该为森林土。甲地河流少,乙地河流多。由此我们根据经纬度范围推断了甲乙两地的可能的气候、植被、土壤
11、、水文、自然带等自然地理要素状况。这是按照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带性规律推断的,但是需要考虑到地形的起伏这种非地带性因素。因此在判断时还需要考虑两区域所处的地形。若甲的海拔高度4000米左右,乙的海拔高度30米左右。甲地便不可能是亚热带气候了,而只能是高寒气候。于是那里的气候特点是,寒冷、温差大,降水少。实际上这两个区域分别归属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两个地形区的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是怎样的?基本生存方式包括衣食住行。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皮肤较红,穿戴是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厚厚的衣服和帽子,有助于保暖。他们穿衣服有一个特点,一个胳膊漏在外边,这样干活比较方便,同时也容易穿脱。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们夏季穿戴偏薄,冬季气温在0以上,穿戴适中。青藏高原的人们饮食中牛羊肉多、蔬菜少。长江中下游平原人们的饮食中蔬菜水果较多,主食以米为主。青藏高原上的民居防寒防风为首要考虑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民间建筑时首要考虑防水,屋顶倾斜,有利于排水,所以这里多斜坡的屋顶;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易修筑公路、铁路等,这里交通闭塞,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发达。由此我们便分析出了这两个区域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存方式上的差异。